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对于青少年而言,三年五年是一生一世。
那么,如何把握好这三五年,让青少年更好成长呢?我以为让他们与书结缘,引领他们在书中经历各种不同的人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为好。
三天不读书面目可憎。读书可以开阔心胸,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修养。其次,读书还可以增强记忆力、理解力、表达能力,心中有,口中有,笔下也有,达到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的境界。读书——学好语文的最佳途径。
——写在家长会上的话
点击下方蓝色标题阅读原文——
魏振强:《村庄令》 后记
人间最崇高的缘分有两种:读书、买书。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村庄令》。
《村庄令》今年四月黄山书社出版,作者魏振强。魏老师做过中学教员,有作品入选小学课本,现任《安庆晚报》副刊部主任。
作者五岁离开父母,去大司村陪伴孤寡的外婆,在外婆身边度过了温暖而惆怅的十三年,在那儿读完小学、中学,直到上大学去了外地。
启开《村庄令》,往事依稀浑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外婆家的大司村,一个个儿时的伙伴,一副副清晰的面孔,一件件碎片的往事,一句句方言,一片片草木、山川、田野……纷呈铺展,带你走进遥远的故乡,无邪的童年,无比亲切。人们的生活情形,无论春耕夏耘,深秋扒河,严冬祭祀等,生活气息浓郁,藏着浅浅的忧伤、淡淡的疼痛。外婆、宗轩、小姨,还有大司村一群遭遇灾难的人,他们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文字充满人生况味,激荡心扉,读着读着,一次又一次洇湿了眼睛。
一天半读完一本书,与我是第一次。再翻、再读,合上这本书,行文铺排时而叮咚,时而舒缓,时而跌宕,笔意纵横、气韵清新,氤氲在心间,似冬天凌晨,揭开井盖,从井坛里飘出的一缕缕白烟,袅袅升起,慢慢地又寻不着了,怡然,怅然。
书中“情”字贯穿始终。祖孙情,父母情,兄弟姐妹情,邻里亲朋情,师生情,同学情,草木情,人与动物之情等,皆蕴含在字里行间里,温暖动人。
如《夕阳下山岗》,在外婆家想父亲母亲了,在夕阳西下时,“爬到大坝梗上,远远地看那人慢慢走近、走近。哦,不是我的父亲,也不是我的母亲。”惆怅转身,心里充斥着思念、孤独,文字有代入感,容易产生共鸣,孩子们读了,可以丰富心灵体验,增强感受力,间接体验孤独的滋味。
外婆去了小姨娘家,夕阳下了山岗。“我”孤独地站在田边,“看太阳慢慢地从天上往下坠,看西边的山岗被染得红红的,就是看不到一个人影。正准备往家走,忍不住朝东边的山岗望了一下,目光收回到大坝埂上的时候,看到一个非常像父亲的男人,正挑着两只稻箩往村子里走来……”从儿童的视角,以环境渲染情绪的变化:失落——惊喜。语言优美,意境丰饶,给人美感,让人身临其境。
“那晚,我煮了一大锅稀饭,和父亲吃了。”父子团聚了,只能喝一锅稀饭。中年读者自然被拉回物资匮乏的年代,心是酸楚的。这些讲给孩子们听,当是最生动。最真实的忆苦思甜教育。没有丝毫雕琢的文字,情感足够丰沛,最能让孩子读懂,也最动人。要问孩子们心里酸不酸?他们一定会流着泪说:“老师,我想哭。”因为,孩子是善感的,也是善良的。
今年暑假“读一本好书”有感,我们与孩子一起读《村庄令》,边读边找关键词句,读中思,思中悟,悟中议,用铅笔做批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读书”这件小事,扎扎实实做好。只有会读书,读好书,读书才能真正有所收获。今夕对比,物质生活越来越富有,心灵世界却越来越空洞。我们的教育少了什么,读《村庄令》或许能给大家更多思考和启示。
当下,人们远离自然,生活在车水马龙的城市,到处充满了喧嚣,消费观念导致人人都成了拼命三郎,人情渐渐淡了。《村庄令》忆苦思甜,滋养身心,尽享乡村的宁静……让我们在百忙中停一停,勿因“忙”而丢了“心”,那样就不好了。
该书有一股静气,是灵魂得以妥帖安放的好地方。作者外公三年自然灾害时饿死了,舅舅也饿死了。奄奄一息的外婆,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坚强地活下来,整天低着头,不说话,也不笑,踩着脚下坚实的土地,不停地劳碌着。两女儿相继出嫁后,五岁的外孙来陪伴。
外婆扒河。她是全村唯一出工的女劳动力。目的只是为年终分红多挣工分多分粮。可是后来大半都借给透支的村民家了。外婆年老体弱,扒河的壮举挑战了自己,让她活出了尊严。她勤劳、善良,令人敬重!
《风中的夏天》少年的“我”给外婆送早茶,快到了时,撒了。外婆说:“快回家,晒死了”。外孙想着外婆一上午空着肚子,在烈日下劳作,难过得想哭。外婆的话语不多、但她的包容、对外孙的呵护,换来“我”的内疚、自责、难过。
“我”回家后将功补过:摸虾、做中饭、喂猪、拎水泼洒场地、打扫屋里屋外,还在门口给外婆准备好洗手洗脸的水,外婆吃饭时,给外婆扇扇子。
凡事替他人着想,眼里才会有光,心才亮堂。生活中,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我们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怎么做到如此“润物细无声呢?唯有读书,有教无类。只要活着,就要成长。我坚信有教无类,以配合学生个体需要和群体差异,以达共同成长很有必要。
《一条新裤子》写小马母亲因为穷,看不起病,死了。下葬连一件新衣服都没有,外婆把自己放在箱底压了好多年的新裤子(她侄女买给她60岁的生日礼物),毫不犹豫送给逝者穿,好下葬。外婆很讲迷信的,把活人衣服给逝者穿,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只能说外婆对逝者充满同情,这也是她老人家对逝者最好的告慰。外婆的仁爱、高贵、善良,激励着我们,应与人为善,与自己、与他人和谐共生,生活才有意义。
《麻木》文字轻而有声。书中这样写道:“榆树上开着许许多多碎小的白花,听见许多鸟在青青的竹林间碎碎的叫声。正是春天。小姨娘的第一个孩子埋在了春天里。”“外婆安静地坐在灶膛口,往里面添柴火。柴火发出哔哔剥剥的声音,红光映照着外婆老旧的脸……”
这段环境描写有些沉闷,静物有声,人物无声亦有声。外婆面对小女儿痛失襁褓中的爱女,怎么会麻木?只是母女连心。人承受极大痛苦时,看上去没什么反应,过后受折磨越是绵延,越是撕心裂肺。没有劝说,只因为身在痛中,在苦水中一直泡着的外婆,理解任何语言对女儿都是多余,所有的痛和苦只能自己慢慢消化、吸收。
得知年轻力壮的宗轩(小姨娘的儿子)意外去世的噩耗,来吊唁的亲友呆若木鸡,小姨娘的号啕能把屋顶掀翻。”作者以极少的文字,描写当时的场面,将悲催的人和事交织在一起,令人窒息的空气,令人无处躲藏,又不得不去面对。
“我”把宗轩骨灰送回老家,把大家召集到一起,说:“宗轩不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会有变化,会有更多困难,但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我们和睦、融洽、活得好,宗轩在地下才会安息。”
这段话。平实、有温度,于生者是最好的安抚,于逝者是最好告慰。读后感动得一塌糊涂。人间最美是真情,生离死别之痛,亲情的抚慰比一切都珍贵。活着,就很好,其他都是小事。真的。
“听母亲说,我的好朋友小张自杀了。以一种很惨的方式。又得知小皮实在山上炸石子时,被滚下来的石头砸中,妻子不顶龙,延误治疗,死了。”相对于写实,这样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更令人痛惜不已!
《冬至》“到处是烧纸、挑土的人,还有人家在坟边大声哀号。”作者袒露内心的虔诚,以祭祀慰藉心灵。这篇是作者童年随外婆去上坟目睹的情景。这也是作者文章有静气的原因吧?童年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弗洛伊德这样认为。
大司村的亡者,活着时做了什么,读者见证了。他们走了,有人惦记,有人内疚,有人哭,他们没死,永远活在读者心里。
菊英,外婆的邻居,长作者两辈,小时候像姐姐一样照顾他,文中写道:“晚上看完电影,菊英把我送到外婆家,只听菊英的鞋啪嗒啪嗒打在巷子的石板上,慢慢地轻了,没了。”文字越来越轻,很柔,也很美,有心性,有情绪,极具文学性。
《缺口》一文写作者刚毕业当老师,受小姨娘小姨夫委托,他将表弟宗轩带在身边,两人亦师亦友。他对宗轩说:“我们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没人能帮我们,只有自己帮自己,就像捞月亮的猴子,你拉我,我拉你。”两人亦师亦友,文字激励人,鼓舞人,读起来有一种感动,不觉鼻子一酸,想哭。
《村庄令》写山川草木之自然,亦写风物人情之温暖。以白描手法写人叙事,以理性议论,以真情抒怀——温婉、激越。语言留白、含蓄,虚实结合,舒张有度,哀而不伤。字里行间流淌着温情,给人一种强大的内心力量。本书字字珠玑,句句充满爱。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