面试官可通过询问应聘者对上级的要求,考察应聘者的心理需求,分析应聘者的心态、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应变能力。
关键词:心理承受能力 应变能力
这是面试官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通过分析应聘者的回答,面试官既可以判断其应变能力,又能够考察他的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对于应聘者而言,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胆识与技巧。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应聘者面对这道问题时,会思虑过多,不知所措,以至于说话吞吞吐吐,结结巴巴,难以灵活应答。
应变能力。通过分析应聘者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是否从容以对、灵活应答,同时回答内容是否有理有据、清晰条理,面试官便可判断其应变能力。
面试解析
1.应聘者太过于侃侃而谈,而实际内容含糊其辞
如果应聘者在回答该问题的时候,过于滔滔不绝,而对于实际性的问题却总是闪烁其词,这表明他并不会处理现实中的职场问题。
这样的应聘者习惯用长篇大论,把面试官的思路从主题拉入偏题,混淆视听。对于这样的应聘者,我们在聘用的时候,就需要再三思量,考察其能否胜任所应聘岗位。
一般情况下,应聘者过于侃侃而谈,说明他缺乏自信,对于面试官的提问,过于紧张。因此,这时他习惯于用演讲的方式,来向面试官证明自己是有真才实学的。
对于语言表达能力极强的应聘者,如果职位允许,面试官可以把他们安排在销售等更适合其能力的岗位。
结论:应聘者有一定的应变能力,但需要对其表述内容的真实性做进一步核查。
2.应聘者直接陈述自己喜欢的上级
当应聘者直接向面试官诉说自己喜欢和什么样的上司共事时,说明他个性鲜明,很清楚自己的喜好。但是,对于这样的应聘者,面试官需要小心考量,因为这样的应聘者往往缺乏团队精神,其处理工作问题时,会加入过多的个人情绪。当上级和其意见相冲突时,这类人往往会直接和上司发生争执。面对这样的应聘者,面试官要懂得量才适用。
结论:这类应聘者的应变能力较差,表达过于直白。但是,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良好,通常阐述的信息具备真实性。
知识链接
心理承受能力就是耐压能力,也就是压力管理能力。员工如果能适应或缓解压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压力的主人,就能更进一步地将压力转化成前进的动力,使自己在工作的时候充满激情。
3.应聘者无法和上司做到很好的沟通
当应聘者说出自己喜欢和什么样的上司共事时,面试官可以紧接着提出下个问题:“当上司和你希望的不一致时,你会怎么做?”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应聘者回答不能和自己不喜欢的上司共事,或者是回答得很含糊,就说明应聘者的思想意识偏重自我,是一个遇事无法变通的人。
如果企业聘用了这样的人,就会在企业的内部种下“恶果”。因为这样的人若是和上司产生矛盾,很少会去思考自己的错误,而是会把问题都丢给上司。这些人希望得到的结果是上司迁就自己,而不是自己服从上司。所以,对于这样的应聘者,面试官需要慎重处理。
结论:这类应聘者的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容不得与上司之间存在意见分歧。
知识链接
处理问题的方式有很多,渠道也有很多,需要花费时间选择,但很多时候,问题处在动态之中,随时都发生着变化。所以应随机应变,根据事态的发展状况处理不同的问题。
4.应聘者一味地迁就上司,隐藏自己的锋芒
如果企业聘用了这样的应聘者,从表面看,这是件很顺心的事情,但是,此类应聘者过于顺从,这非常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应聘者过于迁就自己的上司,于是自己策划好的方案,总是因为上司不批准而搁浅。对于企业而言,这是巨大的损失。这些人或许会因为一味的迁就,以至于永远被埋没在谷底,而企业也可能因为失去了好的策划方案而遭受失败。
结论:这类应聘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都较强,但是懂得适应并不等于一味地服从与迁就。
5.应聘者不谈对上司的要求,多谈对自我的要求
从这样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应聘者反应灵敏,一眼便看穿了面试官设下的陷阱,并能用巧妙的回答避免自己落入其中。
应聘者总是谈论对自我的要求,说明他是一个做事细致认真,自我要求严格,善于自我反省的人。这样的应聘者在能力范围内,适合做任何岗位的事情。
结论:这类应聘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都较强。
典型案例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一直困扰管理者的问题之一。在现实的职场中,上下级之间就像是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而上级和下级也一直游走在鸿沟的边缘,互不相让。
面对这样的问题,唯一能让问题化小的方式就是招聘,即面试官在招聘的时候,就直接通过对应聘者的判断,甄别出不善于承受压力,处理不好与上级关系的应聘者,从而减少以后出现恶果的可能性。这是一家知名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所遇到的情况——
面试官:“你希望和怎样的上司共事?”
应聘者:“对于要共事的上司,我并没有太多的要求,只要他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可以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对于员工的意见积极采纳,不会因为个人因素而把公司变成‘菜市场’,这样我基本就满意了。”
通过分析应聘者的回答,面试官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应聘者以幌子的形式诉说自己的要求。应聘者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首先对面试官说自己没有要求,可是却在后面的回答中,不经意地说出了自己对上司的要求。其目的就是为了让面试官在没有任何防范的情况下,听到自己的诉求,让面试官觉得他的要求都是在情理之中。这说明应聘者是个善于“攻心计”的人。
(2)应聘者在诉说的过程中,一直阐述自己希望上司是什么样的人,但是却闭口不提对自己的要求。从中可以看出,应聘者有些自大,这样的人在问题发生后,往往喜欢把责任都推到上司的头上。即便是他自己做错了事情,也会极力狡辩。
(3)应聘者之所以会在面试官提问的时候,把一些“好的建议”说出来,其目的是为以后可预见的状况找借口。因为他所说的“好的建议”,无非是向面试官表明,这些道理他都明白,如果日后发生相同的状况,他自己绝对是个无辜者。该应聘者是个善于狡辩的人。
面对同样的问题,另一名应聘者的答案却截然不同:
“对于这个问题,我并没有仔细地考虑过,因为对于我来说,先让自己适应这个环境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连环境都不能适应,那日后的工作绝对会出现很多状况。因此,在刚进入企业的时候,我会先努力搞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得到保障的同时,尽可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肯定。这才是我现在应该思考的。”
应聘者巧妙地回答了面试官的问题,既没有和面试官的问话产生正面的冲突,也给了面试官一个准确的答案。当应聘者把矛头从领导的身上转向自己的时候,会让面试官看到应聘者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并理解他的处事方法。
在职场中,最难把握的就是人际关系。从应聘者的回答可以看出他对人际关系的理解非常透彻,这样的应聘者往往可以轻松玩转职场,并能够与上司和下属间保持良好的关系。
经验分享
◎面试官问题中的“希望”是一个陷阱,懂得回避的应聘者善于创造机会,而不懂得回避的应聘者则会以失败告终。
◎上下级的关系就像是纠缠的头发,需要仔细地梳理,找出杂乱的根源。
◎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因此,能够为自己正确的方案据理力争的应聘者,才能为企业作出贡献。
◎善于把上司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来思考的应聘者,能够迅速地提升其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