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言
1943年首次出版的长篇小说《布鲁克林有棵树》是美国女作家贝蒂·史密斯最主要的作品。在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中,除了女主人公弗兰西,作家还精心塑造了多名女性形象,这些不同身份和性格的女性在弗兰西的成长历程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在她们的助力下,弗兰西从一名天真可爱的小女孩蜕变成一位知性成熟的美丽少女。
二、《布鲁克林有棵树》中的三位女性形象
(一)教育的启蒙者——大字不识的外祖母玛丽
弗兰西的外祖父托马斯·罗姆利长相英俊,但是为了逃脱兵役,就带着新婚妻子,也就是弗兰西的外祖母从奥地利来到了美国,他恨自己的国家也不接受新国家,他反对四个女儿讲英语,他脾气暴躁,在家里作威作福。外祖母玛丽,是一位美人,声音温柔,没有读过书,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是她记得一千多个故事和传说。”[1]55 她还有着与丈夫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她鼓励孩子们说英语,尽量不要说德语,为了避免孩子们看到丈夫的残酷和荒唐。她非常善良,虽然感叹自己嫁了一个魔鬼丈夫,几次想逃跑,但是为了可怜的几个孩子,又回到了家里。由于丈夫的强势,长女茜茜错过了上学时间,没有读书,另外三个女儿也读到六年级就必须辍学打工挣钱。玛丽也只能因为身为女儿身而伤心落泪。由于自己没有受过教育,她辛苦积攒了十年的钱却买了一张假地契,第二次攒的钱被丈夫搞投资养鸡失败。这些种种经历告诉她,要改变命运的秘诀就是读书。因此她在自己的小女儿凯蒂生孩子的时候她就告诫她,一定要让孩子读书识字,读莎士比亚的书了解世间百态,读《圣经》相信上帝,还要给孩子讲民间故事,让他们有想象力,“你必须坚持这么做,这样孩子长大后,就会见过世面——知道世界并不是布鲁克林的出租屋那么大。”[1]75祖母的悲苦命运之源是生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妇女的地位的被动、屈从,虽然有过抗争,但是美好的愿望终究换来窘境,虽然不甘心,却不得不对命运低头。可贵之处就是,她在教育理念上的觉醒,为女儿如何教育孙辈指明了方向,她犹如一盏明灯,是照亮希望的光!
(二)成长的指路人——坚强乐观的妈妈凯蒂
凯蒂嫁给了餐厅演唱侍者约翰尼·诺兰,约翰尼英俊帅气,打扮时髦干净,嘴里永远快乐地哼着曲儿,但是爱喝酒,收入也不多。家里主要靠妻子凯蒂做清洁工赚钱养家。凯蒂漂亮,勤快,性格乐观开朗。虽然生活清苦,但是凯蒂从不抱怨,总是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她可以把发霉的面包做出各式各样的花样,并且让人回味无穷,还有特制的 “舌头肉”,以及创意黑咖啡。由于母亲玛丽的坚持,自己的姐姐茜茜弄来了《莎士比亚全集》和《圣经》读本,虽然识字不多,凯蒂每天都坚持给上床睡觉的孩子们读一到两页,从未间断。后来,凯蒂看着其他孩子都在学习乐器,挤出两毛五一节课的费用,用自己帮忙两位廷莫尔小姐做家务和一点咖啡点心作为交换给自己的两个孩子弗兰西和尼雷请了钢琴老师。凯蒂自己也若无其事地坐在边上偷学,学会了又指导孩子练习。有这样一位上进好学的母亲是何其的幸运!当丈夫去世,艾薇劝说她让弗兰西辍学,弗兰西自己主动提出去打工,凯蒂都拒绝了,她坚持让她继续念书,甚至坚信她可以拿到毕业证。在弗兰西十四岁的时候,约翰尼因为酗酒过度病逝,在葬礼上,身怀六甲的凯蒂没有哭天抢地,反而沉静地处理着后事,安抚着未成年的孩子,一如既往地带着孩子们夜读。甚至在酒吧老板麦克加里蒂不怀好意地上门帮助时,她都坚决地拒绝了金钱的诱惑,因为不食嗟来之食是她的原则。在青春期,弗兰西和其他的小孩一样,碰到了“性”的问题,凯蒂对于女儿的好奇也坦诚相告。甚至在弗兰西碰到性变态时候凯蒂冷静地开枪击伤了那个男人,成功保护了自己的女儿不受性侵犯。在弗兰西认识一位叫李的青年并爱上他,甚至差点和他过夜时,妈妈这样对她说:“作为母亲,我会说一个女孩刚认识一个陌生人,一个整个接触时间不到四十八小时的人,就要跟他上床,那简直糟糕透顶。或许你会遇到很大的不幸,或许你的一生就这样毁掉。”[1]403-404但她也告诉女儿作为女人,这样的经历和无所顾忌的爱是很美好的。在两性关系的处理上,母亲给予了非常理性而又宽容的指引。同样,丈夫的去世,经济条件优渥,善良大度的警官麦克舍恩多次向凯蒂求婚,凯蒂并没有一口答应,而是多方考量,甚至让他和孩子们相处,答应之前也不卑不亢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我不是图你的钱……我们没有什么钱,没钱的日子我们也习惯了。”“我想嫁给你,是因为你人好,我想要你做丈夫。”[1]409虽然自己文化不高,只是清洁工,却在第二次婚姻的选择上没有草率,本着对彼此和家庭负责任的态度做出重要的决定。凯蒂,就是这样一位没有被生活重担打垮的女性,承担养家糊口的担子,却乐观自信自立,需要金钱却从来没有因为钱而丧失自己的尊严,贫穷却没有忽略孩子的教育,让孩子走上精神富裕的路。她需要男性的爱却又不依附于他们,她坚持原则,恪守道德而又不失大体和优雅。这样一位坚强又充满正能量的母亲在无形之中给孩子树立了优秀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