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远游》真伪辨析方法简述

时间:2024-09-16    来源:馨文居    作者:任晓阳  阅读:

  【摘要】 本文主要列举了近年来较有代表性的三种考证《远游》真伪的方法:一是从语言风格角度出发来考证;一是从远游历程出发来考证;一是从《楚辞》成书体例角度来考证。这三种方法各有优势,也都还存在不足之处。本文总结了对于《远游》一文真伪辨析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 《远游》;屈原;真伪辨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7-0026-02

  《远游》是《楚辞》中最具争议的文章之一,关于它的作者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上争论不休的话题。对于《远游》一文的作者,从东汉至清代初期的学术研究中都对“为屈原所作”没有过怀疑,直到清代中叶,才开始由胡濬源最先提出质疑。他在《楚辞新注求确·凡例》中说:“ 《远游》一篇,杂引王乔、赤松且及秦始皇时之方士韩众,则明系汉人所作。可知旧列为原作,非是。故摘出之。”[1]而后又有廖平、胡适、陆侃如、郭沫若、游国恩、谭介甫、胡念贻等对《远游》为屈原所作产生了怀疑。质疑者们认为《远游》作者非屈原的理由总结下来大致有以下几点:1.《远游》的思想问题。《远游》一文中充溢着道家术语与神仙家缥缈虚幻的思想,这些都与屈原在其他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背道而驰;2.《远游》的路线问题。《远游》中的神游路线和所归之地与屈原其他作品中的不相符;3.《远游》的抄袭问题。质疑者们通过对《远游》的语言进行考察,一致认为其不管在语言风格、用字造句和通篇结构上都与《离骚》有相似甚至相同之处;4.其他一些质疑,如《远游》中出现了一些人物、术语、词汇非屈原时代所有,而是秦汉时代的产物等。

  一、近年来较具代表性的三种考证方法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一)从语言风格方面考证

  姜昆武、徐汉澎二同志在《文学遗产》1981年第3期上发表了《〈远游〉真伪辩》一文,文章主要从《远游》的思想内容与语言风格两个大方面论证《远游》为屈原作。作者认为:“作者在赋诗作文时,所使用的语法、音韵规律除了受到时代(时间)、地点(空间)的影响外,不同的作者还有不同的意识内在规律,形成作家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规律可以作考证作品真伪最科学最严谨的依据。因为一个伪作者对于这种特殊规律在模仿时,不可能句句提防、字字着意而无破绽。”[2]

  《〈远游〉真伪辩》比较了《远游》和屈原其他文章以及《大人赋》在语法、用韵方面的相似与差别,将文风、语法、音韵三个方面作为论证《远游》为屈原所作的“最重要、最有力”的论据。该文还依据江有诰、王念孙的古韵分部说制表统计,得出结论:“ 《远游》篇(鱼、之、阳、歌、幽)五韵的数量竟占全篇换韵总数百分之六十四之多,与屈赋篇主要篇目用韵比数非常接近。这种现象有力地说明这是屈原情感表现过程中流露出一种不自觉的统一性。”[3]作者最终认为《远游》与《大人赋》不是同一作者,《远游》也并非由《大人赋》演变而来,《远游》确为屈原所作。

  (二)从远游历程来考证

  汤炳正先生在其《〈楚辞·远游〉与“四荒”“六漠”》一文中以《论〈史记〉屈、贾合传》一文去怀疑《远游》为汉代人作品者多举道家出世思想为证之惑,同时还从《远游》所谓“经营四荒”“周流六漠”之义探索了“远游”的历程,用以证明《远游》确为先秦时期楚大夫屈原的作品,而非汉代人的作品。

  汤先生认为《远游》的游踪首先是由东而西,又由南而北,在结束了四方之游后,作者又“周游六漠”,即加上了上、下两游。《远游》作者每一次出游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这个共同的出发点就是“南州”,即楚国,屈原的故乡。从这一点可看出作者对南方,对楚国的热爱。

  (三)从《楚辞》成书体例考证

  力之先生在其《〈远游〉考辨》一文中主要从《楚辞》的成书体例来考证了《远游》确为屈原所作。力之先生认为“ 《楚辞》一书,收屈原之全部作品,而他人之作,均收其代屈原设言者。”[4]他分别考察了《九辩》《惜誓》《七谏》《哀时命》《九叹》,认为“从宋玉开始,《楚辞》中非屈原作品之作者如贾谊、东方朔、严忌、淮南小山、刘向等,均认为《远游》为屈原作品,故他们在各自时代之代屈原设言的作品中,以之作为自己‘扮演’屈原时之话语。”[5]即是说,《楚辞》收录的除了屈原作品外的作品都是代言体,都是“从不同角度用屈原自叙性作品之句、之事、之意而加以发挥。在这些代言作品中,作者都是‘屈原’,其袭屈作,可说是‘屈原’复用屈语。”[6]

  二、简评各考证方法

  首先是从语言风格来考证这种考证方法,姜亮夫先生认为这是“言最有据,非同向壁虚造之说”。这种方法确实是一种比较客观和科学的论证方法,它避免了从前由内容风格入手考证的较为主观的论证。但是就《〈远游〉真伪辩》一文来说,它存在的缺陷是:作者还应考察其他非屈原作品的押韵与屈原作品的押韵是否一样。如果其他非屈原作品的押韵与屈原作品的押韵一致,那么就不能由此作为充分的理由说明《远游》为屈原所作;如果不一致,那么至少可以说明《远游》这篇与其他非屈原作品是不一样的,它跟其他屈原作品的关系要更加紧密一些,甚至就可断定为同一个人所作。

  其次,是汤炳正先生从远游历程来考证真伪的方法。汤先生考察了远游的出发点,但是却没有考证其归属点,因为有质疑者认为“屈原诸作品凡涉及神游的,最后都以眷恋故土、关爱君国、至死不忍离去而告结束;而《远游》则以远遁北方,抛舍南楚结尾。” [7]还以洪兴祖《楚辞补注》中的怀疑为证:“ 《骚经》《九章》皆托游天地之间,以泄愤懑,卒从彭咸之所居,以毕其志。至此章独不然,初曰:‘长太息而掩涕’,思故国也。终曰:‘与泰初而为邻’,则世莫知其所如矣。”[8]“泰”“太”古字相通,故“泰初”跟“太初”是相通的,《补注》中说“ 《列子》曰:太初者,气之始也。《庄子》曰:泰初有无,无有无名。”[9]姜亮夫先生认为“泰初,即太初,古言气之始为太初,引申为一切初始,故王逸以道字释之。”[10]即一切归于生之前,自然的销亡,返其本始之意。如果从这个解释去理解,那么即可说屈原远游的终点并没有抛弃南楚,而是在寻求一种内心上的返归,而他内心最渴望的归处,自然就是他最爱的故乡——楚国了。

  再次,力之先生从《楚辞》成书体例来对《远游》进行考辨的方法是一种前所未有过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是将《远游》的考辨带回到了《楚辞》成书体例的考辨中。《远游》既然合理地存在于《楚辞》中,那自然有它存在的理由,考察此篇的真伪就不得不以《楚辞》为本,用《楚辞》自身存在的特点去验证《远游》存在的理由。这正是一种以古还古的方法,一种用存在必有其合理性的考察方法。

  三、对《远游》真伪辨析的一些看法

  以上总结了近年来考证《远游》比较有代表性的三种考证方法,并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对于《远游》的真伪辨析方法,也有一些看法:

  1.对于两篇文章出现大量相同的语句和相似的结构这一个问题,可能性有四种:其一,同一人所作;其二,同一派所作;其三,后人故意模仿或抄袭前人;其四,后人为前人代言。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可能性,所以如果我们说是《远游》抄袭或盗用了《离骚》,那为什么就不能说《远游》和《离骚》的作者就是同一个人呢?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2.把屈原划归为某一家、其思想属于某一派是不科学的,一个人的思想是极其复杂的,同时也是极易受到影响的。屈原是个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人,其感情、思想都应是丰富的,难道一个人就只能有一种思想?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环境中,每个人都会发出不一样的感慨,更何况是屈原这样情感丰富、遭遇颇多的诗人。因此,屈原在远游过程中受到道家和神仙家思想的影响也是极有可能的,而这种思想在其作品中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3.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要先了解文中所运用的手法,如寄托、反衬、比喻等,然后才能由此出发去进一步窥探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即透过现象(形式)看本质。《远游》这篇文章运用了很多浪漫主义的手法来抒发作者内心或愤懑或失望或无奈的感情,当中使用到的一些道家术语和神仙家的思想都应将其看作是感情抒发的一个工具,一个手段,透过这些形式我们应该更多看到的是作者对于祖国的热爱和自身遭遇的不满与无奈。而这些,恰恰是与屈原一贯表达的主题是一致的,由此,《远游》与《离骚》等屈原其他作品的主题和思想感情也是一致的。

  4.《远游》这篇文章从东汉至清代中叶之前都没有人对其产生过怀疑,后来人的怀疑也大多是从文中体现出来的思想与屈原不符而不断衍生出各种质疑。但是纵观质疑的文章,大多都是从文章内容风格来论证,其主观色彩过于浓厚,提不出更多的确凿的客观性理由,找不到确实的文献资料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对于这些主观判断有些看似有理,但也终究只是一家之说,经不起推敲,无法服众。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应该怀疑古人的定论,不该怀疑《远游》的作者。

  最后,《远游》是屈原所作,因为既然没有“铁证”证明《远游》不是屈原的作品,那就不能否认清代中叶之前“屈原作”的旧说。

  参考文献:

  [1]杨金鼎.楚辞评论资料选[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492.

  [2]姜昆武,徐汉澎.《远游》真伪辩[J].文学遗产,1981,(3):39.

  [3]姜昆武,徐汉澎.《远游》真伪辩[J].文学遗产,1981,(3):44.

  [4]汤炳正.楚辞类稿[M].成都:巴蜀书社,1988:380.

  [5]力之. 《楚辞》与中古文献考说[M].成都:巴蜀书社,2005:100.

  [6]力之. 《楚辞》与中古文献考说[M].成都:巴蜀书社,2005:97.

  [7]金荣权.《楚辞·远游》作者考论[J].中州学刊,2005,(6):202-203.

  [8][9](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75.

  [10]姜亮夫.楚辞通故[M].济南:齐鲁书社,1985:17.

远游

读书随想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