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的语文课本上学过一篇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到最后那位愚蠢而狼狈的皇帝身着“新装”出游的情景,令人捧腹大笑,以至于放学回家的路上,还和伙伴分享那个笑料。
时已经年,以为早已吸收了故事的精髓,讽刺的桥段也只不过发生在童话里。然,当我目睹了最近备受关注的“人教版数学教材插画”事件之后,我的眼前又出现了那个被耍弄的皇帝,然而,却再也笑不出来。
用了十年之久的正版教材居然有这么大的问题,竟然无人发声,或视而不见?问题存在之久,令人瞠目结舌。难道是集体审美出现偏差?还是根本无人关注?在众目睽睽之下,将粗鄙低俗的插画搬上教材,是何等明目张胆。
细细分析,其实,这其中包括两个原因:
其一,早就有家长反映说孩子嫌插图太丑,而成人关注点不在插图上,认为学习的是知识,插图不过是点缀。然,正是这看似可有可无的插图,荼毒的是孩子的心灵。别以为孩子小就不懂审美,恰恰相反,他们的心灵是敏感而细腻的,天天要翻开的课本,在视觉上无法产生美感的插图,如何产生抵达心灵的热爱?
其二,家长普遍认为教科书是正规部门出版,必定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谨审核过的,具有权威性。家长也是从少年时代成长过来,一代代接受着传统文化教育,有谁会质疑正规出版社的教材?
让人痛心疾首的正是,那些漠视文化教育,将魔爪伸向孩子的人,荼毒的是孩子稚嫩的心灵。低极,扭曲,崇洋,媚俗,这些负面的影响一旦渗入心灵,那将造成可怕的后果,是整个民族的教育之忧,不可不重视。
爱国志士梁启超先生曾在《少年中国说》中慷慨激昂写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们有传承几千年的文明,让我们引以为傲。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学过的教材都是清新隽永的中国风插图,即便到了现在仍然记忆犹新。小孩子最直观的感受就来自于图片的吸引,美好的图片会引领孩子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展开丰富的想象,可想而知,天天面对那么丑陋不堪的插画,还能激发什么学习兴趣。
我们的教育引导,是为了培养孩子阳光积极的品格,从小有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一本图文并茂的教材插图,可以构建对世界的初步认知,树立的是健康的审美观,给人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
前日,出去做核酸检测,和一位妈妈聊起这件事,她说幸好我们的教材不是人教版,可孩子也读过那些校门口超市里售卖的不良书籍,真是想想都不寒而栗。插图不应该是粗陋不堪,带着暗示性的信息,那将给孩子带进黑暗的世界。都说现在的孩子叛逆,不好养,这除了独生子女的问题,难道和教育环境就一点关系没有吗?出了问题,都该深刻反思,公开道歉是没有意义的,态度再诚恳也挽救不了造成的负面影响。
那些插图的制造者的目的昭然若揭,总有一些人自作聪明把低级趣味当成前卫的改革,鱼目混珠,混淆是非,这其中包含着利益,或更加罪恶不可告人的目的,丧失了良知,必得严惩。
关乎未来的都不是小事。记得我前一段时间在上家庭教育课的时候,有位教育心理学讲师说,我们也不可能让孩子呆在真空里。那么,作为家长或老师以及社会,应该输出给孩子的教育资源是正面积极的,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那些传播低级文化、崇洋思想,追求拜金主义的言论,只会把孩子养成精致的利己主义,毫无社会责任的担当,这样的精神荼毒才是真正的罪恶滔天。
我突然又想起那年的三鹿奶粉事件,给多少家庭带来灾难,两个事件本质上无关联,只是一个毒害的是身体,一个荼毒的是心灵。
沉痛的教训实在是刻骨铭心,我们要像《皇帝的新装》里那个孩子一样敢说真话,敢于鞭挞假恶丑,保护好孩子的身心健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不重视教育的民族永远是一个落后的民族。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民族的希望。摈弃低俗,去其糟粕,让那些负面的不健康的书籍彻底消失,请还给孩子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