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852 年,唐宣宗大中六年,这一年冬天,都城长安樊川别墅里,49岁的大诗人杜牧即将走向人生的终点。
病逝前夕,杜牧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多年来写的诗词文章全部堆在一起,从中挑出大约三分之一,然后指着其余作品对儿子说:“烧!”
儿子不解地问:“这些都是父亲多年的心血啊!烧了未免太可惜了。”
杜牧摇着头说:“年轻时不懂爱情,迷恋风花雪月,写了不少风月场所的诗,这些不大正经的作品就别留下危害青少年了。”
儿子又问:“父亲还有什么嘱托吗?”
杜牧想了半天,回答说:“墓志铭我要自己写,别人写我不放心。别让后人知道我的过去,让他们记得一个诗人就够了。”
可惜,杜牧对后人挖掘花边新闻的能力和猎奇心理估计不足,即便提前采取了措施,那段悲剧的情感经历,还是慢慢被后人知晓。
用“悲剧”一词形容,其实毫不过分。
杜牧是感情世界里最大的“失败者”,深爱过的人无一例外都没能成功牵手,有过约定的人毫无意外都嫁给他人。
于是,说走就走,就成了说散就散。
2
公元828 年,唐文宗大和二年,科举放榜的前夕,一篇文章突然在东都洛阳引起轰动。
这篇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这篇文章就是《阿房宫赋》,杜牧的处女作。
放榜的前一天晚上,全权负责录取工作的礼部侍郎崔偃在家中宴请礼部各级官员,众人正喝着,太学博士吴武陵突然造访。
吴博士德高望重,平日又自带读书人的傲气,崔侍郎可不敢怠慢,忙起身笑脸相迎。
略微寒暄了几句,吴博士就开门见山:“最近外面流传的那篇《阿房宫赋》你听说了吗?”
崔侍郎说:“那文章写得气势磅礴,想必作者一定不同凡响。”
吴博士说:“你读过就好办了,我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名叫杜牧,正巧是本届考生,这次来不为别的,我建议你将此人定为本届的状元。”
崔侍郎一听,感到很为难,因为包括状元在内的前四名的人选早就定了,名单已上报皇帝陛下,估计没法改动了。
吴博士有些失望:“那最低也要给杜牧排个第五。”
崔侍郎略微沉吟,还是赞同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科举放榜,杜牧果然高中第五。
3
唐朝的大诗人们,出身好的没几个,杜牧却不在此列,他出身官宦之家,先祖可以追溯到西晋名将杜预,爷爷杜佑为相十年,声望极高,父亲杜从郁官居驾部员外郎,在兵部居于关键位置。
出身豪门望族,又是书香门第,杜牧家中藏书超多,他还专门写了首诗:
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
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
煊赫的家世,一般人可绝对比不了。
比如与杜牧齐名的李商隐,号称小李杜,是个穷人家的孩子,眼巴巴地抱着原创作品讨碗饭吃。
杜牧却不存在这种困扰,大概正因如此,导致杜牧缺少在政坛奋斗的积极性,他的心思,主要花在女人身上。
4
和其他名门望族的官二代们不同,杜牧对循规蹈矩的大家闺秀并不感冒,他的真爱,基本全是色艺双绝的青楼女子。
从初恋开始,杜牧就一头扎进烟花柳巷,没别的解释,纯粹就好这口。
在参加科举前,杜牧就与一青楼女子打得火热。
随着考试临近,杜牧无奈要暂时返京。临别之前,杜牧郑重承诺:“待我金榜题名,回来娶你可好?”
为表真情,杜牧忍痛拔下一颗牙齿交给初恋。
数月之后,杜牧高中第五,果然马不停蹄赶回青楼。
青楼美女早就把当初的承诺忘得一干二净。对于渣女们,承诺这东西,一阵风就吹没了。
5
当官五年之后,杜牧离开京城,来到了令自己魂牵梦绕的扬州。
他迷恋的不是扬州的美景、美食、美差,而是扬州的美色。
在扬州任职的3年时间里,杜牧流连于各大青楼,每日晚出早归,上班迟到早退,工作不上心,精神萎靡,搞得上司经常找他谈话:“杜牧啊!工作还是要尽心去做,搞不出成绩,我怎么提拔你呢?你瞅瞅同事们看你的眼光,以后还是要注意影响啊!”
对于一心追求真爱的杜牧来说,领导的劝勉是没用的。
他的志向本就不在仕途,提不提拔并不感兴趣。《遣怀》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6
三年后,杜牧从扬州调往宣州,在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府上,杜牧偶然邂逅当地名妓张好好,张好好年龄很小,色艺双绝。
为了尽快赢得张好好的芳心,杜牧没事就往沈传师家中跑,听歌赏舞,蹭饭蹭酒,张好好素来仰慕杜大才子风流倜傥,两人慢慢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可惜的是,杜牧还没准备好如何说服沈传师,就被沈传师的弟弟抢先一步,纳了张好好为妾。
没过几天,张好好宣布与杜牧断绝来往:“谁让你不早点娶我,以后咱俩就别见面了。”
然后,张好好果然再也不见杜牧。
备受打击的杜牧悔恨不已,没办法,谁能想到沈传师的弟弟还有这种操作呢?
事情到此居然还没完。
五年后,杜牧回到洛阳,无意间在一座酒坊遇到了张好好,她不是来喝酒的,而是卖酒的。
原来,张好好早已被丈夫抛弃,流落在民间以卖酒为生。生活的艰辛让她失去了曾经动人的容颜,变得苍老、憔悴,甚至丑陋。
物是人非,杜牧不胜唏嘘,他特意为这位曾让自己辗转反侧的女子写了首长诗《张好好诗》。这首诗是杜牧流传后世的唯一墨宝,单此一点,就让杜牧与张好好这段没头没尾的感情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7
张好好被人意外夺走后,杜牧消沉了好一段时间。
纵然伤感,生活还是要继续,杜牧可不会停止追寻真爱的脚步。
总结失恋经验,杜牧主动调整了方向,他不再轻易在青楼女子身上浪费感情,而是从寻常百姓家中寻觅意中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湖州游玩的某天,杜牧在街上偶遇一老妇人,领着一个十多岁的女孩,女孩虽衣衫褴褛,但眉清目秀,俊俏可人。
恋爱的感觉是毫无征兆的,更是毫无理由的。杜牧用了几秒钟的时间,就不可自拔地爱上了这个女孩。
考虑到年龄差距,杜牧郑重给出承诺:“等我十年,十年之后,你长大成人,我升任刺史,到时娶你可好?”
老妇人将信将疑:“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杜牧又说:“十年之内,我必定会到此地担任刺史,如果十年不来,就让女孩找个好人嫁了吧。”
为了表明心迹,杜牧特意让好友备足重礼送予老妇,等于先下了聘礼。
8
随后数年间,杜牧像变了个人似的,很少逛青楼,专于政事,为各地百姓谋福利。
他先后出任黄州刺史、池州刺史、睦州刺史,就是没分到湖州。
直到十四年后,杜牧才成功调任湖州刺史。一到任,杜牧连州内官员都没见,直接找人请来那对母女。
请是请来了,可来的不是母女二人,而是祖孙三代。
老妇人很无辜地说:“原来的约定是十年呀,大人十年不来,我们自然就找人嫁了呀!”
回来后,杜牧惆怅不已,十分伤心地写了一首名为《叹花》的诗:
只恨寻春去较迟,不需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9
一年后,杜牧主动调离湖州,重新回到洛阳,第二年又升任中书舍人。此时的杜牧,已经47岁了。
虽然在很早之前,杜牧就已娶妻生子,可那毕竟只是婚姻,不是爱情。
结了婚,生了娃,却总也找不到当初对爱情的期待和憧憬。
没有七彩祥云,只不过杜牧有心,情人无意。
47岁的杜牧认命了,他重新整修了祖上的樊川别墅,潜心写诗属文,并整理多年来写的诗作。
他的名诗,实在很多。
比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比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比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比如,“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比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直到人生的终点,杜牧才逐渐明白,爱情几乎成了他人生最大的难题,他很想问:什么是爱情?
可惜,杜牧并没有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