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虽然离开我们一年了,但每当看到金黄的稻穗时,我就会想到他,我与他有难得的“袁”分,2013年7月31日下午,他来到马鞍山市当涂县超级稻攻关基地的现场,那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次踏入马鞍山的试验示范基地,是他在马鞍山留下的珍贵的足迹,也是我有幸零距离接触袁隆平先生,这是我一生永远铭记和难以忘怀的时刻。
2012年马鞍山市政府为了推进杂交水稻新品种研究和推广,与袁隆平领衔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签订《框架合作协议书》,在市辖三县分别建立三个百亩的杂交水稻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2013年年初,我们当涂县农业部门积极组织实施,由于此项试验示范,各级领导高度关注,定的目标较高,开始就无人敢领衔担当此任,我当时主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工作也是倍感焦虑,最后经过多番协商成立了基地的技术攻关组,将当年退休的原农技中心副主任再次聘请担任攻关组组长,我担任攻关组副组长,集中了农技、植保、土肥、农机等各方面的技术人员共同协作,从选地、整地到肥料的选择与施用,从育秧、栽插到肥水管理每个环节都仔细把关,遇到问题攻关组集体会商,刚开始育秧时就出现了死苗,如此下来将会导致秧苗缺乏,无法满足百亩攻关田的栽插,为此立即组织攻关组所有人员连晚集体分析原因,及时采取对策,好在事先也有应急防范措施,有惊无险,水稻生育的每个阶段日程事务均落实到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百亩攻关基地杂交水稻长势喜人。
在水稻生长的关键阶段,迎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到来,2013年7月31日下午,得知袁先生来基地考察指导,我们早早在基地等候,那天气温高达38℃,袁先生一下车谢绝工作人员递的草帽,顶着盛夏热情四溢的阳光直奔田间,看到绿油油的水稻他频频点头,并高兴的说“要得了”。我与其他技术人员紧随其后,袁先生连连发问:“水稻密度是多少,施的什么肥料,有效穗多少?”技术人员一一回答,他满意的点点头,他在基地内沿着阡陌纵横田间道路,一块田一块田的查看,有时停下询问,有时拨一株水稻观察,他从专业的角度嘱咐,要保证每亩的颖花数,要提高水稻的生物学产量。他兴致勃勃的说:“要加强后期的田间管理,目前的长势良好,如果亩产达到1000公斤,收获时还会再来。”他迎着稻浪滚滚,不知疲倦,83岁高龄的袁老不知不觉在基地停留超过半个小时,最后与我们技术人员合影留念后离开基地。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水稻杨花的关键阶段,基地遭遇六十年一遇的持续高温热害,最终虽然取得四个示范点第一的产量,但还是没有达到袁先生期待的目标产量。
何其幸运,我零距离与他一起,稻花香里不说丰年只说隆平,他禾下乘凉的梦境在一代又代人的心里继续滋长,就像一粒种子,与我们一同含苞、扬花、授粉,再次孕育芳香,丰盈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