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有三境,曰“望尽天涯”“衣带渐宽”“蓦然回首”,其意在言成大事者必经之境。我亦有三境,曰“他山之石”“夺胎换骨”“自成一家”,其意在言成长必经之阶段。
成长是一个不断向外学习的过程,三个阶段意味着三重学习的境界,即三重成长的境界。
这第一重,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向外学习最简单的一种方法,便是直接移用别人留下的先进的东西。此事不能单纯批判,甚至透过历史的长河我们还能看到它积极的一面。洋务运动时期“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行动,直接为近代中国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技术;日本大化改新时期对我国隋唐制度的移用,推动日本社会制度从奴隶制度到封建制度的过渡。这种直接移用的方法在一定时期内卓有成效,但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其中遗留的问题。比如洋务运动的照搬或许根本不适合中国长远的发展,大化改新过度的移用一度让日本本国文化几乎位处底层。在这重境界的成长者,虽短时期小有成就,但却不能将之视为长远之计。
这第二重,便是“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说源自黄庭坚对诗词化用提出的观点,意在说明借用前人诗句时不仅仅是模仿,还需要融入自己体验。学习的第二重境界便是如此,在经过借他山之石这一阶段后,我们开始意识到一味照搬是不可取的。西汉伊始,以黄老之术治国,却不是尽悉使用,而是选其“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思想;近代以来,马列传入中国,并非全盘接受,而是用其契合国情的思想。治国如此,成长亦是如此。能达到此境界的人或多或少已经取得不少成就,但最高的境界还不止如此。
这最高一重,便是“自成一家,独树一帜”。“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我们不仅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还要成为新一代的巨人,这便是创新。创新,是最难也是最少见的。敢站出来否认地心说的,只有哥白尼;能发现青蒿素的,只有屠呦呦;培育出优质水稻的,也只有袁老。能走进第三重境界的人必定经历不少磨砺,能从这里走出的人想必已有所成。前两重境界弊端的出路都指向创新,也正是在这条路上,中国铁轨产业走向世界前列,5G技术位列前沿,航天航空科研名列前茅。为人如此有益,为国如此益更盛。
“他山之石”“夺胎换骨”“自成一家”,三种境界对应着每个人向外学习的态度,同样适用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三重境界各有所长,也对应着各自的艰难。唯有一心攀登的人,才能在这三重成长境界后,走出自己的阳关大道。
■名师点评
1.材料丰富。为了有力地论述文章的论点,作者选取了洋务运动、大化改新,黄老之术、马列传入,哥白尼地心说、屠呦呦青蒿素、袁隆平水稻,中国铁轨、5G技术、航天航空科研等事例,涉猎古今中外,选材丰富多元。
2.结构疏朗。文章采取总分总结构,文本部分通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自成一家,独树一帜”三个分论点次第展开,分论点句引述而出,匠心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