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心术

时间:2024-12-15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苏洵  阅读: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1,然后可以制利害2,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3,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4。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以兴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5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6,既胜养其心7。谨烽燧,严斥堠8,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9,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10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11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12。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13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14,彼固有所侮而动15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16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凡主将之道,知理17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18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19,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20;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我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21,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22,使之狎而堕其中23。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24,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按剑25,则鸟获不敢逼;冠胄衣甲26,据兵而寝27,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1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麋鹿突然从左边出现,却眼睛不眨动。

  2制利害:控制利害得失。

  3凡兵上义:上,通“尚”,崇尚。

  4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不是一有行动就成为灾害,而是他日要有行动时不好安排控制。

  5养:积蓄。

  6气:勇气。

  7心:心性。

  8严斥堠:认真地做好放哨、侦查的工作。斥,远。堠,侦查。

  9士不厌兵:士兵们没有厌烦打仗。

  10欲:希望。

  11委己:把自己托付给将军。

  12与之皆死:尽力赴死。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13缒兵:缒zhui,用绳子系着吊下去。

  14坐缚:坐着把他们捆起来。

  15有所侮而动:有所轻慢才行动的。

  16尝:试探。

  17知理:知道有理。

  18知节:知道节制。

  19兵有长短:军队有长处、短处。

  20校:较量。

  21抗而暴之:暴露。

  22阴而养之:隐蔽。

  23使之狎而堕其中:使敌人轻忽地落入它的中间。

  24尺棰当猛虎:用一尺长的辫子抵挡猛虎。

  25袒裼而按剑:脱去上衣,裸露身体,手按宝剑。

  26冠胄衣甲:戴着头盔,穿着铠甲。

  27寝:睡大觉。

  苏洵这篇文章是谈论的关于将军领导兵士的方法。我们知道苏洵其实是很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关注国家大事,一定会关注军队这个方面的事情,所以苏洵也读了很多兵书,可以说他是对于上古诸子百家之书都读的,而且是读到了一定的层次,有自己的见解,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思想体系,所以才能做到下笔就千余言而不可阻的状态,后来他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也都是下笔千言,都写得非常好,跟他的调教是非常有关系的。而苏洵在这篇文章中首先是论“将”:“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治心,就是心理修养。作者认为,主将的心理品质最重的有二:第一,超人的镇定,临大事而不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第二,极度的沉静,能有效地排除一切干扰,“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他是从利的目的出发提出尚义原则的,因为背义逐利的战争只能获一时之利,最终将弄到“不可措手足”的地步,那就大不利了。依义而行,则可尽天下之大利。因为“惟义可以怒士”,怒士,就是激励士气,“士以义怒,可以兴百战”,正义之师将无敌于天下。再次论“战”:“凡战之道”有四养,四养之说,显然有“讥时之弊”的意义。这些都是我们在阅读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古诗风韵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