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巨细千万铢,无处不蕴道之音。阳明以心法彰于世人,更是融心学于洒扫进退,尽除虚伪与空泛。在那片真淳的时空中,古人总是能静下心来思索修身之道,并且将领悟之理放射到各个层面,或者仕途为官,抑或处事为人。在那个思想激荡的时代里,古人总是能居安思危,明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保持一颗谦戒之心;又能够处变不惊,虽矢石至前,依然泰然自若,以一个强大的心脏傲然挺立于世间。
一、鹊名少年结忘交
王阳明的一生中不乏挚友,而骆蕴良却是特殊的一位。根据史籍记载,骆蕴良与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同辈,均为明成化年间及第的进士。因此,与其说骆蕴良是王阳明的挚友,不如说二人是忘年之交。根据《王阳明全集》中年谱记载,此次骆蕴良出任潮州为弘治九年(1496),而王阳明此时仅为25岁。虽然青年的王阳明在家乡的确声名鹊起,但是仍未进士及第。而已经出任潮州地方官的骆蕴良在众多同僚好友的送别聚会中邀请阳明为之作序,可见二人的忘年之交情如此深厚!
古代士人做官出行之前多有一种送别的排场,邀请相识的友人、官宦相聚,饮酒、赋诗、作序,为远行之人送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所赋之诗、所作之文序多为应酬之作,而阳明为骆蕴良所作的这篇《送骆蕴良潮州太守序》却非酒桌上的应答之语。序的结尾写道:“予素知公之心,且稔其才,自度无足为赠者,为潮民庆之以酒,而颂之以此言。”阳明自述平素了解骆公的心志,并且熟知他的才华,自认为没有值得赠予的,姑且用酒为潮州的百姓(能有骆公任知府)庆贺,并用这篇文章来为他祝颂。由此可见,当时作序并非是一种应酬之作,而是王阳明与骆蕴良长期交往后的一种水到渠成。根据《诸暨县志》所载:“(骆蕴良)升江西副使,乞假归省,遽殁于家。王守仁(即王阳明)、赵宽闻之,俱以珑(即骆蕴良)年始五十,未竟设施,为之惋惜。”由于骆蕴良年长且早逝,阳明对此极度惋惜。
二、吾心美处啬亦饶
“致良知”可以说是王阳明一生的学问精髓——这是他晚年才悟出且总结出来的人生真谛。不过,在青年王阳明的思想中便能够窥见此种学说萌芽的影子。
概览中国士人的诗文心迹,我们会发现岭南诸地往往作为贬谪之所出现在世人眼中,而士人们的经典之作大多发奋于此地此刻,正如苏轼自述:“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韩愈亦是如此。在谏佛骨事件之后,他在朋友的求情下艰难地保住了自己的一条性命,而随之便被发配到潮州。根据序中记载,潮州非但不是富饶之地,而且完全可谓“瘴毒崎险之乡”。不仅是一座实打实的“穷乡僻壤”,更是弥漫着一股能够吞人性命的毒气。可是韩愈并没有因此而被恶劣的环境所击溃,而是以一颗至纯的心去经营这片穷海瘠州。即便韩愈“不平则鸣”的主张在此,但他还是做到了“既来之则安之”,以一己之力开始改变潮州凋残废瘠。
这一点心迹被青年的王阳明敏锐地发现,他精准地发掘了一种叫作内心力量的东西。只要其心至纯,泰然自若,那么即便置身于荒芜废瘠之地,也能够将其变成理想中的“美地”。这种强大的力量不会被任何东西压倒,只要内心足够坚定,只要内心足够坚韧!纵观古今,有多少生不逢时的士人凭借着强大的内心扭转乾坤,于乱世中掷地有声地奔走呼号;又有多少苟且偷安的懦者由于缺乏内心的力量濒临灭亡,在顷刻之间迷茫困惑地不知所然。与其向天发问,不忿于命运的不公,还不如修炼内心,以一颗强大的心脏傲然屹立于世间!
三、重熙累洽溃于逸
阳明心学的价值不但在于修心的过程,更在于它的“延续性”。所谓“延续性”指的是阳明心学不是单线的指向性,而是一个双向的闭环过程。在《送骆蕴良潮州太守序》中,这种闭环的思想亦可见一斑。具体来说,王阳明不仅教给世人要以泰然自若的光明之心接纳逆境中的一切,更在于他看到了在显达之时更要居安思危,防止情况的逆转。人生如此,事物亦然。他在序中说道:“江、淮故称富庶,当其兵荒之际,凋残废瘠,固宜有之。乃今重熙累洽之日,而其民往往有不堪之叹,岂非以其俗素习于奢逸,而上之人又从而重敛繁役之,刓剥环四面而集……”江、淮之地向来富庶——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即便是这样有着深厚富饶积淀的江淮沃土,面对兵荒马乱、政府盘剥也难免变得凋残废瘠,使得百姓苦不堪言。这一切的弊端都在于地方官没有以勤俭之理念治理民众,没有从地方发展的角度为一方水土规划发展。
在阐述这个道理时,王阳明先以类比的手法,将官吏治理州郡比作农夫之治田。这种写法在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中频频出现,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亦是如此。此种写法的妙处在于深入浅出,把一个富有哲理的问题阐释得清楚明白。事实上,王阳明的本意并非指向江淮之地,而是婉转地告诫骆蕴良:如今富饶的潮州已不同往昔,因此不能以韩愈的方法治之。相反,要以江淮之地为戒,保持勤俭的风俗与理念,去除可能到来的奢逸之气,移风易俗,俘获百姓之心。只有这样才能让潮州富庶清明,长治久安下去。
可以说,儒家学说到了阳明心学这里已经发展地相当成熟。王阳明已经将传统的儒释道之学融合到了一种水乳交融的境界。正如陈来教授所言:有与无之境已经成为了阳明哲学的精神。从处世哲学中来看,世间万物,无处不散发着思想的光辉。安于逆境为道,彰于庙堂亦为道。只要内心至坚,一切巨大的能量都能散发,使人立于不倒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