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不忍逼视的细节

时间:2024-12-14    来源:馨文居    作者:耿立  阅读:

  一

  对于历史,最不忍看的是细节,耐得住咀嚼的也是细节。就像读唐诗,你记住玩味不已的是细节是意象。其实,如果我们说唐诗是活着的,它作为血液流淌在我们的血管的暗处,我们指的是落日羌笛、浔阳江头秋瑟,也许在我们不经意间,被某种眼前的事物所触动,我们就会把储藏在我们心中的意象释放出,我指的是你看到平原尽头的落日、空山新雨后鼻翼的清新,你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是从唐诗里转移出来的诗境。

  我知道在日本宣布投降后的1945年8月21日。日本侵华派遣军总参谋副长今井武夫率参谋、翻译等一行8人,乘坐一架中型双引擎飞机,由南京飞往湖南芷江。此行是奉侵华派遣军最高司令官冈村宁次的命令,向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部总参谋长萧毅肃将军请示日军投降事宜。

  约9时半,正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上空飞行,突然参谋桥岛惊叫起来:“机舱里发现一挺机枪!”

  今井命令:“赶快把机枪丢下去!”

  机枪丢下去了,几个人从飞机的舷窗往外望,碧波万顷的洞庭湖和一挺丢下的机枪不成比例,那枪画着弧线像断翅的鸟,一头栽进水里,往外只是荡出几个圆圈……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这是一个极富内涵的细节,如果说我们读到现代历史上法西斯德国屠杀了600万犹太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巨大的石碑上用中日英三国文字刻着:遇难者300 000,那样的数字唤不起你的惊悸和震撼,那我们把她还原为细节,南京大屠杀的300 000的数字累积,是1937年12月里的几个星期之内完成的。据一位历史学家估算,如果让所有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手牵着手,长度可以从南京到达杭州,延展距离约200英里。他们身上的血共重达1 200吨。尸体可装满2 500节火车车厢。如果把这些人一个个叠起来,将达74层楼高。

  对于这些遗落的细节,我们是有亏欠的,我们把那些苦难和哭声给岁月淤积在冷漠里了。但某时,就是一个细节给了我们一种全身心的唤醒,唤醒骨骼,唤醒山川,唤醒了人的良善和悲悯。

  我们说的奥斯维辛,不仅仅指波兰的一个小镇,而是需要记住的氰化氢毒气室和焚尸炉,在这里曾创造过每天毒死6 000人的记录。在奥斯维辛,光是被毒气屠杀的就200万人之多。所有被关押到这里的犹太人以及其他无辜平民百姓和战俘的最终命运除了惨遭屠杀之外,他们的随身财物也被劫掠一空,就连死者身上的牙齿、头发及至皮肤都不放过。

  纳粹用遇难者的人皮做成手套和灯罩,用头发做成褥垫,把死者假牙上镶的金子熔化后存入德国国家银行。囚犯的衣服、鞋,比较好的他们就拿去给德国兵穿,差一点的就给下一批囚犯用。甚至连有的囚犯身上的脂肪,都被刮下来做成肥皂,尸体烧完后就当做肥料,连头发都被做成人发毛毯。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该集中营,当时集中营内的幸存者仅有7 000多人,其中包括130名儿童。这里堆放着7 000公斤头发,近14万条人发毛毯,35万件女装,4万双男鞋和5000双女鞋。

  正因为是这样的细节,我们为这样一句话所感动:“这里是地球上最令人伤感的地方。人们抱着种种期望,甚至深深的忏悔,来到此地。”同样使我们感到自己文字苍白的是一个名字叫玛莎的犹太女孩在纳粹集中营所写的一首诗歌:

  这些天里我一定要节省

  我没有钱可节省

  我一定要节省健康和力量

  足够支持我很长时间

  我一定要节省我的神经和我的思想和我的心灵

  和我的精神的火

  我一定要节省流下的泪水

  我需要它们很长,很长的时间

  我一定要节省忍耐,在这些风暴肆虐的日子

  在我的生命里我有那么多需要的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情感的温暖和一颗善良的心

  这些东西我都缺少

  这些我一定要节省

  这一切,上帝的礼物,我希望保存

  我将多么悲伤倘若我很快失去了它们

  这诗歌注定要留下,这文字铭骨了苦难。我记住了这首诗歌里撼人的细节语言“我一定要节省流下的泪水”。是的,从这有质地有骨感的文字里,我们就可以看到空疏矫情的荒诞,细节为苦难作证,空疏和矫情只能把血的浓烈变得绯红,漂白,把苦难把悲剧转化为了喜剧。

  也许,正因为下面的细节,我知道了大和民族的内在的品性是那么坚韧,而毒素也一如地顽强,虽然他们作为战败者,虽然他们放下了武器。余秋雨先生曾写到一处新加坡日本人的坟地,一个矮小的方尖碑上面刻着六个汉字:纳骨一万余体。

  碑下埋着的,是一万余名侵略东南亚的“皇军”的骨灰。

  但是皇军的骨灰虽然挤挤捱捱,却依然保持着等级森严的制度。一般士兵只立集体墓碑。少尉以上均立石碑,到了高级军衔大佐,则立大理石碑。而这里面有一个傲气十足的大墓,俯瞰自己的属下。这人就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曾被任命为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寺内寿一,后来被调配南洋,在日本投降之后,吞药自杀。

  寺内的死,在英军看守的日军战俘营引起了巨大的震撼。他们暗暗地纠结在一起,密谋着为双手沾满鲜血的寺内营造一筑坟,一座气派,和元帅身前身份相配的坟。

  这些战俘商定,寺内寿一的墓碑必须采用柔佛(今属马来西亚)南部的一座石山上的石料,因为这座石山上曾发生过日军和英澳联军的激战,好多石块都浸染了日本军人的鲜血。他们要悄悄派出几个目睹当年激战的人去,确定当年日军流血最多的地方,再从那里开采巨石,躲过人们耳目,拼死长途运来。

  这些战俘开始行动了。他们正儿八经向看守他们的英国军官提出申请,说想自己动手修建战俘营的宿舍,需要到外面去采伐,搬运一些木料石料。同时,他们又搜集身边带着的日本小玩意儿来笼络英军及其家属。英军同意了他们的申请,结果他们开始大规模地采运石料,不仅为寺内寿一,而且为其他战死的日军筑坟。柔佛那方染血的巨石完全不像修宿舍的材料,只能在星夜秘密偷运。运到离现在墓地8公里之外一座荒弃的橡胶园里,搭起一个帐篷,用两天时间刻琢碑文,刻好之后又运到墓地,恭恭敬敬竖好,浇上水泥加固。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一个战败国的俘虏们偷偷做成的。他们内心世界我们不好揣测,但他们做这样的事情,一定感到某种神圣。他们是偷偷地完成一件当时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拼却心力,为着心中的某种念想,他们付出了,即使他们没有把纪念碑完成,这种举动也足以令对手害怕;但另一方面,也警示我们,这些战争、这些殖民的幽灵还活在某些人的心中,但我们不得不认真看待这个民族对自己的民族捐躯者,不离不弃。放下恩怨,我们会对这种举止满怀钦佩,虽然我的理性告诉我,这里的许多皇军的骨灰曾在活着的时候加害过我们的民族。

  二

  在搜寻抗战史料的时候,我也接触到了一个和日本人立碑相对应的陕西冷娃后死碑的故事。

  我刚接触“冷娃”这个词,以为是否错了,冷娃,该是愣娃吧,但后来请教陕西的朋友,我为自己的孤陋和自以为是感到羞涩。吴宓,曾将陕西“冷娃”性格概括为:生、冷、蹭、倔。在关中方言中,“冷娃”的“冷”字,是说话办事不善察言观色直来直去出人意料的冷不丁;也指外表冷峻,寡言少语;冷也指认死理,一根筋,八头牛也拉不回。“冷娃”,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褒义,有惊叹、欣赏、赞许的含义,但冷里还含有愣的意思。

  “西安事变”发生后,同样是陕西乡党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这样一句话说杨虎城将军:“这个陕西冷娃!”

  抗战爆发后,作为参加兵谏的杨虎城的部队,被国民党上层是看作“叛军”的。1938年3月,日军攻占太原,兵临风陵渡,西北岌岌可危,山摇地动,蒋介石令三十八军军长,杨虎城的部下孙蔚如将军,组建三十一军团,下辖38军和96军,渡过黄河,进驻山西南部中条山抗击日军。“西安事变”之后,杨虎城被迫出国考察。然而,就是这样一支以3万多名“陕西冷娃”为核心,装备低劣的“叛军”,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以阵亡两万七千人的惨痛的代价,把十余万日军阻隔在了中条山一带,稳住了整个西北,成为西北的柱石,而始终没有越雷池一步的日军视其为中国战区的“盲肠”。

  我要说的是这样的故事,他比“狼牙山五壮士”还要撼人,曾有八百名被日军围困在绝壁之上的“陕西冷娃”,跪天、跪地跪爹娘,然后高吼秦腔,扑向滚滚黄河,那都是十六到十八岁的新兵,是些娃娃,吃锅盔喝冷水的娃娃。

  1939年6月,被称为“六六战役”的一场血战开始了,后来中国军队日后在战场上缴获的日军作战命令中看到:

  (1)大皇军在运城附近集结一个师另一个旅团的兵力,附野炮50门,战车30辆,向平陆、芮城之线进攻,目的是将该处守军,第四集团军所辖38军、96军一举歼灭,为今后扫荡中条山,进攻豫陕奠定有利基础。

  (2)敌情判断:敌人系陕西军队两个军,实际只有12团,不足两万人,武器较差。96军是从陕西调来,原来参加过大战,战斗力待查。38军据报系杨虎城嫡系,战斗力较强。该军之17师于1937年八九月间在平汉线被我军打击受创甚大,后在娘子关雪花山附近损失过半……元气未复。

  基于以上情况,我军应以主力先歼灭芮城附近之96军,尔后再集中兵力于平陆茅津渡间聚歼38军。

  一方面是陕西冷娃,有的是热血;另一方面是训练有素的奉行武士道的大和军人,无论兵力、武器、空中、地面,作战经验,日军的实力都远远高于中国军队。他们的目标,这场战役将以“在茅津渡聚歼38军”结束,然后饮马黄河。

  茅津渡是三门峡左侧、平陆境内、黄河北岸一个古老的渡口,它与潼关以北的风陵渡一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茅津渡过河后便是崤山,占领崤山,可北控山西,东据河南,西进关中。人们形容茅津渡是“一锁扣三省”,一锁既开,三省门户皆开,足见其战略位置。

  说的是177师陈硕儒部,他们坚守的陌南镇失守,他们被日军逼到了黄河岸边。

  面对着日军愈来愈小的包围圈,年近半百身材瘦削的陈硕儒命令40名机枪手排成一道墙,一声令下,40名陕西冷娃甩掉血渍斑斑的军衣,端起机枪杀向敌阵。

  日军万万没有料到陈硕儒会杀个回马枪,一时乱了阵脚,有人问:“师长,往哪里打!”陈硕儒大手一挥:“回陌南镇!”他料定日军虽攻下陌南镇,但举兵追杀中国军队,镇中必然空虚……陈硕儒回马第一枪冲出黄河滩;回马第二枪又杀回陌南镇,然后突出重围。

  然而177师杀出黄河滩后,有两支队伍没能跟上,他们是新兵团和工兵营。这两支队伍分别被困在了黄河岸边的许八坡和马家崖。这一群吃锅盔的冷娃,1 000个,如1000棵扎根长在关中平原的高粱。他们是青头的高粱,还未来得及晒红米,饱满的是汁液,也许在乡村人们这样称呼这样的一群:愣头青。

  面对着两脚兽,他们就拼命了使狠了,新兵团1 000多17岁左右的新兵,在快要落日的黄河滩上与日军舍命拼杀,血浸透了沙滩,走一步,就见一个血的脚窝。在牺牲了二百多名弟兄后,剩下八百多人被逼上了河岸边180多米高的悬崖。

  身后是翻滚的黄河,那黄河浓重得好像不再流动,浪头像滚跌的撞击的石头,冒着火焰的石头。这是六月的黄河,在呜咽着,如急雨也如虎头,它们急吼吼地呜咽,好像憋闷的空气。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没有了退路,悬崖之上,是800棵的秦川的高粱。那时太阳就要落下,800多名年轻的中国士兵像站在金色的光里,有断腿的,折掉胳膊的,有眼睛失明的,他们知道他们是黄河的最后的屏障,黄河的那边是母亲,是姐姐,前后左右,不是黄河,就是悬崖,不是悬崖,就是密密麻麻的鬼子。鬼子们要抓活的,把这些冷娃当做待宰的羊羔。他们狞笑,他们知道这些毛茸茸的冷娃是不会长出翅膀的,他们过不了黄河。

  他们要活捉这还是一群孩子的新兵,这些几个月前还在耕地打场的农家冷娃,他们出门还被母亲扯扯衣襟的冷娃,现在面对的是两千多训练有素的日本鬼子。这些冷娃在夜间尿炕,但在鬼子面前没有一个腿软,也没有一个哭泣。刺刀拼没了,就抱着鬼子,就用牙齿咬,就用脚踢,就和鬼子纠扯滚进黄河。咬掉鬼子耳朵的,抠掉鬼子眼珠的,撕碎鬼子喉咙的,这些孩子用最传统的打架,拼着命打架的方式,在肉搏中退到了马家崖,再没有了退路。

  一位被敌人的战刀砍断了一条胳膊的战士双膝落地,向着西北方向,“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然后站起来,大喊“宁跳黄河死,不做亡国奴”,一头扑进黄河……

  800个战士齐刷刷向着母亲所在的地方叩头,咚咚的沉重闷响,碰撞在悬崖上,悬崖成了威风的鼓面,也是咚咚,咚咚。

  800个头叩向苍天,八百个头叩向土地,这些农村出来的孩子,他们的膝盖只能上跪天,下跪地,中间跪父母。看惯剖腹的日本人不会明白,为什么这些冷娃,忽然齐刷刷地跪下了,这时消失了枪炮声,没有了喊杀声,只有咚咚的叩头,只有凝重的黄河。

  是啊,这是冷娃把自己最后的敬意给了生养他们的土地,他们向土地长跪作别。这些冷娃的胳膊、腿、每一个关节都亲吻着土地。

  800个战士齐声呼了一声,叩了三个头过后,他们前赴后继奔赴黄河,漩涡一下把这些身影拥抱。

  旗手是最后跳的,他把旗帜高高的擎起,在悬崖顶上,如一块岩石。他等待着,他等待上来的鬼子,在他身后,一个个弟兄跳下了黄河,他像要为那些壮士送行。这时高亢的秦腔响起来,是《李陵碑》中杨继业的两句——

  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

  好男儿……为国家……何惧……死……生啊……

  然后他把旗杆扎向上来的鬼子,滚入黄河。战场沉寂了,硝烟退去,人们发现黄河水浪里有一杆军旗,人们下河打捞这杆军旗时,拖出两具尸首来。旗杆从一个鬼子兵的前胸穿过,刺穿了后背,而紧紧攥着旗杆的是那个吼着秦腔最后跳入黄河的旗手。

  过了几天,老百姓开始打捞安葬死难的烈士。当他们跳下山崖的时候,他们惊呆了!据一个老乡讲那跳下悬崖的不止八百。他看到黄河旋涡里漂浮的尸体,那尸体盘旋,与水浮沉。

  “千人都有,不要说八百几百了,男的,女的都有,尸体都腐烂了,因为在那漂了好几天了,它那是个漩涡,水就在那儿旋,那尸体也就跟着那水,就在那儿漩,都没有衣服,后来我才听说那个水呀打的,把衣服都打掉了,都是光的,十几岁的,十七八岁,有伤的不多,也有,少数,大部分都是跳下去的,我们都哭了。你没见着那场面,那简直是惨不忍睹啊,它一漩过来就捞一个,还漩又捞,那也有100多人在那捞呢。那个漩涡很大,那都是满满的,还有一部分流走的,捞上来就地埋。”

  三

  面对着向死而生的袍泽,后死者该有怎样的担当?在有些人看来,死是绝望,是绝灭;但是在另一些人看来,死是一种希望,因为死,会有更多的生的希望。

  在中条山“六六”战役中,平陆县洪池乡西郑村战斗一打响,一批士兵冲上去,又一个个倒在敌人的炮火下……战斗间隙,营长高雨亭找来一块石碑,请当地石匠一一刻上死难弟兄的姓名,他称此碑为“后死碑”,这个名字起得真是太有学问,后死,是前赴后继,后死,是一种敢于蹈血,后死也有一种惭愧,但是后死不是不死。人们说营长高雨亭拿出陕西的西凤酒,敬天敬地,然后把酒盅摔碎在石碑上,说了句“后死者,不是怕死者,怕死不上中条山”。营长高雨亭把枪一挥,带着剩余的陕西冷娃继续投入了战斗,很多的人随即也战死了,他们的名字也大多被忘记了。

  后死碑面向中条山后的陕西。岁月沧桑中,已过去70年,但字迹漫漶,人们隐约可看出青石凿琢而成的上部依逆时针方向依次镌刻着“为国捐躯”四个大字,年代是:大中华民国二八年×月吉日;陆军第一百七七师五百三十旅第一千零二十九团第三营阵亡将士纪念碑;高雨亭暨全营官兵敬立;

  石碑的左右镌刻的是阵亡将士的级别、姓名、年龄及籍贯,共有28位,但能辨别出的只有16个人:

  一等兵潭青海年二十五岁陕西城固人

  一等兵徐志邦年二十岁陕西×城县人

  一等兵袁冠武陕西城固人

  一等兵李树云年二十七岁陕西商县张三村人

  一等兵冯振祥年二十五岁陕西商县凤增村人

  中士龙生贵年三十岁陕西岐山东×村人

  下士×明义年三十岁山东河吉人

  一等兵杨金禄年二十二岁河北侯×人

  一等兵邱善文年二十五岁陕西商南白家×人

  一等兵汪家强年二十九岁陕西柞水×村人

  一等兵周盛泰年十九岁陕西商县东广村

  二等兵魏瑞生年二十一岁陕西商南人

  二等兵王俊登年二十岁陕西×城县人

  一等兵李祥中年二十六岁陕西×县人

  一等兵王生才年二十二岁陕西礼泉人

  一等兵赵天彦年二十二岁陕西蒲城人……

  多数是陕西人,最大的30岁,最小的20岁。当他们离别家乡的时候,是否有故乡的狗的狂吠列队的壮行?但我知道,这个部队的司令孙蔚如在队伍渡河开拔前回到老家看望老母亲。

  那天,他只带两名警卫策马出城赶奔离西安20多里的灞桥老家豁口村,到村子还有一里多的地方,孙蔚如下马牵马而行。这是母亲给将军立下的规矩,人在外作再大的官,也不能在乡党前摆架子。啥时候回家,坐车就在村外下车,骑马就在村外下马。在堂屋里他见到了年近古稀的母亲。但他不知如何开口,兵者,危也,但母亲却先说了:我知道你要渡河,渡河前会来看我的,国家有难,当兵的理应上前,吃国家的穿国家的,国家有难,当兵的不出头谁出头?孙蔚如没想到年近花甲的老母竟然也知道如此的国家大事,将军双膝跪地:“娘……”接着是像童年时一样在母亲的怀抱里恸哭不已。

  母亲的手摩挲着年已40的将军,还像哄小孩一样的哄将军:“我娃不哭,不哭,有妈在哩……”

  孙蔚如离家的时候,母亲并没有出来送他出门。老人家一个人坐在堂屋里,在心里为身披战袍的将军祈祷,秦人出征,率领三万冷娃,要中流击水,立马中条。

  当将军挥泪向母亲辞行,然后夺门而去,他怕泪水再让母亲看到。他走出村口老远,才翻身上马,好像吸足了关中土地的地气。将军下跪,还有一次,与跪母亲的涵义不同,但却同样惊人心魄。

  在黄河边,那些八百冷娃跳黄河的第七天,将军率领众将佐开始用一种军人的仪式祭奠。孙蔚如先是面向黄河脱下军帽,双手擎起,然后肃然下跪,双膝落地跪在母亲河养育我民族的黄土上。他面向南跪拜。

  将军的身后,是整齐的军人,军人的背后是上万名的晋南百姓,不分兵民,无分老幼,灵棚前,纸钱纷飞,如雪似霰。在这个夏季,开始了白的雪的飘荡。将军的祭文更是招魂:

  树棠(将军的字)之膝,上拜社稷,下拜高堂。今为死难弟兄下跪,皆因弟兄们以身殉国,捍卫了我炎黄子孙之尊严,申张了我中华民族之气节,张扬了我中国军人之忠勇:此情令天地动容,神灵泣泪,树棠岂敢不拜?

  “弟兄们,安息吧,树棠对黄河盟誓;此仇不报。树棠当引颈自戮,以谢国人!”

  说毕,将军泪流满面,然后将军走到百姓前,向父老脱帽鞠躬行礼,随后将军吟诵起他《满江红》词一首:

  立马中条,长风起,渊渊代鼓。

  怒皆裂,岛夷小丑,潢池耀武。

  锦绣江山被蹂践,炎黄胄裔遭荼苦。

  莫逡巡迈步赴沙场,保疆土。

  金瓯缺,只手补;

  新旧恨,从头数,

  挽狂澜作个中流砥柱。

  剿绝天骄伸正义,扫除僭逆清妖盅。

  跻升平,大汉运方隆,时当午。

  黄河如泣如诉,谛听着将军的吟哦,作为后死者,他知道肩上有生者和死者双重的责任。

  我知道,战争意味着死亡,战争意味着悲怆,没有什么是不需付出代价的。我一直思索着后死碑的漫漶,心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日本人在南洋为自己的战死者立碑的时候,和我们的将士立碑的心情大同小异,但很多的日本人的碑碣留下来,受到很好的围护,有鲜花,有祭奠,而那漫漶的后死碑,如今连28名战士的名字也不完全,这无疑是我们心中和历史的痛。也许很多的时候,在找不到担负责任的时候,我们才感到自己的责任?

  也许,我们这些后死者在发现了历史的欠缺后,才终于感到我们有负于历史,愧对那些死去的先人?

  记得弥尔顿写过的莎士比亚的碑铭:我的莎士比亚,他的遗骨自有光辉,何必我们累月经年、辛苦雕成纵横石碑?他那神圣的衣冠遗物,用不着什么高冢,何必筑起金字塔,尖顶高耸星空?

  那些战死的冷娃,因为他们的死,为国捐躯,让我们感到他们在褪下庄稼人的粗布衣服时的憨厚,在行军中的种种的插曲感到了亲近,所有的琐屑已不再是琐屑,所有的平凡不再是平凡,他们升华为我们民族前行时候暖暖的细节。

  他们既需要石头的碑铭,更需要的是活在后来者的心中,如果,后死者忘却了他们,这样的后人的作为是可疑的。

抒情散文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