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邦加岛上的祭祀

时间:2024-04-14    来源:馨文居    作者:林建杰  阅读: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古已有之,时至今日更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从时间轴来看,无论宗教交流中的东晋僧人法显西行、唐代鉴真东渡、玄奘西游、义净南行,还是商贸往来中意大利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明代郑和下西洋等伟大壮举,均可以说是进一步促进了跨海域、跨国界不同文化的交流。从空间轴来说,欧洲一体化、东南亚国家联盟也为区域的文化交流融合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在时空被缩小成地球村,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且更便捷的现在,不同文化的互动与碰撞愈加强烈。中元节传入印尼邦加岛并对当地文化形成影响的过程就是一个案例。

  一

  如果细考当时三佛齐的领地,我们难免会联想到中元节的传入是否受到马来半岛诸国的影响。《诸蕃志校释》三佛齐国条载:“蓬丰、登牙侬、凌牙斯加、吉兰丹、佛罗安、日罗亭、潜迈、拔沓、单马令、加罗希、巴林冯、新拖、监篦、蓝无里、细兰,皆其属国也。”可见三佛齐治下的许多地区乃位于当今的马来半岛,包括新加坡在内。因此,如果说早期华侨通过马来半岛把中元节习俗扩展到邦加岛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不过不可忽略的一点是,这一时期以后来到印尼以及马来半岛的华人后来都和当地女子通婚并成为这一地区特殊的群体。据史载,早期下南洋的一群人都是中国男子,那个时候不能让女子随行。到了南洋以后,这些中国男子或许因为回不去祖国了,或许想居留印尼等各种原因,就和当地女子通婚生子,中国人开始在南洋诸国落地生根。如今在马来西亚,这样的一群人被称为Baba和Nyonya,也就是峇峇和娘惹,在印尼则被称为Peranakan。在印尼,Peranakan一词与“新客”相对。“新客”是指那些刚迁入印尼,并没有与当地女子通婚的华侨。在文化习俗保留上,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叶,Peranakan一词专门指那群与当地女子通婚并加入伊斯兰教的华人。因此,早期的Peranakan并没有保留太多中华习俗,取而代之的是当地的穆斯林习俗。后来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到了1832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把Peranakan早期的定义彻底地删改了,原因是他们认为那些穆斯林华人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人的文化与生活中,没有必要再把他们区分开来。从此以后,Peranakan的意思只针对与当地人通婚的中国人。在文化保留上,后来的他们还是保留了一定的中华习俗与文化,当然在程度上是无法与“新客”相提并论的。只不过经历了这段通婚及文化大融合以后,我们就更难保证说早期那些华商、僧侣所带来的文化习俗和交流史迹还有多少存留。室利佛逝王朝被满者伯夷王朝征服以后不久,印尼就进入到伊斯兰教王朝的时代。这个时候的华人也多加入伊斯兰教。之前的中华文化交流与传播在这个时候可谓是中断了。所以要说中元节习俗在这一时期得到传播与发展实在是缺乏说服力。

  但如果继续查阅邦加岛的历史文献,我们将会发现另一种可能性——中元节习俗很有可能是在马来半岛锡贸易日益频繁的情况下传入邦加岛的。根据史书记载,邦加岛的锡矿资源是在十八世纪初被发现的,大约在1710年前后。Horsfield的记载是有关邦加岛锡矿资源最早的报告。根据他的记载,在十八世纪之前,邦加岛已经存在炼铁技术。邦加岛炼出来的铁大都作为贡品献给巴林冯苏丹。即便如此,当时邦加岛的炼铁厂工人大都是来自马来半岛的炼锡厂工人,他们被称为“外岛人”。他们在邦加岛的存在起初是为了开发当地的矿物资源。就东南亚地区而言,他们的矿业技术是如此“地道”。“这一世纪留在邦加岛的矿工可说是以这些‘地道的人’为主体,而这个时候尚未发现华人的存在。”可见,按照Horsfield的记载,十八世纪初之前在邦加岛仍未发现有华人的存在。再根据邦加岛旅游局提供的资料显示,邦加岛最古老的庙宇——广福庙是1820年之后才建立的。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推测说在此之前,或许真的还没有华人的移入,更没有所谓的中元普度的习俗。

  回头看中国中元普度的形成,按照佛教的说法,它本是一个孝亲日,也作佛欢喜日。部分文献记载,中元盂兰盛会最初是中国南北朝时代梁武帝根据《佛说盂兰盆经》的指示创设的盂兰盆法会。但在此之前,西晋时代《佛说盂兰盆经》其实已经传入中国。可见,习俗的形成并不是随着佛经的传入时间而定。“一种新的民俗在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形成,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完善之后,他的功能和价值被充分显现出来,它不仅为该民族、该地区的民众所接受,成为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而且开始向其他民族地区渗透。”按照这个理论,一个民俗要在一个新环境中生存并发展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如果从客家人迁入邦加岛的第一时间算起,最早一批大约在十八世纪初期。有一部印尼文著作表明,华人最早到达邦加岛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初叶。这是响应巴林冯苏丹想要聘用华工作为锡矿工人这一要求而采取的措施。但同一部著作表明没有哪一批早期的迁徙可以超越第二批和第三批的浪潮——1860-1890年和1900-1930年。对于后面这两批华人的大迁入,几部印尼文文献的说法也是相当一致的。有的文献说十九世纪中叶之前,迁入印尼国土的华侨大多以福建人为主,但从1850年之后,客家人也开始涌入印尼各地。他们大部分都在苏门答腊和邦加-勿里洞岛一带安居下来。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从上述文献记载的分析来看,若把邦加岛最古老的寺庙的建寺年份与华人迁入的年代结合起来推想,可以判断出华人在邦加岛的宗教节日活动和习俗应该是在十九世纪初叶到十九世纪中叶之间形成的。寺庙的建立标志着当地华人宗教生活的形成,也是宗教习俗发展、传承的肇端。邦加岛与新加坡、马六甲、槟城华人的不同之处在于邦加岛的华人历来都在寺庙举行中元普度或所谓的盂兰盛会。而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一般都在社区空地举行。当然,在苏哈托政权同化华人的政策下,当时的华人只能在有限的活动空间里举行宗教仪式,开展宗教生活,也只能在“宗教活动”的名义下在寺庙的范围内举行中元普度。这一历史背景强化了邦加岛华人和寺庙之间的凝聚力,也突出了当地华人在寺庙举行中元普度的惯例。因此在我看来,中元节习俗在邦加岛的传入应在十九世纪初中叶,并随着大批客家人的涌入而定型,就目前而言,这应当是一个较有说服力的、依据相对充分的结论。

  二

  印尼的华人分为几个最主要的群体,有福建人、客家人、潮州人、广东人、海南人等。客家人在印尼华人群体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数量。而在印尼,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有所不同,客家人的居住地都比较集中。印尼最著名的三个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地方是加里曼丹岛三口洋市、邦加岛和勿里洞岛。而邦加岛,因为此地位置处于马来半岛和南中国海之间,自古就被视为一块宝地。邦加岛内设有八个港门,即文岛港、槟港、烈港、勿里洋、南榜、高木、沙横和单碑廊。这八个港门为邦加岛华人最集中的地方。而其中以文岛、南榜和烈港的中元普度最为典型。邦加岛最古老的庙宇——广福庙就位于文岛港,这里的中元普度历来都过得很隆重。

  中元普度在邦加岛更普遍地被当地客家人称为“七月半”或“拜施孤”。而这一天庆典的高潮则是“抢施孤”。“施孤”一词乃是施舍孤魂野鬼的简称。顾名思义,这一天大家都会祭拜无主孤魂。传说,农历七月初一鬼门被打开,冥界所有的饿鬼孤魂都被放出来,在这一个月内在人间讨食物。所以在这一个月,阳间的人类就会举办中元普度或法会来超度这些饿鬼道的孤魂野鬼。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有所不同,这里的“七月半”中元普度都会在岛内各大庙宇举办。为了“七月半”,庙宇都会提前筹备,比如制造大士爷像和各路神像,搭建施孤棚、金纸香烛和供品都是必不可少的。所谓“施孤棚”就是用竹竿或木杆搭建的棚,其功能是用来摆放祭祀鬼魂的供品。而所谓的“抢施孤”就是在整个祭祀环节结束后,在住持的带领下,大家一起来抢棚上所有供品的一个活动。为了秩序和安全起见,这个习俗目前很多地方已经不存在,邦加岛许多庙宇已把“抢孤”习俗改为“发放供品”这样一个惯例。

  中元普度多分为两种形式,即私普与公普。在邦加岛,私普具有双重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各家门户在七月鬼节当中,自己在家里准备一些祭品来祭祀众鬼魂。以邦加文岛港的习俗为例,到了农历七月开鬼门时,早期的一些阿嫲都会绕着房子外廓插香、点蜡烛和摆放一些糕点。这个习俗据说是为了告知来访人间的众鬼魂,这个家的主人施舍一些吃的东西来招待,请众鬼魂不要来扰乱或加害这一家人。据笔者所知,这个习俗常见于当地的潮州人家庭。但有不少客家家庭也举行同样的仪式。或者说,邦加岛客家人的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潮汕习俗的影响,虽然现在几乎看不到还有年轻一代仍然保留这个习俗。据相关文献记载,来到此岛的华工大多来自汕头——潮汕方言区的客家人。可见,邦加岛虽然是客家民系的聚集地,但他们与潮汕人和潮汕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当地客家人能够很委婉地接纳潮汕文化但同时又未因此模糊了自身的文化色彩。私普的第二层含义即祭祖。到了七月十四,人们就会开始祭祖。烈港保兴村的客家人一般都在七月十四日开始祭祖。文岛港也大多集中在七月十四日这一天私普,但也有不少家庭选定七月十五当日祭祖。什么时候应该举行私普(祭祖)本无固定的日子。只要在七月当中的任何一天即可,但邦加岛的华人约定俗成地都在十四和十五日举行。根据文献记载,中元节前后也是梅州地区敬祖先的重要日子。以文岛港为例,家家户户都会在十四或十五日上午约巳时开始摆放祭案、祭品。经过实地考察之后笔者发现,私普祭祖是邦加岛华人七月普度的一大特点。七月十五祭祖的惯例也不是没有根据,有文献记载,民间七月十五日这天称冥节,家家户户都要祭祖,差别在于早期人们需上坟祭祖,但现在则不然。在这一天,邦加岛各处都会看到许多家庭在家门前祭祖。大部分都祭到午时就收坛。午时私普过后,家家户户就准备公普。公普,顾名思义就是公众举办的针对众多无主孤魂的普度法会,是与私普相对的。

  邦加岛的公普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地方。当地的客家人历来都在庙里举办公普,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庙里有大伯公和诸佛菩萨来镇坛,这样一来,众鬼魂就不敢在公普过程中捣乱害人。这一点也是邦加岛公普的特征。邦加岛无论哪一个港门的各大庙宇都会约定俗成地在七月十四到七月十六当中举办公普。文岛港、槟港、沙横等地一般都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举办。南榜和烈港有些村镇则会从十四日就开始公普。若从十四日开始公普,一般都会连续举办三天,到十六日晚上才送神结束整个公普。少数地方则连办两天,十五日当晚送神。先谈文岛港的公普,七月十五这一天,庙宇都会把大士爷像和各路神像抬出来,安放在庙宇的广场。大士爷就是七月中元普度的主角,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叫法。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多称之为普度公或大士公,在邦加岛则普遍称之为大士爷。对于大士爷的真实形象和身份至今仍众说纷纭。邦加岛华人多把大士爷的形象塑造成一个赤面獠牙、凶气冲天、身披盔衣、高大威武的金刚鬼王。这个鬼王一般都被做成坐势,少数庙宇将其做成站立姿态,双手各拿着笔和旗(有时候也作手握笔和谱状)。大士爷的头顶还会有一小尊观音菩萨像。当地华人认为,此尊观音菩萨是用来镇压鬼王以及所有从阴府放出来的鬼魂的。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按照秩序接受人类的普度。但有些地区认为,大士爷本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但因为观音菩萨慈祥的容貌镇压不了众多恶鬼,后来才化身为凶气冲天的鬼王形象。对于这一点,各地区也有各不相同的说法。

  三

  中元普度,除了大士爷为主角,庙宇主办单位还会制造许多其他鬼神像。以文岛港的广福庙为例,普度当天安放在庙广场的各种纸造的冥界神像让香客看得眼花缭乱。其摆设如下:以四方形的广场为准,大士爷居广场上方中央。两手旁边各站着黑白无常和牛头马面。广场右侧排着地狱十殿以及各殿阎王。因为中元普度与冥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故这一天会出现甚多冥界神。据载,民间俗信地狱分十殿,每殿各有一阎王司职。十殿阎王分别为:一殿秦广王蒋、二殿楚江王厉、三殿宋帝王余、四殿五官王吕、五殿阎罗天子包、六殿卞城王毕、七殿泰山王董、八殿都市王黄、九殿平等王陆、十殿转轮王薛。这个记载与广福庙塑造的地狱十殿完全符合。在台湾似乎也有类似习俗,《台湾民俗之旅》介绍:“……亦紮糊法船,中设地藏王菩萨及十殿阎罗王的绘像,更尽时施放焰口焚化……”过了地狱十殿就是孟婆亭。据相关人士介绍,公普时,孟婆亭的祭品一定要用素菜。据说,亡魂到了孟婆亭就一定要茹素,否则就过不了这最后一关,没办法投胎转世。根据《中国民间神谱》介绍,民间相传孟婆是汉代人氏,知书达理,喜诵佛经。生前还经常劝人戒杀吃素,终生未嫁,卒年81岁。也许因为这样,普度法会上的孟婆亭就要以素斋祭之。另外广场的左上角会安放地藏菩萨神像,左下角则会安放一艘普度法船。法船里头还会摆放许多已经包装好的粮食祭品,大多是大米、绿豆、砂糖、盐、饼干、方便面等。据介绍,制造普度船的用意在于此艘普度船将会在公普结束之后把一些水鬼运送回阴府。再走到庙门口旁边会发现一根竹竿,一柱擎天。竹竿上面吊挂着一盏灯笼和一只仙鹤,此外还挂着写有“南无西方菩萨发慈悲救苦难普度十方”等字眼的条幅。其意义在于此盏灯将会给各路幽魂引路,把众鬼魂引到庙宇的普度现场。广场的正中央一般用来摆放主神台,主神台上将会摆放各种祭品,空中上方会悬挂写有“盂兰盛会”四字的条幅。主神台的前端将会给大士爷及众鬼魂献上一整头乳猪和羔羊,排在其后面的祭品则是一些糕点,大部分以客家特色的糕点为主。随后则会摆放民众送去的各种祭品,多为干粮、大米、方便面、各种饼干糕点、蔬菜、三牲等。这些祭品都需要放在一个竹条编织而成的盆内。据说这个盆就是盂兰盆当中所指的盛器。此外还需要在祭品上插上一面旗和一炷香,每面旗上都写有“文岛广福庙盂兰盛会”,还必须写明布施此物的物主姓名。这是为了让受祭的众鬼魂知道施主们的用心,这样一来,孤魂野鬼们就不会去打扰这些施主和他们的家人。从上面所提到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当地的中元普度其实吸收了不少佛教元素。

  这种摆设法在各大庙宇不尽相同。如在烈港保兴村的天后宫,所安放的神像并不比广福庙多样化,但大士爷仍然居上方中央,黑白无常和牛头马面也几乎是各大庙宇里头所能见到的神像。有的庙宇还制造一条长达百米的神龙。位于高木的一座道教庙宇甚至还出现了女性形象的大士爷像。可谓是五花八门。

  文岛广福庙的公普历来都是在七月十五日举行。是日,普度的主办单位将会请来火居道士或乩童来给诸神像开光。开光之后的神像就是已经被赋予神灵了,不再是一堆没有灵性的纸偶。在广福庙,每次的开光仪式都会有锣鼓来伴奏,给众鬼魂来个隆重的开典仪式。开完光,公普就正式开始。这一天,所有香客都必须按照“承上启下”的规则上香。首先要到庙大殿进香,给天神进香,其次向殿内其他诸天神圣进香,最后才能出去到庙广场给大士爷、冥界诸神以及众鬼魂进香。整个祭祀活动一般到午夜十二点结束。尚留在现场的民众都会参加送神仪式。送神是把所有的鬼神像焚毁。送完神,整个公普才算是告一段落。

  但如今我们已经很难看到所谓的“抢孤”仪式。为了保证社会秩序,邦加岛许多庙宇,包括广福庙,现在已不再举行“抢孤”仪式。取而代之的是由主办单位把祭品发放给周边的贫困居民这样一个慈善活动。目前只有几个小村落仍然保留着这个习俗,比如位于文岛港田口村的白马宫。至今,田口村的村民仍然保留着抢孤习俗。这个环节一般在送神之前举行。参加抢孤的人据说一定要有所得,无论是祭品还是施孤棚上的任何一件东西,否则就会行衰运。

  烈港保兴村天后宫的中元普度一般长达三天三夜,从农历七月十四日开始祭拜到七月十六日晚上才送神。至于天后宫公普的细节,大部分与广福庙相同或是大同小异。天后宫所塑造的鬼神像似乎没有广福庙那么多样化。但这里值得关注的一个环节是普度的主办单位将会准备歌台,这是广福庙所没有的。与马来西亚槟城不同,这里的中元歌台并非上演一些传统戏曲,而是主打流行歌曲。我们不难从中感觉到浓厚的世俗化与娱乐化的气氛。习俗娱乐化的现象其实自古就有。据记载,唐代以后,随着民间艺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宫廷傩仪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神秘气氛逐渐减弱,娱乐成分不断增加,到了宋代,特别是南宋时期,终于演变成傩戏。类似这样的习俗演变乃属于民俗的变异性。中元普度歌台也是如此。这里的歌台都会在普度期间的每晚上演,一直到七月十六日的最后一个晚上。七月十六日晚上,这里也会有抢孤的惯例。据天后宫管理人介绍,抢孤的本质在于人类是鬼魂的象征物,因为鬼魂已失去躯体,只好借助人类的行为来完成鬼魂的意愿。黄丁盛在《台湾节庆》里也有相关记载:“抢孤活动主要是‘以人象征鬼魂’的方式,由抢孤者竞相攀爬孤柱,翻上孤棚,而后直上孤栈,取得祭品与顺风旗,藉以达到慎终追远、普度孤魂的目的。”

经典杂文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