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菱溪石记

时间:2024-10-19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欧阳修  阅读:

  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其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1,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菱溪,按图与经皆不载。唐会昌中,刺史李为《荇溪记》,云水出永阳岭,西经皇道山下。以地求之,今无所谓荇溪者。询于滁州人,曰此溪是也。杨行密有淮南2,淮人为讳其嫌名3,以荇为菱,理或然也。

  溪旁若4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伪吴时贵将,与行密俱起合淝,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5而然邪?想其陂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6,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7,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1徙:移动,搬迁。

  2杨行密有淮南:杨行密,唐昭宗(892年)任淮南节度使,后自立吴国,割据淮南、江东一带,是五代时十国之一。

  3讳其嫌名:即“行”与“荇”同音,故改“荇”为“菱”。

  4若:好像。

  5佚欲:无节制的欲望。

  6散为编民:流落为平民百姓。编,编人户籍。

  7亭负城而近:丰乐亭靠城很近。

  欧阳修这一篇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是叙述了石的来历及菱溪的沿革:菱溪的奇石一共是有六块,但是有四块都已经被人取走了,而剩下的两块中其中一块比较小一点但是形状却特别奇异的石头,也已经藏在了一位老百姓的家里了;所以剩下的就是这块最大的躺在溪边,由于它很大,难以搬动,所以到现在还存留了下来。每年到天寒霜降的时候,溪水干涸后就会露出石头来,溪水旁边住着的人看到它形状比较怪异,一般人就把它当做神灵来祭祀。菱溪这个地方名称在以前各种的图册经籍中好像都没有记载。在唐代会昌年间的时候,当时的刺史李濆就写过一篇《荇溪记》,他在文章中说:“荇溪水出永阳岭,向西从皇道山下经过。”但是要是我们从地理上去找的话,就并没有一个叫做“荇溪”的河流。要是问当地的滁州人荇溪究竟是在什么地方,他们回答我说,那就是这条菱溪河。到杨行密占据淮南的时候,当时的淮南人为了他的名字要避讳,所以就把“荇”改成叫“菱”了,要是从道理上来讲的话这样也能讲得通。接下来作者记录他的感叹:我很感慨那些人和那些物的兴衰情况,尤其是很可惜这样一块大的石头因为他很大,即使被人喜爱,也还是要被人遗弃。于是我就用三头牛把它从溪水中拖了出来,放在幽谷里面,然后又找了那块被取走了的比较小一点的,将它们都立在先所建造好的丰乐亭的南北两个位置。丰乐亭是靠近城路的,那样这个地方就能够作为滁州人经常去游玩的好地方了。这些比较奇异的东西,把它们丢在这个比较僻远的地方也是很可惜的,现在我就把它们放到这个大家都能够看得到的地方。最后一段议论卒章显志,表明了写记的目的,是希望“富贵者”不要因好奇而将石据为己有,其用意是颇为深切的。

古诗风韵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