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只有一件藏品的博物馆

时间:2024-10-02    来源:馨文居    作者:樊北溟  阅读:

  “拭垢者”雕塑侧影

  绝大多数博物馆都以馆藏丰富自傲,可世界上有这样一座博物馆,它只有一件藏品,每年却吸引了数万名游客专程前来。游客们在它面前久久地驻足端详,发出轻声的惊叹,心悦诚服地献上虔敬的目光。

  位于亚得里亚海北部的克罗地亚洛希尼岛,仿佛一块被不断打磨的蓝色托帕石,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不可思议的蔚蓝。在寂静无人的深夜,它四周的海水清澈得可以一眼望穿,绸缎般丝滑的水面下,成群的鱼儿自由地摆尾,世界安静得如同回到了它的童年。

  Apoxyomenos博物馆便位于这座唯美的小岛上。博物馆门口的墙面上开出两扇柳叶形的小窗,然而你非得参观完整座博物馆,才能明白这小窗的设计巧思。

  我在手机里不停搜寻,然而无论如何都弄不明白“apoxyomenos”究竟是什么意思。翻译软件将其翻译成“绝招”—好吧,我倒要看看这座博物馆究竟能使出什么样的绝招。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整座博物馆犹如一艘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打捞船:最下层是厚厚的铁皮船舱,四周的墙壁上打满了粗糙的灰色铁皮补丁。经过长而窄的自动扶梯,我得以深入船舱的内部。首先进入的是一处蓝白相间的展室,暗示游客这里唯一的展品—Apoxyomenos雕像是在水中被发现的。四周的墙壁上,以图文形式详细介绍了雕像的由来和它被发现的过程。原来, Apoxyomenos源于希腊语,意思是“拭垢者”,它也是古希腊祈祷雕塑的传统主题之一。

  所谓“拭垢者”,其实是一名刚参加完比赛的年轻运动员,他正在用一种名为stlengis的弯曲的小工具,耐心地刮着身上的汗水和灰尘。运动员肌肉紧实、面容俊美,表情呈现出一种激烈运动过后的平和与松弛。历史上,类似的青铜雕塑曾有数千尊,然而在漫长的中世纪,它们或被熔炼后制作成武器,或被改为他用,保存完好、得以传世的只有5尊,或者说,是“4+1”尊—在19 9 9年之前,没有人知道眼前这“4+1”尊中“1”的存在,它就静静地卡在两块岩石之间,和漆黑的沙石、游走的鱼群、寂寞的时辰,以及阳光远未能及的海水为伴。

  一个比利时游客发现了它,上报了它的踪迹,它才被公之于众。然而对“拭垢者”的身世而言,这样的发现过程实在不值一提,没有人能说清楚它由谁铸造,又为何出现在这里。是运输它的船上发生了骇人的哗变,还是船只触礁不幸掉落在水底?是风浪吞噬了整条船,还是有谁刻意为之?最开始它甚至是“悬空”的,之后2000年间,不断淤积的沙子逐渐将它抬高……人们发现它时,雕塑的头和身子已经分离,然而它还是努力探出一截身子,仿佛在向所有的过往说:“我不甘心。”

  起初,我期待着一进屋就能一睹雕塑的真容,然而穿过纪录片放映室,看过整整几面墙的关于它的报道,经过一条又一条窄而长的悬梯,它依旧没有出现。

  在文学理论中,有一个叫作“期待视野”的概念,用于解释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预期和体验。读者的“期待视野”可以被作品满足,也可以被挑战,甚至被打破。博物馆的设计者似乎借鉴了这个概念,有意让雕塑在造访者心中被一遍遍先行塑造和构想,千呼万唤仍不出场,真是吊足了参观者的胃口。

  “接下来,女士优先。”

  如果不是负责讲解的馆长有意提醒,我甚至都没有注意到头顶正上方开有一方小窗。从侧面向上望,依然是白茫茫一片,看来只有垂直站在小窗正下方才能一窥究竟。

  “哇!”“喔!”几乎每一个看到雕塑的人都不由自主地轻声惊叹,我也忐忑又期待地站了过去,心像拉满的弦。

  不经意间,抬头望见的是“拭垢者”的背影。原来那扇小窗正是船舱里的“潜望镜”,“镜头”里,雕塑健美的身形自由舒展,肌肤年轻、紧致、富有弹性。很难描述我当时的感受,那种几乎就要放弃的一瞬间,心心念念之物忽然坦诚地出现在面前的冲击。我仿佛能理解当初人们偶然间发现它,终于将它打捞出水之时的惊喜。也正是这偶然间的一瞥,让游客的目光再也不愿离去。“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美是偶然,美在不期而然。

  我有幸目睹过的雕塑并不算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里,兵马俑英武威严,浑厚而洗练;甘肃省博物馆里,铜奔马灵活飞驰,洋溢着蓬勃的生机;青州市博物馆里,北魏佛像的微笑含蓄柔和,自带雍容气度;葡萄牙里斯本的“发现者”纪念碑大有开拓未知的气魄;丹麦哥本哈根的小美人鱼铜像忧伤惆怅,眼含着对命运的无可奈何……但眼前的“拭垢者”仍然给我一种全新的体验,一种生命里最本真、最纯粹、最质朴的力量之美。这尊创作于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0年—公元前30年)的雕塑,精彩地展现了生命的丰富,其面容平静如水又朝气蓬勃,是那么的富有活力,发丝如同跳动的火焰,健硕的肌肉之下,生命的熊熊之火在剧烈燃烧。

  博物馆展示内景

  当这座雕塑被打捞出水后,考古学家严谨地为它测定年代,文物修复专家精心地对它进行修复,策展人骄傲地将它带往世界各地。在收获了无数的赞美,走过了百代光阴和千山万水之后,他终于在洛希尼岛找到归宿。

  “他应该比你们都年轻,”馆长面含微笑地说道,“他才十五六岁。”

  美是力量,美是如花少年。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展览雕塑的房间是纯白色的,墙面上悬挂着细密的纺织物,以确保人们的目光能够长久集中在雕塑身上。周围不再设置其他物品和介绍,使得这里与博物馆里其他空间的绚丽色彩产生强烈的反差,自有一种“空白”的力量。生命将它最自然的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人们还要希求什么呢?“拭垢者”本体不被允许拍照,然而博物馆的设计者细心地为大家在不同位置设置了三面玻璃,用以留念:

  第一面是仰视,惊鸿一瞥。

  第二面是侧影,屏息凝视。

  第三面是回看,久久回望。

  千年一眼,一眼千年。

  走出博物馆,五月的阳光正催促着百花热烈绽放,耀眼的光辉下,港口上鼓满海风的船帆跃跃欲试地憧憬着下一次远航。我恍然意识到,博物馆外墙上的那两面柳叶形小窗原来正是“除垢者”的“眼睛”。此刻,他正眺望着远方,眺望着亚得里亚海无尽的蔚蓝,仿佛在说:

  美,永远清澈,永远透明。

  亚得里亚海风光

  “拭垢者”诞生的年代被考古学家确定为公元前4世纪,这也意味着,它可能是古希腊雕塑大师利西普斯的直接作品,或是“利西普斯工作室”的产物。古希腊古典后期,利西普斯以其创新的雕塑技巧闻名于世,他塑造的人体更加真实,线条流畅,肌肉结构精确,这在当时是一种革命性的艺术表现。

  “拭垢者”雕像被打捞起后,其恢复工作精细、繁杂且时间漫长。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雕像的每一处细节都被专家们小心翼翼地清理和修复,以确保尽可能多地保留其原始状态。头部和右手的缺失部分被精心复原,使得如今我们这些游客与它相识之时,它看起来仿佛前一日才走出雕塑家的工作室,完整如初。

  通过研究雕像的姿势、服装和“拭垢”使用的工具,学者们也能够探析古希腊社会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体育运动在古希腊文化中所处的地位。雕像所展现的运动员形象反映了体育竞技在古希腊社会中的崇高地位,以及运动员被视为英雄和理想化的身体典范的社会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尊雕像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它不仅吸引了历史学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兴趣,也激发了现代艺术家的灵感。雕像的复制品出现在各种公共空间和私人收藏中,成为克罗地亚乃至整个欧洲的文化象征之一,促进了克罗地亚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

藏品 博物馆

经典日志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