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有座庙,名曰:旷德庙。据说很久以前,这个庙里有位高僧叫旷德,他常常云游四方化缘,广交善缘。尤其是在饥荒的年代,他常常把所化缘的东西分给周围的灾民们,深受当地民众的好评。他死之后,周围的群众为他修建了这座庙,按照他的名字起名为“旷德庙”,连当时的皇帝都亲自为庙名提书送扁。后来历任方丈主持都继承了旷德的遗志,把云游化缘的东西送给需要的帮助的有困难的人,这种良好的“家风”一直持续到现在。
今年,三月的一天,阳光明媚,山寺周围桃花盛开,春风吹拂,落英缤纷。山上游人如织,美女如云,翩若惊鸿,玉笛笙歌。人们照例到旷德庙里上香、捐钱、祈福。只见方丈主持正襟危坐在庙宇大堂的正前方,他的前面放着一个功德箱。功德箱的正对着游人的一方写着类似对联的两竖行字:积德行善,功德无量。横批:阿弥陀佛。
正当人们上香、捐钱、祈福的时候,这时候从人群缝隙里挤出一个几岁的小女孩,头发凌乱,浑身旮沓。似乎是拿着一根藤条,藤条前端有透明胶一样的东西,向功德箱里的一个小口伸进去。所有的人目光齐聚到这个小女孩,有人大喊:“小偷。”人们似乎怀着异样的目光看待这个小女孩,这是谁家的孩子啊,一点也不懂事?有个人上前去拉住这个小女孩,还很叫嚣:“你怎么随便偷我们捐的钱呢?”方丈主持摆摆手,示意不要对小女孩动怒:“庙前需要清净,不可造次,阿弥陀佛。”
人们越发疑惑不解,眼睛紧紧地盯着女孩,小女孩把钱一张张从功德箱里取出,大概取出四张五角的票子,两元钱。然后,小女孩停止再取功德箱里的钱币。小女孩拿着钱币就往一家包子店跑去,买了两只包子。然后手把装包子的塑料袋拧得很紧,像拧着的麻花一样。她自己没有吃,大步小跑径直往家中跑去。
次日,小女孩仍然按部就班地和前一天的一样的操作,当人们想阻止小女孩的“不良”行为时,总是被方丈主持劝阻。连续几天,小女孩都是这样,看来她是一个“惯偷”了。这么小的年纪,一旦沾染这种|“恶习”,将来势必滑向犯罪的深渊。
有好事者像狗仔一样的人,悄悄地跟踪小女孩。来到山脚下的一个小小的青砖的房屋里,小女孩把用功德箱里的钱买的热腾腾的包子,递给躺在床上的一位骨瘦如柴满脸皱纹的老人。老人接过包子又递给小女孩,叫小女孩先吃,小女孩咬了一口,让老爷爷吃,老爷爷才吃。因为接近吃饭的时候,左邻右舍的人端来了饭给小女孩和她的爷爷。
听邻居们讲,小女孩非常可怜,在她五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在一次矿难中失去了性命,她的母亲精神失常,走失,至今未归。小女孩与爷爷相依为命,前几年,她的爷爷还能干些庄稼活,后来身体出现了状况,生了疾病,久拖不治,身体越来越差,一病不起,瘫痪在床。小女孩承担起照顾爷爷的身体,还要去学校里读书。闲暇的时间,捡一些塑料瓶子换点钱,维持生活。
山上庙里的方丈听说后,借云游的机会,也常常到小女孩的家里,送衣送物,叫小女孩需要什么可以到寺庙里找他。功德箱里的钱,你随便拿。这就是上香的人看到的小女孩为什么“偷”功德箱里的钱的原因,是经过方丈主持准许的。但小女孩每次在功德箱里取出的钱也不是很多,最多也就是两元钱。方丈告诉她可以多拿一点,她总是微笑着说:“老师教育我们,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援助小女孩的行动中,村委会也派出了志愿者,轮流照顾女孩的卧床的爷爷,还有志愿者给小女孩洗头洗衣服。相信不久的将来,小女孩在人们的关怀下一定会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