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决定用第一人称,用儿子的视角,用儿子对父亲神圣的感情架构这篇小说。我把父亲,我认识的志愿军战士身上发生的细节,加在了张大山和李德昌身上。以求通过虚构逼近真实。写出第一稿后,甚不满意,觉得它的局限性在于,“我”不能得知生父把儿子送战友的真实想法,进入不了张大山的内心世界。这是体现战友情谊的关键。后在两次修改中,反复琢磨,用张大山遗留的笔记本解决了视角转换问题。
此部小说看似得来偶然,实则是必然的结果。因为父亲生前,我们之间总在发生“战争”,对他的许多行为难以理解,等他去世的那一刻,我才蓦然明白,父子之间的误解终有一天是会消除的。与其说,这篇小说是献给老兵父亲的,不如说我是在塑造父亲和与他同奔朝鲜战场的先辈。因为有了他们的挺身而出,才有了今天的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