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与外卖有关的零星碎片

时间:2024-04-04    来源:馨文居    作者:峙榛起航  阅读:

  一

  有些事,上天已冥冥中有所安排,从古至今,似乎没有谁能逃得过这个类似于法则的怪圈。

  “冤有头债有主。”我与它——外卖,原本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平行线,就在那么一个不经意的瞬间,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感叹,总之,想说的话太多……

  一枚十足的宅男形象,在信息方面注定孤陋寡闻。“外卖”这个特殊行业何时自家乡兴起,作为土生土长的黔北人,给不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我真的十分汗颜。最让人感到可笑的是,某天下午和朋友逛街时,我看到一个身穿黄色短袖、戴着黄色头盔、骑着配有黄色保温箱电动车的年轻人匆忙由身边掠过,就在心底嘀咕,他衣服上印着的“美团”二字,不会专给人家送美国人做的面团吧?

  错误的理解,令我尴尬的同时,也有几分无地自容。于是,我当晚刻意查了一下相关资料,美团是一家科技零售公司。美团以“零售+科技”的战略践行“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公司使命……

  简明扼要的介绍,令我眼前一亮。索性,我开始回想遇见的那一幕,在键盘不断地敲击声中,一个新鲜的词语映入眼帘。外卖,是指销售供顾客带离店铺的商品(一般指自己店铺现有的)通常以打包配送为主,是最早出现的外卖形式,虽然古老,却延续至今。随着电话、手机、网络的普及,外卖行业已得到迅速发展。到底源于何时,有人说源于十九世纪末,或者更早时间。然而,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我所关心的是,在自己深爱的这片神州大地上,外卖行业究竟从何开始?

  有迹可循,时间定格在二〇〇八年,随着“饿了么”与“美团”两大巨头的先后成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拉开序幕。一组惊人的数据显示,两大平台外卖人员经过十多年持续有效的发展,屹今为止,总和已超千万。至于全国的消费群体,在二〇二四年则有望达到或超过六亿。

  成立也罢,惊人的数据也罢,于我这个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而言,或许只是酒席散后的一次“谈资”。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不清楚它的对与错,但成为一个“另类”,一个十足的“独行侠”,自己真的做到了。

  实际上,谈及外卖行业,我是持抵触情绪的。因为,很多城市存在一个普遍现象,甚至说这是一种病态也不为过。无风不起浪。这个巨大的浪花来自“美团”和“饿了么”两大平台,具体说法是,底下外卖员在风里雨里拼命地跑,管理层却想方设法从中扣除别人应得的报酬。到最后,居然引起国家高层的关注和介入。

  不清楚责令整改的措施到位与否,总之,我这个从未亲身经历过的人,没有最起码的发言权。可能是基于这个重要因素,在自己的从业经历中,外卖员这个并不看好的角色,直接被我“枪毙”在萌芽状态下。

  其实,还有一个揣在怀里的秘密,我并不会骑电动车,与它就像走在大街上的陌生人,互不关心。

  万事没有绝对。在我对未来生活充满无限憧憬时,老天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由于原来的工作并不顺心,脑海里开始不由得生出一种“叛逆的心态”,在几经辗转以后,已悄悄辞工的我,并未找到合适的用武之地。想着,时间久了,家人必然会知晓,就鬼使神差地来到一个就近的外卖站点。去了之后,人家确实说还要招人,但前提是必须会骑电动车。

  一下触碰到了自己的短板,无疑有苦难言。同时,我也暗笑自己,“病急乱投医”,居然把这档子事情忘得一干二净。还好,自己比较幸运,父亲以前买的电动车暂时闲置下来,趁着这个大好机会,我让一个张姓表弟传授骑电动车的技巧。在他一番细致地讲解下,壮着胆骑了几圈以后,我发现骑车上路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特别是那种凉爽的感觉,可以使你忘记自己身在夏天。

  再次来到那个站点,是在五天以后的早上。与站点负责人打过招呼,他拿给我一张复印的、周围商家取餐地址的单子,并笑着说,利用手机导航找到它们,在后面打上勾即可。

  领导的话,哪敢怠慢!于是,我兴冲冲拿着那张单子,准备挨个儿去寻找。不承想,自己当时就蒙圈了。究其原因,上面的排版较为凌乱,当你找到某个商家,去往下一个商家时,明明就是一条路线的,常常漏了这个,忘了那个,直接把人弄得晕头转向。

  后来,我越想越气,越想越恼火,干脆把那张单子撕得粉碎,将其扔在就近一个垃圾箱里,一走了之。

  二

  没有工作的日子,注定黯淡无光。但我仍不死心,想着外卖站点不止你一家,就不信会一无所获。于是,在权衡利弊之后,我再次踏上了所谓的征程。

  这个站点与上一个站点只隔了不到五百米,也就骑车多走了一条巷子,兴冲冲来到定位不远的地方,一个显眼的牌匾映入眼帘。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印象中,这个站点的负责人比较会说话,办事的方法也很独到。他见我诚心实意来找工作,立马喊来一个老员工,让对方带我一段时间。熟悉路程后,再单独跑单。

  大概是命运使然,那个老员工偏偏遇见反应比较慢的我,着实失去了一些应有的耐心,传授技艺的过程中,忍不住对我破口大骂。我俩最后的交集是,在一个狭窄的路口与一辆小轿车会车。本来,我才学会骑电动车,技术方面肯定不怎么娴熟,硬是用了整整一分钟。这时,实在看不下去的他,非但没有伸出援手帮我一把,还幸灾乐祸地取笑道,你这个烂技术也配骑车,还是回去吃屎吧!

  一句无底线谩骂的话语,让我心酸不已,大街上那么多双眼睛在盯着,谁能忍受这般屈辱?

  索性,我就在心底暗想,这人那么低的素质那个站点都敢收,恐怕以后的日子肯定不怎么好过。没有任何的迟疑,我狠狠瞪了那个老员工一眼,随口丢下一句,你离开这个行业什么也不是!

  再一次的求职失败,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打击。但是,令我发誓再也不想与外卖行业有所瓜葛,还得从另一件事情说起。

  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我和母亲去一个叫“鑫鑫”饭店的地方吃酒,据说是某人的八十大寿。想要到达目的地,必须走上近三里的路程,具体走了多少分钟,我并未细数。可过了几个红绿灯,心底早已了然于胸。

  酒席是下午四点开始,我和母亲吃了近半小时。吃完后,母亲与几个熟悉的人聊了一下天,我俩便走在回家的路上。

  确切地讲,过第二个红绿灯时,这里发生了一个比较大的交通事故。最主要的一点,我稀里糊涂地成为这起交通事故的目击者。大致情况如下,某平台的一个外卖员,为了节省时间,在明知是红灯的情况下,竟抱着侥幸心理硬闯红灯。殊不知,一辆直行通过的车辆,正向他所在位置快速驶来。只听一阵猛烈的撞击声,那个外卖员和电动车瞬间被甩出一段距离。幸好对方及时刹住了车,若不然他极有可能受到二次伤害。当狼藉的一地碎片与鲜红的血迹相互衬托时,就能预知那个外卖员肯定伤得不轻,若非平时有戴头盔的习惯,估计人早就没了。

  一个人独自躺在地上痛苦呻吟的滋味,自然不好受。尤其,回想刚才撞击的那一幕,我忽然觉得网络上、视频里曾一再强调,外卖是个高危职业的说法,原来早已是铁板上钉钉子的事情。

  “倘若那个被撞飞的人是我,咋办?”一时间,我的大脑开始嗡嗡作响,出于内心的畏惧,竟有些不知所措。经过一番斟酌,我潜意识里给自己定下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即,此生一辈子都不去跑外卖。我并不清楚这个做法的错与对,反正走一步算一步。谈到这里,我蓦地想起一句话,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实体,主要看你选择欣然接受,亦或逃避现实。因此,何去何从,全在自己一念之间。

  此时此刻,还是打住为好。我不是什么哲人,更不是什么归隐山林的世外高人。我所强调的是,作为那场事故的目击者,它的出现已在心底蒙上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究竟何时烟消云散,仍是一个未知答案。

  三

  我不知道家乡何时定下这个规矩,许多行业把年龄限制在三十五岁以下,有的甚至是三十岁。当时,从那个不顺心的公司出来,我已过了三十六岁生日。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淘汰成了我唯一的归宿。

  世上什么药都有,唯独没有后悔药。一个奔四的人了,还冲动得像个十足的小孩子,若是说出去,简直笑掉人家的大牙。故而,那枚噎在喉咙里的苦果,只有自己明白个中滋味。

  听说大城市的发展机会比较多,去已在南京定居的姐姐那里兴许有个出路。

  心动不如行动。买好去往远方的机票,背上干瘪的行囊,在一番辗转之下,终于到达目的地。

  来之前,曾与这边的几个单位联系过,他们的招工年龄放宽到四十岁。本以为会稳操胜券,无知的我,再一次发现原来这是招聘行业预设的一个坑。凑人头,是他们惯用的伎俩。当你去了以后,哪怕只是相差几个月,甚至几天,招聘企业会利用这个潜规则把你刷下来。也就是说,留下的都是年轻一点的,淘汰的全是为他们撑场面的冤大头。

  另一个病态现象,当你与某某负责招聘的人员沟通时,他们会把自己说得多能干,甚至假冒身份说自己是里面厂区的负责人,保证你这次能够应聘得上,或者进去以后,在岗位上给你进行适当地调整。总之,在一番天花乱坠的说辞下,只要你答应去,他们就算做下一件“功德圆满”的事情。殊不知,去了以后,那种信誓旦旦的保证,那种一点就穿的身份,根本经不住任何考验。因此,在这里我想对那些人说上一句,做人做事请讲一点良心,倘若连良心都没了,何为人?

  一连找了近两个星期的工作,一直未果,心底别提有多难受。后来,姐姐提议,你以前干过快递,不如去附近的站点看看?

  一语点醒梦中人!善于观察的我,跟着一辆送快递的三轮车,以它行走的路线为半径,判断出站点的准确位置。这一次应聘比较顺利,拿到那张合格的体检单以后,我便如愿地入了职。起初,由于不熟悉周围路线和业务技能,主管让我跟着一个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员工。学了一段时间,就单独划出某个区域,慢慢开始跑了起来。由于自己的服务态度比较好,工作效率比较高,久而久之,那个区域的送货、收货量开始逐渐上升,工资也有了较大改善。

  说真的,我很怀念那段甜蜜的日子,只是好景不长,那位主管不知怎的居然选择了辞工。他这一走,便补上来另一个站点的老员工。新上任的主管,我并没有几分好感,他所看重的是,与自己关系比较好的朋友。这还不算,安排工作时常把最累的活扔给我,那几个与新主管关系好的,却从不沾边。更难以置信的是,我有自己的区域,那个主管偏偏让我去其他地方送,一下在,一下不在的,给自己区域所在客户带来的错觉好像是在打游击战,搞得人家一头雾水。后来,实在气不过的我,与新主管由于一件小事吵了起来。本来心底就有火,吵得整个站点的人都知道。

  不在那里继续上班,是担心那个新主管以公徇私,处处刁难。故而,我毫不犹豫地离开了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再次失去工作,我成了一个无业游民,又开始在诸多招聘网站上煞费苦心。可一味地杳无音讯,让我陷入了无止境的沉思之中。那时的我,已无路可退。偏偏在这个当口,看到一位外卖员把顾客点的餐放在小区指定的货架上。满是好奇的我,忍不住凑上前去问,外卖不是都要送到家的么?

  对方见状,微笑着讲,现在新冠疫情还未结束,为了防患于未然,很多小区都是这样做的。

  “看来,只能去试一试了!”无奈之下,我通过网络平台得知就近有站点在招聘,就不容分说地前去一探究竟。

  第一次,我失望而归,原因在于那个站点的负责人临时有事。为了使自己不至于失掉这份工作,我在其旁边一个店铺交了租电动车和电池的钱,骑着车在车少人少的地方练习。感觉差不多了,便径直回了姐姐所在的那个小区。

  第二天,再次应聘时,那个站点的主管正好在,他交待了一些具体事宜后,我于次日早上去医院做了必要的体检。下午,来到站点,那个主管将我交给一个老员工,让对方带着熟悉一下周围的外卖路线。

  总的来说,我感觉这次遇到对的人了。那个老员工有事说事,一点也不遮掩,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善意提醒,遇到不会的,还不厌其烦地耐心讲解。就这样,又跟了他一天以后,我的送餐账号被激活,但仍旧有所限制。关于这一点,那个老员工给出的答案是,新入职人员由于对路线方面并不怎么熟悉,系统暂时只开放抢单功能,上限则为三单。等过段时间,操作和路线都比较熟悉了,再慢慢调整送单的上限。

  新的一天,新的开始,我希望未来的日子,每一天都朝气蓬勃、充满阳光。

  四

  何为抢单?就是外卖员所属公司的送餐软件里,有一个类似“静默电台”的大厅,它的主要功能在于某位外卖员觉得系统分发下来的单子不怎么理想,或者有不顺路的,可以扔在这个大厅里,便于大家发现。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单子都会有人去抢,若在规定的几分钟内无人问津,系统会自动退回原有的那个外卖员手里,到了那时,你不想送也得送。当然,为了体现人性化管理,一般不顺路的单子,系统会进行重新分配,亦达到切实有效的完美结合。

网络文摘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