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歌创作中崇尚历史的反思,促成了诗人程维在新古典主义现代诗歌中取得的成就,也奠定了他在诗坛中的地位。诗人程维这些年来在新古典主义现代诗歌中取得的这些成绩,也就是诗歌法则特别是语言法则捆绑下诗人挣扎的结果,正如有评论在评价诗人程维《他风景》这部诗歌作品集一样:“一切对诗的诋毁、误解都将在这本诗集中正本清源,一切对诗的沮丧与厌倦都会在对《他风景》的阅读中烟消云散,这本诗集将在读者中还诗风景以月白风清的美和热爱之心。”
比如诗人程维的《西施》:
色情间谍。这个
打入吴国内部的女克格勃
用来自越国的爱情。与吴王
共枕。无情地截取情报
传递给姓范的准情人
两国的刀刃
架在她的双眉上
如两片柳叶。我想
这无疑是春天的另一种风景
除了才子词人。君王
更容易在她眼中迷失路径
在这一小节里,诗人程维把丰沛的形象进行语言化,对有形象的予以舍弃,并进行重组和再造,这是诗人在他的新古典主义现代诗歌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的一次改革和秩序的打破。诗歌作品中的“克格勃”是诗人进行重组的一个词,是一个现代的词汇,用在诗歌作品中是古典与现代的结合。因为克格勃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间前苏联的情报机构,是前苏联对外情报工作、反间谍工作、国内安全工作和边境保卫等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是一个凌驾于党政军各部门之上的“超级机构”,它只对前苏共中央政治局负责。克格勃被英国的情报机关称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报的间谍机构”,与美国的中情局、以色列的摩萨德、英国的军情六处并称为世界四大间谍组织。
历史告诉我们
有时候。最柔软的武器
反而最锋利
这个道理范大夫深知
吴王不知道。有位叫伍子胥的人
知道。也被他处死
同理:一颗泪珠掉在衣袖上
往往比一块岩石砸在头上
更有力
一般情况之下,在诗人进行创作时,摆在诗人面前的语言都是一种普遍泛滥的语言形态,是散文化、口语化、原生态化的语言,有些诗性的语言往往被这些大众化语言的汪洋大海给淹没了。但是诗人程维善于从古典文化中吸取精华,用诗性的语言进行陈述。比如这一小节诗歌作品,诗人程维在对历史进行诗性的陈述之后,紧接着是反思:“一颗泪珠掉在衣袖上/往往比一块岩石砸在头上/更有力”。这三句诗不仅内涵深刻具有哲理情趣,而且让整首诗歌作品都活了。
从另一种角度
理解这个道理。我们看见
她的容颜
使血腥的历史变得美丽。胜负
也放到了次要位置
被她的爱情所俘虏。虽败
也没有什么羞耻
在这一小节里,诗人程维在进行诗歌创作时选用词语匠心独到,把一些纷繁杂芜的语言进行清洗、涤荡和剥离,让诗歌的意境之美从语言中溢出。
我们披阅古籍。掠过
冷冷的二十四史
不难看到。五千年的中国史
为女人的容貌
只浪漫过这么一次
当有人说出。情人眼里出西施时
我就会想到。一段历史
曾经在西施的眼睛里淹死
其实,语言的取舍对每个诗人来说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在现代诗歌作品的创作中,日常生活用语和诗歌语言之间的差别太大了,当然那些散文化的诗歌作品除外。而这两种语言又总是混杂和纠缠在一起,伴随诗人创作的全过程。但是,诗人程维在诗歌创作中对于诗性语言的甄别、选择值得我们学习,他确实是运用语言的高手。当我们读到这样的诗句,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一段历史在西施的眼睛里淹死,多么形象而生动啊!阅后如陈年的香醇让人回味无穷。
这个夜晚,我从美人的眸子里
摘下两朵火焰
静静地点上一支香烟。看
美丽与热情,在燃烧中
化为灰烬
沿着《西施》的最后一小节,我们再次循着诗歌的语言所提供的线索进入诗人程维的思绪。历史,在燃烧中烟消云散。
在这首诗歌作品里,我们不难看出,诗人程维对历史以及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和面对新的价值观念所产生的思想并存着。热望与坚守也相辅相成地构成了诗人程维在当今这个时代的真实而复杂的心态,这既给他的诗歌作品带来了丰富内涵和艺术张力,又使他的诗歌作品充满着历史的反思和语言的精美,从而在客观上为他的诗歌作品的及时消费设置了许多迷人的藩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