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二团按照詹副军长指出的,把训练重点放在抢滩、登陆、突破敌人阵地和消灭敌人的预备队上面。詹副军长的话使黎青的心胸开阔起来,他让部队在离长江二十多华里的后方找到一条小江。在小江的滩头上,修了一处模拟阵地,让两个突击营在这个模拟阵地上不分昼夜、反复地训练。他还让战士的脚板把模拟阵地上的野草踩光,把石头和沙粒都磨得平坦光滑。
这天夜里黎青对着墙上的地图沉思,心中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难问题。南岸的长江究竟有多深?载满人的大船能不能顺利前行?要是江水太浅,船搁浅了怎么办?船到江心的主流有多急?船陷在长江主流的旋涡里,又该怎么办?船到了南岸的江滩上,这江滩怎么过?部队怎样冲上敌人的江滩阵地?怎样在敌人长江防线上撕个大缺口,把部队主力引到敌人的纵深去厮杀?这样一堆问题,让他觉得不把长江的真正情况弄清是不行的。他想到后来,便去找团长商量。团长谢长华也正为这些事在伤脑筋,两个人凑到一起一商量,于是便想派武广臣带几个熟悉水性的战士,趁黑夜到长江去摸清楚。
武广臣早年在长江里闯荡过几年。他水性好,对长江熟悉,人又机灵,派他去干这件事,最让人放心。
第二天天黑后,武广臣弄来一条小船,找了几个熟悉长江、水性又好的战士,把小船推进长江。他让一个战士手里拿着一把自己造的木尺,木尺上有刻度。另外一个战士拿个小本子,把木尺量出的刻值记在本子上。
小船身子轻,在江里跑得很快。那个拿木尺的战士把江北岸水的深浅、滩头的起伏和宽窄,一个个都摸清楚了。船到江心,波浪翻滚,水流湍急。武广臣命令战士撑稳了舵,让小船慢慢前行。他们把江水主流的速度和底下的暗礁、沙滩大概摸了个清楚,主流的宽窄和江滩的远近,大致在小本子上做了记号。小船越过主流后,飘到了南面的江滩。他又把江滩的深浅宽窄和烂泥江段都弄清楚了,然后让小船掉头顺流而下,又回到了北岸。他们到北岸再回头一望,大家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好险啊!这长江虽然不是无底洞,也不是“无风三尺浪”,更没有江猪子,可是在江心的主流很急,江水也深,暗礁不少。要渡过这段长江的确不容易,最重要的是要掌舵操船的人心里要有江情,胆大心细……
天亮时,武广臣才回到江北岸。他找到团部,把夜探长江的情况向谢长华、黎青作了详细的汇报。谢长华叫来测绘参谋,把黑夜里摸来的这些情况一一标在地图上,又把这段长江的情况画成了几幅图,分发给了渡江的每个营长。
4月19日,二十五军军长成钧,忽然接到二十七军军长聂凤智的电话,说有急事相商,两人约定在襄安街会面。这里正是两个军间隔的中心地带。成钧跟聂凤智碰头后,聂凤智告诉成钧,他得到地下情报说:“对面的敌人正在大调整防务,驻三山街的敌人二十军两个师明天中午要向西移。把他们当面那个打烂了的八十八军向后撤,把前线阵地交给二十军。二十军是川军的骨干军队。解放战争三年多来,没有损失过一兵一卒,老兵很多,战斗力在国民党现有的军队中算是最强的。如果我们两个军明天晚上发起渡江,敌人要走的还没有走,那些新进来的还没有进,这是一个最难得的战机。我们两个人以个人的名义向总前敌委员邓小平和陈毅提出来,请他们批准我们两个军明天晚上渡江,那么这一下正打在敌人的要害上,抓住了最好的战机。”
成钧立即表示同意。
当下两人便以个人名义拟好一份电报,送到中路兵团司令员宋时轮面前。宋时轮不便表态,便把这份密电转交给了总前敌委员邓小平和陈毅两位常委。陈毅看后说:“这么长的防线,过江时间可以有先有后。”他把电报又转交给了邓小平,邓小平缜密思考后,果断决定,同意4月20日晚上,由二十五、二十七两个军提前渡江,并把这个建议转报了毛主席。
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头一炮,就这样敲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