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袤翔:公权冷血让我懵
据《中国之声》今日报道:安徽省宁国市3户困难病人无钱治病,多名网友闻讯准备为其募捐。当地民政局约谈准备募捐的网友,武断地叫停了此次募捐活动。10月29日,宁国市民政局回应称:“宁国市有2000多人需要救助,这次活动只是为3个人募捐,这样做对其他人并不公平。”
都说大千世相,无奇不有。但是再奇也不该奇到如此荒诞不经的地步啊!
宁国市民政局的回应令我发懵。懵懂中,想起一件类似的旧事。
去年,一位热心文友邀请我参加他们组织的一个为山区学校的孩子救助“免费午餐”活动,因为事务缠身未能参与。后来问及此事进展如何,答曰“别提了”。原来他们的活动曾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而且引起了一家国内很有影响的慈善机构的积极响应和大众媒体的热情关注。但是,这位文友却莫名其妙地被当地宣传部门约谈了,约谈中还被无限上纲狠批了一顿。原来,那些报道他们活动的新闻中,有一些图片表现了山区学校穷困孩子们吃不上午餐的窘况,这就暴露了当地工作的不足之处,是家丑外扬,存心为政府抹黑,影响了地方的正面形象云云。约谈之后,这位文友郁闷至极,和几个朋友在一家小酒馆喝了点闷酒,然后骑着摩托车回家,结果刚上路,又被交警查获了“酒驾”。于是,一场好好的慈善公益活动不得不偃旗息鼓草草收兵。
还是去年吧,寒冬腊月时分,应邀到邻区参加一个为一位农村白血病患儿举行的书画捐赠义卖活动。主办者在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简易的台子,并在台子前支撑起一个招徕人气的彩虹门,立马就有城管的执法车开过来执法,说台子和彩虹门没有报批,非得拆除,否则依法处罚等等。好说歹说险些动粗,幸得围观群众出来声援,才得以将善举进行下去。
哎呦喂!
大家知道,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网友自发组织慈善募捐活动救助贫病,就是对这一传统美德的自觉传承与弘扬。他们的善举,作为一种非制度化的民间救助,严格讲仅是社会公益体系中的一个补充成分而已,并不负有救助所有人的义务和能力,与公平不公平真的“风马牛”。宁国市民政局称为3个人募捐是“对其他人的不公平”,言下之意就是面对3000贫病贱民置若罔闻,一个都不救就是他们的公平!?
再说了,扶危济困更是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能。民众自发的扶危济困的善行,是为民解难,也为官分忧,理应得到大张旗鼓地褒扬和赞赏,这些没有也就算了,却还招来官方的“约谈”,还被指手划脚,甚至冠以“不公平”、“扬家丑”、为政府“抹黑”等等恶名,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不是?
讲一个故事吧。
大海退潮后,有千万小鱼滞留海滩在挣扎中等待死亡的到来。一个孩子走来,拣起一条小鱼扔回海中,再捡一条,再扔,不停。一个大人觉得好笑,说:“这里小鱼很多,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孩子头也不抬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孩子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边扔边喊:“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忽然,那个大人正颜厉色起来,说:“你救了这几条鱼,对那些别的小鱼来说,是不公平的!”扔鱼的孩子懵了。
大人的斥责让努力救鱼的孩子懵了。官方的“约谈”让扶危济困的善举停了,让山区孩子“免费的午餐”凉了……或许真的是他们越俎代庖的善举,折射出公权缺位的尴尬了?作为公权,意识到自己缺位的尴尬之后理应及时上位,亡羊补牢也算善莫大焉。但是,公权非但不及时上位亡羊补牢,反而“约谈”禁止甚至指责鞭笞民间的善行,以致于一个个善举不得善终,那就是冷血甚至无耻了!
面对这般冷血与无耻,公权力的如此沦落让我发懵。
好在说出了上面的话,我也从发懵的状态中有所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