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体制”是否应该坚持?正在成为奥运会后中国体育之走向的关键问题。理解这个问题,必须先搞清“举国体制”的性质。用最直截了当的话说,“举国体制”就是苏联东欧体育曾经实行的冷战体制。在冷战期间,体育特别是奥运会成为苏美两大集团展示和比较双方社会制度优劣的舞台。苏东集团为了在这个舞台上压倒以美国代表的西方国家,决定集中全国的资源,用计划经济的方式培养专业运动员。这一招果然灵验,苏联和东德到了70年代在奥运会上全面战胜了美国。这一模式,也自然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样板。以体校、专业队为代表的“举国体制”,就是这种冷战模式的表现。
因此,分析这一模式的问题,就必须把体育放在整个的冷战体制中来观察。冷战结束后,西方有许多分析家讨论为什么苏东集团最终会失败。其中一个要点,就在于其军工的“举国体制”导致了整个经济的破产。这对我们理解体育的“举国体制”很有启发。
众所周知,冷战以苏美的军备竞赛为核心。但是双方进行这种军备竞赛的模式不同。美国用的是市场经济的全民体制,把军工交给民间的企业去发展。比如波音公司,在军工业中举足轻重,但也是民工航空业的首席。这样,军工技术的新发展马上可以转化到民用工业上来,军工的投资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两者相得益彰。苏联则采取计划经济的“举国体制”,把全国的资源集中起来,秘密研发军工技术,把军工和民用工业严格隔绝起来。这样,军工技术的发展就无法回馈整个国民经济。不仅如此,因为军工从民用工业中拿走了宝贵的资金,两者成了有你没我的“零和游戏”,军工越发展,国民经济的负担就越大,导致了全面的落后。结果,虽然在军备竞赛上苏联可以和美国招架一时,但长期竞赛下去,就把血本儿赔尽,最后当然失败。
体育也是如此。美国的体育是市场经济的全民体制。以我个人有限的经验看,每个美国的高中都有一个奥林匹克标准的运动场(绝大部分带看台)、一块棒球场、几个篮球场、体育馆等等运动设施。高中生中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人参加运动队,每天经常训练两个小时以上,高水平的训练四个小时。美国的大学,则有40万学生运动员。美国的奥林匹克选手,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奥运会上的任何新技术和发明,马上回馈社会。比如自行车技术,可谓日新月异,高技术的自行车比一辆普通汽车还贵。今天奥运选手用,明天市场上就卖。赞助商包了运动员的训练费用,赚的是老百姓的钱。而他们赚钱,是建筑在老百姓从事体育运动的基础上的。举个例子,美国是游泳王国,奥运会是推广游泳的大好机会。每到奥运会,参加游泳的人数就会猛跳上5%到6%,大大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菲尔普斯奥运会后回国,没有红地毯,没有鲜花,哪个机场下飞机也不知道。但是,在24小时之内,他时差没有倒过来就跳进普通的游泳池,教四五岁的孩子游泳。他所带动的游泳热,恐怕要破往年奥运会的记录。这自然也给他的赞助商创造了推销体育用品的机会。这样,奥运会成绩越好,民间体育越发达,国民越健康,同时还给企业提供了赢利的机会,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几个方面都相得益彰。
“举国体制”则如同苏联的军工体制,把资源人才都集中起来,脱离社会,甚至和民间体育抢资源。结果,奥运会成绩越好,民间体育就越落后。虽然中国在奥运会中获得金牌总数第一,但绝大多数中国的中小学生如今不仅自己不参加运动队,学校里也没有运动队。奥运会一结束,我们的金牌得主就组团开赴香港,红地毯、鲜花不断,好像是英模报告团,但对于大陆民间体育则没有回馈。中国也不会因为在赛艇上实现“零的突破”而掀起民间赛艇热来。我在中国住了30多年,基本没有见过国家级的运动员。因为他们全被隔绝起来,一般老百姓当然见不到。可是,我到美国读书的第一年,去学校的游泳池学游泳,发现隔壁泳道上的女孩子手里拿个浮力板,用脚打水就比我使出浑身力气游得还快。后来一问才知道,人家是游泳队的,而且这个游泳队里就有美国奥运会的队员。我这个旱鸭子,竟有幸和奥运会运动员(说不定还是个奖牌或金牌得主)同池训练。以后我每下水前都要观察人家的动作,甚至潜水从水下观察,技艺也增进了不少。这,就是全民体育。
中国在奥运会上的成就是值得祝贺的。但是,这种成就不应该掩饰我们的问题。如今冷战已经结束。冷战时代的体育制度不合时宜。现在中国正大步迈向市场经济,经济发展是一切之中心。中国体育的目标,主要应该是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减少经济发展的医疗保健成本,并推动和体育有关的产业的发展。这样的目标,靠计划经济的“举国体制”绝不可能达到。中国的体育,必须向教育化、商业化的全民体制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