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印度语“无忧王”的意思。是古代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任国君,也是在世界极负盛名的君王。受其家族的影响,阿育王性情暴戾、秉性顽虐,十八岁时出任阿般提升总督,残杀兄弟,铲除异己,建造“天堂地狱”,发动侵略战争。仅载入史册的两件事,就足够历史对他有一个颠覆性的认知。
阿育王治国,一生有两件武器,现在他拿起第一件,二米多长的软剑。刃口上凝着一团寒光,流动着逼人的杀气。剑锋一指,回到历史,历史便战栗一阵儿。
两千三百年前的一天,阿育王站在城墙上,潮湿的风送来阵阵喧嚣。南来北往的繁华,摩肩接踵的交易,让他对由摩揭陀国独立而雄起的羯陵伽国垂涎欲滴。他经常梦见自己执剑跨驵行进在长街上,万民叩首,呼声震天,煞是威风。终于,他策划了这场“羯陵伽”血战。他的长剑被施了魔法一样锋利。厮杀声让他对血腥味儿充满亢奋。匍匐的百姓、倾覆的房屋,绝望地逼视着他的野蛮行径。男人女人,老者孩童,横尸相枕,血流成河。浓烟和火光以废墟的仪式洗礼了这座美丽的城市。时间和历史互望一眼,同时发出一声叹息:一个绝版的恶魔形象。
然而当阿育王挎着宝剑、踩着一条血路走向征服者耀金的宝座时,屈死的十多万亡灵开始向他聚拢,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被噩梦纠缠的夜晚,无数把利剑一次次指向他的良心,他忍受着刀割的疼痛,一遍遍解读命运的暗示。为了寻求解脱,阿育王用了四年的时间收剑入鞘。这是个艰难的选择,也是一个震惊世人的宣示:放下屠刀,归于佛门。昔日的冷面杀手瞬间变成一位慈善的圣主。魔鬼和神灵、暴力和仁慈就这么不动声色地完成了交接。
多么戏剧化的历史。是他背叛了自己,还是良知吞噬了魔性?阿育王做了历史剧独一无二的正反主角。他骨子里的悲悯淌成可锈蚀掉刀箭的长河,让叱咤风云的部队霎时手无寸铁。
有人说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我们与其他生物共享的自然界,一个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文明。阿育王似乎发现了这两个世界的界限,然后又极自信地抹平了这个界限。他发现自己创造的文明让世界的一切清晰可辨。
他收起长剑,拿出第二件武器。这件武器,是可以放在心里的。算是最早的心理学宝典。讲究“以法胜,是为最胜”。讲究“行善改善命运。否定宿命论,希望人人开创命运”。这些“法赦”刻在石柱、石壁上,并编纂成书籍。而后阿育王又派遣大量使者和僧侣到周边国家做宣传,并在世界各地建筑盛放佛祖舍利的佛塔。让佛教成为世界性的教科书,让佛教思想住进人们内心,在人们心里留下阿育王的佛教教义和宗教道德。这是阿育王武器转换成功的标志。
他的第二件武器,具有超越第一件武器的威力。通过征服内心达到征服行动。为此,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设计了水路和陆路两条通向世界的路线。缅甸、斯里兰卡、叙利亚、埃及,还有间接传入的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到处都有宣传佛教使者的影子。佛教,像种子一样被刮到世界各地,生根、发芽,长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果实,阿育王的攻心术让他的长剑和盔甲锈迹斑斑地躺在角落里喘息。
阿育王来了,穿越成群结队的人群,穿越虔诚的目光,他的脸上带着无需伪装的平和与慈爱,他前进的每一步,都让他的暴虐减少几分,让他的强大增加几分。像尼采说的: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更强大。他像这个世界的光和食物,救赎了自己,也救赎了这个国家。他从抢夺中流失的元气,现在都因佛法的传播在一点点蓄积。他的智慧是上天的恩赐,现在他要把这种恩赐再次恩赐出去。
据说,剑客有三种境界:一是手中有剑,心中无剑;二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三是手中无剑,心中无剑。阿育王应该算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剑客。为了他的国家,他把剑客的三种境界都经历了一遍。悟出了怎样化“剑”的腐朽为“佛”的神奇,走到了第三种“手中无剑,心中无剑”的境界,成为一名手无寸铁又名副其实的剑客。此时的他更加强大,此时他的国家,更加辉煌。
想来,生活这个大江湖中的剑客川流不息,包括我们每一个人。手中剑,就是我们护国护家护自己的本事,大家叫武器,小家叫技能。紧握生存的这件武器拼争,有人活得边界清晰生活惬意,有人活得一塌糊涂疲惫不堪。惬意者,大多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得心应手的武器。而疲惫者,应是忽视了如何合理调配和使用自己的这把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