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柽柳是条河

时间:2025-02-01    来源:馨文居    作者:祁云枝  阅读:

  去高陵寻访古柽(chēng)柳那天,路过陈家滩时,被广告牌上的典故吸引,率先拜访了一条河流,准确地说,是一条“Y”字型合二为一的河流。在此处交汇的两条河,让新华大词典里多了一个成语:泾渭分明。

  两条大小不一、浊清不同的河流,趟千山,越万壑,最终在高陵团聚。甫一相会,清浊两相并行,泾水清,渭水浊,竟不肯互融。相峙之下,铺展出千古奇观:泾渭分明——这是从《诗经》里缓缓流出的结论“泾以渭浊,湜湜其沚”,也早已融入我们的认知。

  然而,当我站在观景台上远眺,只见泾河与渭河在眼皮子底下蜿蜒而来,交汇后又悠悠远去。泾河清清自不必说,那渭河水也无甚浊迹可见,所谓的“分明”,肉眼几乎看不出来。

  已是初冬天了,草木依然绿茵茵地镶嵌在河水两岸,不知名的水鸟盘桓在河滩上,音符似的起起落落。

  观景台上,和我一样慕名前来的游人不少,冬月的风拂过脸颊,已有了些许寒意。我身旁刚刚抵达的一对小情侣几乎同时呼出:“不是泾渭分明嘛,分明何在?”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泾渭不分,是这两年生态治理的功劳。”这句话,从水声、车声、市井杂音里脱颖而出,瞬间挤进了我的耳朵。

  循声望去,言者四十出头,身材高大,知性干练,正在给身边的朋友讲解,普通话纯正,声调与嘴角的弧度都拉满了自豪。显然,他是本地人,熟悉这里的一切,带了朋友前来观景。

  我在百度里键入泾河与渭河的源头,搜出来一张河流分布图,乍一看,蓝色的河流,似一株横躺的大树,树梢朝西,树根向东。渭河、泾河还有洛河,是这棵树三个大的枝丫,三水在潼关相汇,一同流入主干黄河。

  泾河一支,涓涓细流自宁夏老龙潭、固原的大湾镇流出,一路牵手马莲河、汭河、洪河、蒲河、黑河,流至甘肃平凉八里桥处会合,于西安市高陵区陈家滩注入渭河。河流由细弱到日渐粗阔,与树枝由粗到细的生长方式,互为镜像。

  渭河这支,源自甘肃的鸟鼠山,先与甘肃境内毛细血管般的秦祁河、义陇河、葫芦河、牛头河等水流相会,又吸纳陕西境内的清水河、涝河、沣河、浐河、灞河以及泾河等水系,亦步亦趋,河面渐宽,构成河之树“茂密的枝柯”。与同样“枝繁叶茂”起来的支流洛河,在渭南市的潼关县并入黄河。

  地图上的这株河水之树,水的来源与去处简洁明了,脉络清晰,甚至,拥有美学、哲学和神学,俨然破译河流的密码。

  是个周六,当我敲开西安市高陵区药惠小学的大门,一株500岁的柽柳越来越清晰地映入眼帘时,我吃惊地发现,它像一条站起来的河流,河水正从泥土缓缓地流向天空。

  若把刚才那张河流分布图顺时针旋转九十度,可不就是眼前这棵古树?!回过头想,我们半道儿停下来观赏千古奇观“泾渭分明”,似乎就是为了此刻让我从河流的角度,来描摹眼前的古树。树与河,刹那间被柽柳链接起来:河,是一株躺在地上的大树,树,分明是一条站立的河。

  你看,这棵树的主干是黄河,三个大的枝丫,分别是泾河、渭河、洛河。枝丫上参差的枝条,是从山谷里蜿蜒而出的芸芸支流。蓬松的叶子笼满了枝头,是河底聚集的一团团水藻,也是河水翻卷的浪花。这些簇生的朦胧小叶,春夏时分绿莹莹的,如今,被秋冬的风蹉跎成黄绿红相间的三色,像是由水墨画家晕染而成。叶子上有河水的波纹,闪耀着河水的光泽。

  这是一株500岁的古柽柳,柽柳活这个岁数,在陕西乃至全国境内都罕见。柽柳多丛生,很少能见到高大粗壮的枝干。这株古树身高十余米,腰身需两人合抱,树皮皲裂如沟渠。离地的树根分出两枝,一粗一细,细的这根离地后不知何故已折断,被水泥全部包裹起来,只有支撑作用。粗的这根,也有三分之一的空洞被水泥填充,像是安装了假肢。很难相信,这伤痕累累、残缺不全的树身,竟然倔强顽强地撑起了楼房一样高蹈的树冠,让人敬仰也心生怜爱。若不是有栅栏相隔,真想奔过去拥抱一下。

  冬日暖阳,穿越柽柳之河,在我身上洒下无数光斑。身心化作一条鱼,瞬间就跃进这古老的河里。这两年,因了一个专栏,我常常在秦岭以及古城西安穿行,如一尾鱼,游荡在外形生动、内涵阔大的古树里。

高陵 寻访古柽柳 陈家滩

励志日志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