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另一个秋天的故事

时间:2023-10-05    来源:馨文居    作者:王晓晴  阅读:

  “种得下、卖得出”——这是县委政府对山区群众庄严的承诺。二〇〇五至二〇〇九的五年里,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带队,东进西去,南下北上,在北京、成都、广东、四川等分五条营销线路,亲自发布新闻、设点宣传、布局销售市场、洽谈引销……首先确保喊叫水、大战场等山区乡镇十多万亩硒砂瓜“种得下、卖得出”;

  二〇〇八年温家宝总理视察宁夏工作时,在中宁县喊叫水一农民压砂地里,亲手种下一棵硒砂瓜种子;

  二〇〇八年硒砂瓜被评定为北京奧运会食用的绿色产品;

  二〇〇八年中国枸杞之乡—中宁县成功举办宁夏中卫“硒砂瓜”节;

  二〇〇九年夏未秋初,喊叫水乡十万亩压砂西瓜地,一辆辆外运外销的大卡车汽笛长鸣;一队队上学娃娃回家鸟雀样奔扑在压砂瓜地里,双手搂抱大西瓜,酣甜惊喜和欢笑;

  二〇〇九年秋喊叫水白圈子村杨彦国等村民,靠硒砂瓜收入购回13辆私家小轿车,白圈子“小轿车”村里欢歌笑语;

  这些都是近年中国枸杞之乡中宁压砂瓜产业喜庆丰收的一个历史缩影;

  这是十月金秋卫宁平原那些吐着麻籽壳儿的男人们,如今扬眉吐气数着钞票的丰收年代;

  十万亩硒砂瓜,仅此喊叫水乡农民人均收入一千六百元。占人均纯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一。这是“十年九旱、贫甲天下”的山里人想都想不到的梦想……

  5

  “神马刨泉”到底是历史还是传说?

  你知道“西部干旱带的精华,石头缝里生长出的西瓜”吗?

  石头缝里是怎样长出西瓜的?

  往事如烟掠过即逝。我们欣慰,我们沉思,我们回味,回味中国枸杞之乡中宁县三十一万回汉儿女,为喊叫水“拔穷根”产业执著与勤奋的泪水加汗水……

  那个秋天,我的希望渺茫得成了一瓶拿不出手的绿茶。这个秋天让我陶醉在一望无垠的绿色沙海里,梦想成真了,西部干旱地带农民久远的渴望期待,让女人远逝的守望和喊叫水的干渴成为往昔,成为历史。

  这个秋天喊叫的不是水,更多的是另一个秋天而至的一场秋雨,让天降雨水把冷漠的人心淋湿,把干渴的沙漠潮解,滋润人心,惠泽乡亲。

  守望着微笑着,一年又一年,都是季节;

  和谐着和善着,一年又一年,都是春天;

  播种着勤劳着,一年又一年,都是收获。

  金沙湾记

  李海潮

  驶过一公里水程,南岸赫然出现一块牛腰青石,上刻“青铜峡”三字。字体方正古朴,篆刻刀法以拙为美,红漆涂之。曙光斜铺,群山尽染,受光岩层呈青铜之色,故名曰青铜峡也!风拂浪卷,愈显青铜之故老,文化之厚重,恍若沉入历史渊源。

  初夏,和风送暖,万物勃发,久慕金沙湾胜景,今日终臻夙愿,欣约同仁到此一游。

  过黄河大桥,沿一〇九国道行数十公里即至。伫岸远眺,金沙湾犹如长江三峡,两岸群山连绵,似巨蟒爬行,偶有嵯峨险壁,层岩叠嶂。

  快艇离岸,始觉冷风飕飕,河水浩浩荡荡。快艇如一把电熨斗,“犁”开皱褶河面,翻切河膘,艇尾缀出“人”字形浪龙,约丈余高,奔涌跌宕,卷起千堆雪。快艇轰鸣,浪龙穷追不舍。浪花咆哮,飞珠溅玉,或擎起水帘,或抛洒鱼鳞,或跃入船舱,间或俏皮地朝客人脸上夸张一吻!伸手出舱,浪珠猛射,啪啪作响,仿佛梦遇通灵水怪,拽人衣袖欲噬。

  驶过一公里水程,南岸赫然出现一块牛腰青石,上刻“青铜峡”三字。字体方正古朴,篆刻刀法以拙为美,红漆涂之。曙光斜铺,群山尽染,受光岩层呈青铜之色,故名曰青铜峡也!风拂浪卷,愈显青铜之故老,文化之厚重,恍若沉入历史渊源,瞻仰五羊方尊或司母方鼎,钺、戟、盾、盔古兵器悉数陈列,一应俱全。也许,河沙中沉睡着古将士悲壮人生;也许,漩涡里缠绵着怨女涓涓泪滴,才幻化成势不可挡的黄河之魂,承载着日月更迭,春秋轮回。

  快艇渐远,不辨来路。诸山肃立,形态迥异,或挺或让,尽弄神韵,皆露妖娆。河岸曲折,湍流飘绸,或传当年大禹驻此治水,先堵后疏,终成正果;或曰王母下凡,见河水泛滥,遂仙掌合十,咒语即出,山崩地裂,涨水顿泻;尘埃落定,黄祸消除。导游一路指点江山:“双龟”山浮水观霞,“大禹”山酣睡千年,“书卷”山浩帙经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形似神合,绝非天工,皆源于游者心境。

杂文

读书随想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