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醉翁亭记

时间:2024-10-19    来源:馨文居    作者:欧阳修  阅读: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1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2,云归而岩穴暝3,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4,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5,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6,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琅琊:琅琊山,在滁州(今安徽滁县)西南。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2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林间雾气散开。

  3云归而岩穴暝:烟云笼罩,山谷就阴暗了。

  4伛偻提携:老人拉着小孩。

  5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6树林阴翳:树荫覆盖着。

  欧阳修这篇《醉翁亭记》是写于宋仁宗庆历六年的时候,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游赏宴饮的乐趣。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本文的特点是:善用“互文”。互文,就是“互文见义”,是一种利用上下文的互相补充、呼应而使文意完备并取得修辞效果的表达手段。精思细致,字斟句酌,是欧阳修创作的突出特点。本文的主旨是通过滁州优美山水的描绘,展现一幅“官民同乐”的图画,同时赞美秀丽的山河。滁人是否真“乐”,倒不一定,但作者主观上是想“乐民之乐”的。这就从侧面夸张地颂扬了作者自己在滁州的政绩。作者曾说:“小邦为政,期年粗有所成”,“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可见这是一篇意在颂扬政绩之文。的确,欧阳修在滁州任太守的时候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事情,真正确确为百姓们解决了很多困难,使得当地出现了一种政通人和的好状况,所以当地百姓对他很是感激,而他自己对他来那里的作为也很满意,而且也将这种满意的心情流露在这篇文章之中。

古诗风韵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