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一个地方让你莫名地眷恋,无法言传。
廉州古城街区倚着西门江而建,据记载:“始建于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设阜民圩、里巷、承宣街、还珠街、武安街、文会巷、武营巷、青云里、黄泥城、兴贤里、永济坊等22条街巷。到了民国19年,已有头甲社,二甲社,三甲社,沙路沟、上柴栏、大猪栏、钦州巷、玑屯街、娄行街、小北街、沙街尾、西华街等老街巷38条。”只是,现在还能留下点名气的恐怕只有骑楼风貌的阜民路和中山路了。其他的街巷,有的已找不到去处,慢慢地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天有雨。从旧桥转下阜民路,雨点渐渐地重了起来,和旧友租了一辆人力车,绕着西门江缓缓而行。阜民路旧称阜民圩或阜民坊,又称圩地街或崩坝口。从明清两朝开始,即是廉州的商业中心和中外贸易的物资集散地,丝绸布匹,珍珠药材、爆竹纸品等货物的对外贸易已拓展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等。周边一带“猪栏”“缸瓦街”“槟榔街”“桥西珠市”等专业市场大放异彩,街道商铺一间紧挨一间,商业贸易空前繁荣,明代廉州知府朱勤曾形容它“来人络绎无圩日,行旅充盈有裹粮”。西门江码头没落后,直到七八十年代,阜民路仍是廉州的商业中心,街道商铺经营药材山货,糖饼烟酒,农资农具,农副产品等,附近县城及小城周边17个公社的村民圩日定时前来采购生产生活用品,街道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给小城带来了更广阔的商机。像阜民路这样的小街巷,已经无法容纳更为便利的商业交通往来。小城开始扩建,商业中心移向新区,阜民路渐渐被冷落,如今也只有一些经营了许多年,有了相对顾客群的老店家,舍不得搬离旧区,继续留下来营生。他们说:“这么多年,习惯了。走了,老顾客也找不到我们。”或许,这就是城市扎根固本后发展的必然吧!
在阜民路上一路巡行,车子慢慢走到了三甲社,二甲社,头甲社。小城这样的老巷道很多,大多蜿蜒绵长,宽不过几米,长达数百米,汽车开进去掉不了头,人力车进去了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到了尽头才好转弯。
几年不来,这里竟生出了许多变化。粗砺的大块青石板不见了,换成了有排水孔的水泥板,巷陌两边的旧民宅大都换成了三四层高的楼房,一旧一新,古韵与时尚交杂,就像粗布旗袍上缝了蕾丝边一样,突兀又滑稽。朋友说:“老街的人,有钱的都拆了重建高楼。没钱的都希望早日被政府征收用地,像沙街尾的人那样,换一栋宽敞亮堂的楼房,让儿子好娶媳妇。”我们在潮湿的水泥路上漫步,进入街巷的深处,偶尔见到一处大院落,说不出府名,破旧的骑楼、斑驳的飞檐,却隐约可见昔日雕栏画栋的尊贵华美。
从三甲社出来,雨还是细密地下,打在身上微凉。我们往回走,穿过西华路,来到了沙街尾,我孩童时寄住的老巷,心里渐渐生出了一些暖意。和阜民路的热闹不同,这里是寂静的,如同一双巨手,把你从现代的喧嚣拉回安放在静止的时空里。在记忆中,这里永远都有着悠长狭窄的小巷,湿润粗糙的青石条路,爬满苔藓的青砖灰墙。半开半拢的木制小窗,古朴沉重的卧槽门,随着日出日落,不时地吱呀作响……
廉州古城内,西门江两岸,西岸北起二甲社,南至埠民南,东岸北起篓行街,南至沙街尾。在这一千多米江两岸的每一条街巷中,都隐藏着深长狭窄的胡同,巷道高窄,由于长年缺乏阳光照射,胡同墙壁上长满了深深浅浅的青苔。这就是廉州古城老街中,居民挑水的专用通道,俗称“担水巷”。它们也许是西门江抚摸古城的触角,不足两米宽,几十或百米长,顺着西门江的方向伸延而去,河边台阶用青砖所砌,一阶阶没入江中,任凭江水起落漫漫,岿然不动。
“担水巷”的形成,源于古城江上运输的供水补给,及老街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古代水务事业不发达,没有自来水,人们的生活生产用水基本上都是顺自然环境而采用,古城倚江,生活用水自然是要人抬肩挑到江边取的。夕阳时分,担水巷是男人和孩童们的欢乐通道。父子相携,朋友互邀,一起走过担水巷来到江边,会游泳的在水里欢愉地扑腾。胆小的坐在台阶上,脚打江水,手拨水花,咧着门牙掉落的小嘴,欢快地笑。可惜,岁月流逝,这小城里的担水巷也渐渐遗失在城市不断的拆迁改建里了。
六岁前,我家在下新桥头,与沙街尾隔着西门江。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与我的爱人,孩子的父亲也只一江之隔,他住沙街尾街头,是我去姑妈家的必经之路。也许我们曾在这条江边,某个黄昏,某个时刻,隔岸遥望,笑脸相对,谁知道呢?世间万物,随遇而生,总会成就美好的罢。想起张爱玲所说:“于千万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碰上。”不禁莞尔。那些年,父母忙于工作,时常把我和弟弟寄住于沙街尾玑屯街的姑妈家。姑妈那时已经很老,这个慈祥的老人,对我们很疼爱。那个年代物质匮乏,余钱不多,家里一般不会买零食给我们。老姑妈总是隔三差五地带我们去到玑屯街路口一家卖话梅、榄子、小糖果的小铺,几个话梅、榄子、椎子,算是奢侈的享受了。后来,老姑妈去世,我们渐渐长大,沙街尾也少去了,这家小铺也早就改换新楼,让人认不出了。
我们走向玑屯街的深处时,许是下雨,眼前的巷道有些阴冷暗沉,巷陌空了,房子旧了。离姑妈家不远的地方,有一处被废弃的老宅,枯叶满地,旧瓦乱堆,残垣倾倒,散发着颓废的气息。厚重的石门上隐隐看到破损的“百鸟归巢、松鹤延年”的彩绘图案。断墙上爬满了碧绿的爬山虎,藤枝蔓蔓,绿得耀眼,向天空无尽地攀延。老宅的对面,有一处旧人家,灯亮着,不知是媳妇还是女儿,上了点岁数,慢慢搀扶着一位苍苍老人从椅子上站起。匆匆和我说了一句:“宅子早被买走了,这家人不知搬去哪喽!”
终于到了路的尽头,我们返身离开。回到沙街尾的街头,转头望去,发现不知何时,这里的时光已一分为二,沙街尾也一分为二。一端是为改造西门江,用大理石所砌的护城河,庄严华丽;一端是被挖掘机铲平的,老旧得发黑,残瓦掉落的民宅,荒凉萧瑟。宅外,那些不知名的绿色植物胡乱地肆意生长着,在风中轻轻摇晃,掩盖了瓦砾废墟。我仿佛看到,黎明时分,又或许是暮色霭霭时,深深的担水巷里,那些挑水女子,手提四角镜灯,裙裾随光起舞,咯吱咯吱的木屐声悠然回荡,顿生此身在何处,今夕是何年的无限感慨。
老巷,更老了。旧楼,残砖,破瓦,还有那些被青苔重重掩盖的浮雕,被风雨侵蚀腐烂的门窗……沧桑而破落,但它们,美得让人如此心动,又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