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一篇朋友的散文,才忽然想到自己已经好久没有更新日志了。昨晚和几个朋友吃饭的时候也就什么是文人讨论了一番,但得到的还是些让人蛋疼的结论,谈着谈着,就会有人把话题引到了现实,像办证,就业,找孩子娘的长篇大论上。回到正题,觉得这段时间事情倒是发生了不少,但却没什么稀罕事。躺在床上琢磨着,我该写点什么呢,打开手机报看看,想到了经济二字,你别觉得它离你很远,你照样可以上了它。它会昂首挺胸地呻吟道:nevergiveup.你把它逐词翻译就知道什么意思了。下面,就结合我不知什么时候学过的经济学常识,扯淡一番吧,严肃点说,你别觉的你学过的经济学是靠谱的,也别太当回事,一个这个园子的老师,也是我的亲戚给我的建议是多想想经济的事,二十四小时,留五分钟意淫就够了。
我想,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学生,都应该知道近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境地,国内的一些砖家提出了所谓的经济硬着陆和软着陆两种说法,但不管是硬的还是软的,它都已经着陆了。这意味着我们国家的经济陷入了增长滞缓或者零增长的风险,马基里有句话说“事物的利弊总是相互转化的,矛盾具有两面性。”这风险给我们带来了警醒和反思,你看像我这样每天不务正业的学生都感受到了,可想而知那些教授学者们每天为这事也忙得寝食难安。我想问大家一个常识,金融危机过去了没有?学生会说:“没有吧?食堂的菜价还在涨。”企业会说:“现在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今天比昨天辛苦,明天比今天痛苦。”政府会说:“我们的宏观调控已经卓有成效的显现了,我们的GDP每年以7%的速度增长,我们就业,经济结构。。”事实不是这样的,有些跟我不熟的人会觉得我想问题总是太悲观,我就会笑笑,我是觉得我们都太乐观了,乐观的让人觉得可怕。我们的政治教材每天以大量的增长、特色、这个观那个主义的词汇输送进我们的脑子里,以至于我们这些本来该在高中时期拥有独立思维能力的孩子变成了思维附属品,变得太乐观了,这种乐观是幼稚。其实不然,经济危机过后,有人就说了,“美国受的是轻伤,欧洲是重伤,而中国是内伤”。内伤主要体现在中国的地产业和股市上以及制造业上。
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很有个性,那就是经济和政治挂钩太大,唯GDP观导致政府把大量的钱都投向了修路,建高铁,搞房产等,美其名曰改善民生,但人民的日子也没见得好到哪里去。而在中国,与修路、桥等关联最大的就是垄断企业了,像比如中石油,中石化,电信,中粮,大量的资金与政治政策的照顾,使他们的日子过得无比舒坦,你看人家茅台,五粮液为什么涨价,从2007年到现在翻了几倍,所以我家里那几瓶俺爹不知从哪弄来的茅台可以放心的搁着了,但我们可以很淡定的说一声,涨吧,貌似与我们的关系不大,因为那是一批特殊的人喝的,就拿茅台来说吧,人家说自己那酒是用赤水河的水,然后国宴用过,外宾喝过,但仔细想想,这酒不也就是玉米高粱酿制的嘛。所以,老白干的价格猛跌,茅台猛涨,话又说回来了,这利用咱们学过的经济学知识的话,那茅台涨了,老白干应该涨价才对啊,因为老白干市场需求扩大了,但事实是跌了,这又可以从侧面反映,老白干和茅台并没有太大的关系,那只是一群特殊人的。国企,多美的名字,你没有压力的生产,我来帮你销售,你亏了,我再给你钱,用赵本山小品里的一句词:有政府给我们做后盾,怕啥呀?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民营企业的艰难处境,最近温州的企业的“倒闭潮”,大家知道原因是什么吗?你们一定知道一个,那就是企业缺乏创新,技术层次低,因为你们学习了半辈子了的技术创新这个词汇。另一个就是企业资金链条的断裂,我们说一个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资金必须要在一定的生产周期之后回笼,也就是俗称的合拢门。我们的民营企业苦,经济通货膨胀了,政府就提高利率,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很简单,意味着,老百姓大都把手头的钱存到银行了,咱们搁置存在银行存款负增长不说,搁置存款对象仅是老百姓不说。那企业贷款的话,就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这还不行,因为还有企业会想方设法凑钱扩大生产,造成所谓的通胀现象,于是,政府又千方百计地打击民间借贷,尤其是高利贷。你们是不是觉得高利贷就是个贬义词,就像你们看到的影视剧里的那样,不还钱就抄家灭门的,你们错了。如果没有高利贷的存在,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立马陷入一个低谷,因为中国一方面在宣传自己是一个制造大国,另一方面又在遏制民营企业的发展,这后果只有一个,就是企业的倒闭破产。我们国家的人总是很奇怪,他们遇到问题后,总是在千方百计的逃避,咱们遇到问题就要解决啊,你搁置不了的。就拿高利贷来说,咱们说一个事物的产生总是有她的根源的,你追根溯源,自然见分晓了。为什么民间企业会冒着风险去借高利贷啊?放着银行不去借,还借那么高的利息。关键是银行不借啊,我们的银行很聪明,想出了一个词,微型企业。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你还不知道在中小型企业下面还有微型企业这个词汇吧,也就是说你资产总额在2000万以下,银行是不会借钱给你的。这样说的话,一个温州也没有几家民营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那这么多企业在金融海啸后是怎么活下来的呢,我们说金融危机对中国冲击最大的就是这些民营企业而不是国企,借高利贷。所以,我们说高利贷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我们的企业走出困境。你或许又会问了,企业借高利贷,划得来吗?我可以告诉你,没有哪个企业会借上一年,无非就是几天,半个月的样子,只不过是帮助企业资金运转的流动性更强一些罢了。那现在政府打击了高利贷,民营企业又借不到钱,所以倒闭了。但经过这个事件,我们要意识到两点,一是我们的民营企业对资金依赖过大,还是那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旦资金链条断裂,将无法正常运转;二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也不一定是对的,咱们总是在逃避问题而不是去解决它,为什么在中国的信贷业会出现高利贷,这自古就有的,为什么在有了银行之后还会长出这个瘤子,我们应该反思一下了。
房产业这个暴力的行业,是中国目前一切经济问题的源头。下面,就一点点梳理。我们政府的GDP有50%~60%来源于地产业带来的收入。政府主动找你房产商,劳动局长开车拉着县委书记出去拉投资,结果拉回来了一车八国联军。国土资源局,房产商,就这样开启了一桩买卖。你仔细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我们的钢铁水泥产量每年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这与城市化有关。前面谈到可民营企业,它们多属于制造业,那制造业陷入了发展危机。聪明的老板就会及时申请破产,把剩余的资金投向了房地产行业,加上贪污腐败的款子,热钱的涌入,大量的流动性资金就都流向了房地产行业,那这就意味着制造业和服务业缺少资金。我们要知道房地产行业不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行业,它会慢慢随着一个地方城市化的发展而终止。咱们应该都知道,市区的房子为什么比郊区的贵,原因不是明摆着的嘛,因为基础设施,办公场所都集中在市区,所以才会有交通拥堵,才会有单双号交通管制。所以,我们现在所有的治理交通拥堵的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的,你若把资源分配的均匀些,哪个脑残会挤破了头往暗无天日的市区买房。大量的资金流向地产,这个脑残都能赚到钱的行业之后,会发生什么?我觉得最可怕的是整个社会的发展缺少了创新精神,人们都喜欢了投机,坐收渔翁之利,导致了该把钱拿到创业,搞科研,高科技的时候却拿到了地产业。房地产不仅剥削着我们的收入,还改变了传统的爱情观,那种夫妻一起奋斗生存的爱情观淡化了。于是,在婚前,你需要买到房,我有时候听到这个就觉得很好笑,你问一下,现在二十出头的本科生那点微薄的工资连自己都养活不起,然后还去想买房,那一套房子要七八十万,就这样一个出来工作的本科生工资也就一千到两千之间。自己算一下一辈子不吃不喝要多久可以买得起。按揭,我都很难想象这样的生活该是多痛苦,每天都活着欠债的压力之下,这样的话我宁愿一辈子守寡,还好,以后自己就住在自己的职业里了。可见,房地产摧残了我们这一代人,但还是有很多人活着,而且还面带微笑的每天上下班地活着。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制造业的萧条,这是中国目前的经济二元现象,好吧,我还是不用装逼的术语,所谓的二元就是一个特好,一个不好,而且还是三七开。
我昨晚跟朋友吃完饭回来,从校门口路过,看到一片人群在排队领快递,这让我想到了快递邮费的上涨,紧接着想到物流成本的上涨,最后想到了奢侈品的高价,你看我就是这么会想,白的想成黑的。举个例子,同一种运输方式,从北京到上海,要比北京到洛杉矶还贵。我们的物流成本在世界上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上一段时间,山东有个菜农自杀了据说,过了几个月后,我再查这些信息,大都被封了。为什么自杀呢?白菜几分钱卖不掉,这对于靠种地养家糊口的农民来说是巨大的打击,你别觉得这又离你很远,你们中间有几个是富裕的呢,我觉得没几个,上次我们几个班委负责整理助学金的事务,一个班90人,有50多写了贫困证明,不乏一些人写到人均年收入1000元。真真假假,最后都成真了。而白菜的低价收购却没有给消费者带来任何实惠,反而蔬菜价格一路飙升,而且是狂飙。几分钱,一块多。这是什么概念呢,就好比,一块钱和一百多块钱,明白了吧。试问:为什么我们的蔬菜拿到菜市场后价格会如此之高呢?原因很简单,不要拿什么买方市场或者卖方市场之类的经济知识去看待,归结于物流成本和税收。从菜地拉到市场要油钱吧?要劳动力费用吧?进入菜市场要交摊位费吧?卖不掉存在仓库里要仓储费吧?城管得问你要钱吧?你看这都是费用,遍地的费用,菜价怎么能不高呢。现在推行所谓的农超对接,农校对接,我觉得那对消费者没有任何好处吧,可能是菜上少了点农药,不信,你看你到食堂吃饭,那菜价只会涨,曾没降过,这个和中石油一样的,这都是中国逻辑,国际油价上升了,它跟着涨,说是与国际接轨,油价下跌了,它装看不见,说是为了节约资源,所以油价不能降。一个有趣的现象,你到食堂吃饭,你会发现比如你打一份番茄鸡蛋,他还是给你打一勺,只是这勺子被换小了,没事的话你可以留意下。那咱们再来看看所谓的奢侈品,这本来与咱们不爱打扮的平民没太大关系,可蛋连着蛋,就给扯进来了。同样一件奢侈品,在国外的价格很低,但来到国内的价格就可能翻好几倍,为什么呢?进口要关税吧?要消费税吧?(这个要征收两次,买和卖)要运输费吧?要租赁店面吧?要培训员工吧?要好多好多吧,这都是钱啊。所以,我们的太多问题出在了流通环节的费用太多,归根到底还是惠民的不到位。
(说了这么多,也都是扯淡,没有良心的人最好不要学习经济。我这里好像没有用到多少苛刻难懂的术语吧?如果用了,那也是装逼的,好了,马上要熄灯了,本想多写一点的,看来不行了,愿诸君在即将到来的经济大潮里安全找到回家的路.)
———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