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石鼎联句诗序

时间:2024-08-04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韩愈  阅读:

  元和七年十二月四日,衡山道士轩辕弥明自衡下来,旧与刘师服进士衡湘中相识1,将过太白2,知师服在京,夜抵其居3,宿。有校书郎侯喜,新有能诗声4,夜与刘说诗。弥明在其侧,貌极丑,白须,黑面,长颈而高结,喉中又作楚语,喜视之若无人。弥明忽轩衣张眉5,指垆中石鼎,谓喜曰:“子云能诗,能与我赋此乎?”刘往见6衡湘间人说,云:年九十余矣,解捕逐鬼物,拘囚蛟螭虎豹。不知其实能否也。见其老,颇貌敬之,不知其有文也。闻此说大喜,即援笔题其首两句,次传于喜。喜踊跃,即缀其下云云。道士哑然7笑曰:“子诗如是而己乎!”即袖手竦肩,倚北墙坐,谓刘曰:“吾不解世俗书,子为我书8。”因9高吟曰:“龙头缩菌蠢,豕腹涨彭亨10。”初不似经意11,诗旨有似讥喜。二子相顾惭骇,欲以多穷之12,即又为而传之喜。喜思益苦,务欲13压道士,每营度欲出口吻14,声鸣益悲,操笔欲书,将下复止15,竟亦不能奇也。毕,即传道士。道士高踞大唱曰:“刘把笔,吾诗云云。”其不用意而功益奇,不可附说16,语皆侵17刘侯。喜益忌之。刘与侯皆已赋十余韵,弥明应之如响,皆颖脱18含讥讽。夜尽三更,二子思竭不能续,因起谢曰:“尊师非世人也,某伏19矣,愿为弟子,不敢更论诗。”道士奋曰:“不然。章不可以不成也。”又谓刘曰:“把笔来,吾与汝就之。”即又唱出四十字,为八句。书讫,使读。读毕,谓二子曰:“章不已就乎?”二子齐应曰:“就矣。”道士曰:“子皆不足与语,此宁为文耶!吾就子所能而作耳,非吾之所学于师而能者也。吾所能者,子皆不足以闻也,独文乎哉!吾语亦不当闻也,吾闭口矣。”二子大惧,皆起,立床下,拜曰:“不敢他有问也,愿闻一言而已。先生称吾不解人间书20,敢问解何书。请闻此而已。”道士寂然若无闻也,累问不应。二子不自得21,即退就座。道士倚墙睡,鼻息如雷鸣。二子怛然失色22,不敢喘。斯须23,曙鼓动咚咚24,二子亦困,遂坐睡;及觉,日已上。惊顾觅25道士,不见,即问童奴。奴曰:“天且26明,道士起出门,若将便旋然27。奴怪28久不返,即出到门29觅,无有也。”二子惊惋自责,若有失者。间遂诣余言30,余不能识其何道士也。尝闻有隐君子弥明,岂其人耶?韩愈序。

  1衡湘中相识:衡湘,湖南。

  2太白:太白县。

  3居:住所。

  4新有能诗声:最近有诗名。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5轩衣张眉:张眉,眉毛像分开一样。

  6往见:曾经听见。

  7哑然:说不出话来。

  8子为我书:你替我写。

  9因:于是。

  10龙头缩菌蠢,豕腹涨彭亨:

  11初不似经意:起初似乎并没有很用心思。

  12以多穷之:依靠数量上的优势来使他穷尽而发窘。

  13务欲:一定要。

  14每营度欲出口吻:每次要开口的时候。

  15将下复止:刚要说出来又住口了。

  16不可附说:难以接着说。

  17侵:讥诮、占上风。

  18颖脱:聪颖并脱口而出。

  19伏:佩服。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20不解人间书:不懂世俗书籍。

  21不自得:自觉无趣。

  22怛然失色:害怕得脸色苍白。

  23斯须:很快。

  24曙鼓动咚咚:晨鼓敲响。

  25惊顾觅:惊醒并想起来。

  26且:将要。

  27若将便旋然:好像很快就要返回的样子。

  28怪:奇怪。

  29出到门:走出门。

  30间遂诣余言:于是过一段时间来跟我说。

  对于这一篇韩愈的序文,我们可以这样来分析,我们可以大致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是从文章的起首一直到“喜视之若无人”,这一部分主要是点出联诗的时间还有地点和人物。这是说在元和七年十二月四日夜,刘师服在京城所居地与新有诗名的校书郎侯喜论诗。旧日相识衡山道土轩辕弥明将过太白山,得知师服在京,夜抵其居,也在其侧。因道士相貌极其丑陋,又操衡山湘水一带的地方口音,甚难听懂,侯喜不把他放在眼里,似无其人。这就为下面联诗的异常情景作了铺垫和反衬。到了第二部分,这里我们可以从“弥明忽轩衣张眉”一直划到“累问不应”这里,这算是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描述联诗时的紧张场面:道士赋诗滔滔不绝,步步紧逼,锋芒显露,讥讽刘、侯。刘、侯缀诗连连败退,苦不堪言,终至甘拜下风,愿为弟子,拜而请教,不得一言。最后一部分是第三部分,是从“二子不自得”一直到结尾,这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这篇文章的原因:当时刘与侯两位恭恭敬敬地向道士请教,得不到回答。道士倚墙睡,二子亦坐睡;及醒,已日上三竿。二子惊起寻找道士,不见,即问童奴。奴说:“道士起出门,若将便旋然。……即出到门觅,无有也。”就是说,道士好象是要去小便,又象是要去散步,立即到门边去寻找,就没有了。这时,二子叹息自责,若有所失。于是他们前来问作者,作者也不知道那道士是什么人,但曾经听说有个隐士叫弥明的,是否就是这个人呢?所以韩愈就为他们写作了这样一片序言。当然这篇文章中所需要注意的是,韩愈透过这篇文章所表达的对于修道人的微妙情绪。

古诗风韵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