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温八叉”即晚唐诗人温庭筠,他才情绮丽,尤工律赋,每次参加科考试写诗的时候,不需要打草稿,笼袖叉手,一韵一吟,八叉手成八韵,名“温八叉”。
温庭筠参加过许多次考试,终生不第,倒不是才华不够,而是才华过剩惹的祸。
唐朝考诗赋的程式是先给每个考生发三根大蜡烛,三根蜡烛烧完,就得完成八韵的诗赋,许多考生都不能全部完成,而温庭筠很快就做完了,技痒难耐,顺便也帮考生做几首应急,成了出了名的考场救星。
有一年科考时,主考官单独把这个名声在外的枪手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考试,他居然还是帮周边八个学子答了卷,这到底是什么心态,或许是已不在乎屡试不第,只对风险中的才华输出乐此不疲?
2
温庭筠原名温岐,山西太原人,由于父亲早逝,只得跟着母亲过着寄人篱下的流离生活,先是到西安,后又到江淮。
在江淮时期,受到表亲的欺辱后弃用了原名温岐,改为温庭筠。
温庭筠与大诗人李商隐是同一时期人,诗也齐名,时称“温李”,两人也是好友,都是党争中没有明显倾向,内有傲气外无媚骨一型的,但两人的性格迥异,李商隐性情平和,不想得罪人,而温庭筠个性是恃才不羁,嘴不饶人,也就是时下常说的“毒舌”。
白居易晚年指定李商隐给他写墓志铭,还说来世要投生给李商隐做儿子,后来李商隐真的给儿子取名“白老”,可是等“白老”长大一点却并无文性,于是温庭筠就直接取笑说:“让你来做白居易的转世之身,不知道你好意思不?”
3
年轻时的温庭筠也曾是满怀希望、充满理想的热血青年,向往着李白那样的“游侠精神”,西游边塞时,写下《回中作》:
苍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
吴姬怨思吹双管,燕客悲歌别五侯。
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夜来霜重西风起,陇水无声冻不流。
语境悲壮苍凉,表现征戍之苦,句句都是打在心上,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对温庭筠的诗颇多贬抑,唯独对这首诗却颇为赞赏。
4
温庭筠虽然屡试不第,但因才华过人已有诗名,“牛党”领袖令狐绹请他出入书馆做事。此时是唐宣宗在位,唐宣宗爱诗词,喜欢唱《菩萨蛮》,令狐绹投其所好,秘密请温庭筠替他填一曲进献皇上。
温庭筠不仅诗词方面有才华,还是音乐奇才,填这样的小词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不过,毕竟是要给皇上看的,机会难得,所以他完成了这样一首经典之作: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初看这首词是挺香艳的,一个美貌女子慵懒晨起,精心梳洗打扮,然后顾影自怜地等待,等待皇上的发现和宠幸。起初为何迟起慵懒?因为总是白费功夫,无人欣赏。
温庭筠向皇上发出这个信号:我满腹的才学,就像这女子空耗的倾城美貌,只等您取用啊。
5
唐宣宗看了这首词果然赞不绝口,喜欢得不行,立即让令狐绹请来温庭筠,谈诗论赋,还请教一个困扰多时的对仗,说是问了许多人都对不上来:“用什么来对‘金步摇’?”
温庭筠脱口而出:“玉条脱。”
金步摇是一种金做的头饰,玉条脱是一种玉做的臂饰,果然工整好对,宣宗大悦。
令狐绹不知玉条脱是何物,有何出处,问温庭筠。
温庭筠“毒舌”的毛病又犯了,竟当着众人的面调侃说:“宰相大人这也不知道,多读点书吧!”
令狐绹早听人说温庭筠曾讥讽他“中书省内坐将军”,意思是嫌他没文化,这回更是里外让他下不来台,心中恼怒,结果可想而知,温庭筠并没由此改运。
6
潦倒的温庭筠还有个雅号是“温钟馗”,据说是因为长相丑,画像若挂起来能跟钟馗一样辟鬼驱邪,所以虽然他也纵酒放浪,青楼填词,但没什么艳史,唯一有一点情味的故事是与鱼玄机一段似是而非的“师生恋”。
鱼玄机是唐朝四大才女中最具传奇的一个,原名鱼幼薇,字惠兰。鱼父饱读诗书,对女儿也悉心调教,幼薇也聪慧,有“诗童”之称,怎奈鱼父过早离世,母女二人失去依靠,到青楼给人浆补衣物为生。
温庭筠得知后前来拜访,给幼薇出题作诗,没想到诗童不同凡响,出手成诗,比自己的八叉还要快。温庭筠赞赏之余,倍加怜惜,做了她的老师,并接济母女生活。
小姑娘渐渐长大,由感激到欣赏渐渐萌生了不一样的情感。
温庭筠得到一个做巡官的机会,离开长安之后,师生多有唱和之作,幼薇在书信中向老师透露了心意,温庭筠再风流浪荡,也不敢对看着长大的女弟子有非分之想,何况自己已是半百的丑老头,于是按下这份情,帮着幼薇张罗嫁给了年轻的新科进士李亿为妾。
婚后不久,鱼幼薇与李亿正妻有了矛盾,几个月后,李亿暂时送她送进了道观,改名鱼玄机。
后来,鱼玄机触犯法律被处死,年仅二十七岁,温庭筠在千里之外得知死讯,痛心疾首。
7
除了这段情感史,经常出入青楼喝酒唱歌填词的温庭筠还真没留下什么特别的艳史故事,只留下不少经典“艳词”: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温庭筠每首词一填好,就被各处伎馆传唱,风靡一时,在民间有很大名声,但这种名声就更不适合官场了。
温庭筠成了花间词的鼻祖。
温庭筠潦倒离世的头几年,还作过一首对后世学子颇具影响的诗: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诗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传诵千年,更像一联千古绝对,十个字十种景物,都只用名词罗列,却又生动得无可替代,画面丰富,引人联想。
杜牧,李商隐,温庭筠,都是在时代末路徘徊的诗人,晚唐逐渐衰败的气息预示着王朝走向灭亡的哀音,诗人们纷纷散去,雄浑的唐诗渐渐走进了小词,以风花雪月来掩饰颓败的时代尾音。
大唐远去,只留下一个历史的背影,供后人凭吊,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