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后母戊方鼎不愧为国宝,在这尊方鼎前照过像的中国人数以万计。它在国博公开展出时,我一连三天去欣赏它,每每挤不到跟前,因为拿着手机等待拍照的人排成两行纵队,都在等着一睹此鼎芳容。据说大方鼎是国博全部展品中最受人关注的。当年蒋介石曾站在我这个位置,细细地、反反复复地观看此鼎。
1946年,后母戊方鼎几经周折,几经磨难,终于到了驻扎在河南新乡的国民党三十一集团军司令官王仲廉手上。那年,蒋介石过六十生寿,各路神仙纷纷送上寿礼,记得齐白石送上一幅《松柏高立图及篆书四言联》,四言联为“人生长寿,天下太平”,若干年后,拍出四个多亿人民币。王仲廉司令官肯定懂古董,也肯定懂鼎文化,他把后母戊方鼎作为寿礼送给蒋介石,不怕“砸”不倒蒋介石。蒋介石也懂青铜器文化,也懂得青铜鼎,懂得这鼎的分量,因此未及见面,就直接批送南京中央博物院。1948年,蒋政权风雨飘摇,蒋介石去参观这尊大方鼎,这曾是他六十大寿的寿礼。头发、胡须、眉毛都渐白的“三白”老翁认真仔细地观看,观之极细,看之极久,观看时未发一言,看毕又一言未发,悄然离去。十年后,新中国的领袖毛主席百忙之中也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一尊楚鼎。此鼎1933年在安徽寿县幽王墓出土,鼎高1.13米,比后母戊鼎低10厘米,口径93厘米,重达400公斤,其容量比后母戊方鼎还大,也可称“天下第一鼎”了。因在其口沿处铸有铭文12字,开头为“铸客”,此鼎故称“铸客鼎”。毛泽东当时看得很高兴,不但在鼎前拍了照,而且还饶有兴趣地说:“这里面能煮一头牛。”一位深谙《易经》的老先生曾说,蒋介石是无言(颜)言鼎,毛泽东是一言九鼎。
毛泽东一言中的,此鼎可煮牛,即称镬鼎。煮羊用的鼎,即称升鼎,煮猪用的是着鼎。
商周时代,鼎居青铜器之首。在传统的鼎形制中,一为方鼎,如后母戊方鼎、大禾人面纹方鼎等;一为圆鼎。方鼎之鼎底为平底,圆鼎之鼎底为圆底,如大克鼎、大盂鼎、毛公鼎等。当然也有例外,如楚鼎王子午鼎,虽为圆鼎,但它的鼎却是平底,别出心裁,专家也把它归于楚文化的创新。
战国时期的鼎,南北文化差距渐大,渐成风格。
北方的战国鼎更侧重厚重雄壮,敦实古朴;南方的战国鼎风格迥异,更趋向美观华丽,高俊挺拔。北鼎有霸气,南鼎有俏风。
在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的“中山王鼎”是典型北鼎风格的战国鼎。
中山王鼎乃九鼎列鼎,堪称“战国第一鼎”。九鼎列鼎在夏商周时期,只闻未见。九鼎中最大一鼎高51厘米,外形为扁圆球形,两耳低短,铁质蹄足粗大低矮,唯一称奇的是九鼎鼎鼎有盖,盖上有三环钮,揭盖时可提而置之。但通观此鼎,却不威严雄伟,细观制作也比较粗糙,工艺不甚讲究,九鼎皆素面无文,唯最大的鼎盖环钮以下至腹足部以上刻有469字的长篇铭文,记载了中山王乘燕内乱,伐燕大胜而归一事。战国之中,中山非大国强国,却敢铸九鼎,比春秋五霸还敢藐视周礼,礼崩乐坏,足见其一。
战国时期,南鼎最有代表性的应推河南信阳出土的楚国鼎。江陵藤店一号墓出土的楚王鼎,造型与此鼎迥然有异,风格大变。鼎足不再求稳求重、求矮求实,而是高端挺拔,显得南鼎更挺拔飘逸,更豪迈、更耐看。南鼎追求文化含量,鼎的饰纹更讲究繁复神秘,一鼎之上常有数种饰纹,既有饕餮纹,亦有鸟虫纹,云水纹,相辅相成,衔接自然,宛如一体。鼎足少见素体,几乎都铸有饰纹。鼎耳也不再简单直立,有的作鸟形,称“鸟耳鼎”,有的鼎盖作三鸟首钮,有的四足鼎也突破旧模式,铸成椭圆形,这在夏商周时绝无先例。
战国青铜鼎也是青铜鼎文化的末章,二千多年华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悄然之间悠悠而去,悻然而逝。
秦汉再无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