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个学生
学院教务说,今年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招新生共80人,两个班级。
我实在吓了一跳,这么多人!很快,他们都安静地坐在下面了,齐整整的。
我把上课时间都选在晚上,现在的人到了晚上脑子才最好用。
在“惨白”的日光灯下面,扬着80张刚被军训晒黑的脸。这些面孔年轻又完全陌生,能感到第一次面对满屋子陌生人的疏远、距离、隔阂。
虽然有人提议用麦克,免得课堂上对这80人“拼命呼喊”,可我实在不喜欢“电”的声音。我对他们说,我走来走去给你们讲课。这个学期,我得做一个“移动哨”。
80个人,在短短的三个月里,我不可能记住这么多名字。这个潜意识下的提示很不好,弄得到了学期末,我能叫得出名字的大约只有他们中间的十几个。不过,这些年轻的面孔都渐渐地熟悉,亲切,活灵活现了。
他们都安静着,第一排学生就坐在讲台下面的不到两米间,他们每一个都是这个国家青年知识分子中的具体一员,农民的儿女超过一半。
下课路上,全无来头地想到很多年前有本小说的书名:《新儿女英雄传》。
2.专业
我问他们:喜欢这个专业吗?
回应很迟钝。和前两届新生差不多,2007届我的学生中大约只有百分之十选报了这个专业,其他都是被调剂来的,他们对这个专业几乎一无所知,甚至有人失望懊悔:如果高考分数能再高出几分,也许就能去学热门专业经济、法律或者英语了。
80人来自中国的21个省,来自乡村的超过城镇的。从乡村考上来的学生家境多贫困,其中,父母种田为生的占三分之一,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的也占三分之一。
百分之七十的学生,从来没进过电影院。80个人中,进过剧场的只有两个,当然不是看歌剧话剧实验剧,是看地方戏。很多学生不能从类型上区分电影和电视。有人起身自报他最喜欢的电视剧是《逃出亚马逊》,有人在下面订正:那是电影。不少人都以为通过电视机看到的“故事片”就是电视剧。
据说,当今已经是现代传媒最发达时代,就我对学生的了解,他们人人有不离手的手机,偶尔跑到校外网吧去上QQ聊天,但是,对日渐发达的网络信息和纸介传媒几乎不关心。
我说,来自乡村的同学,不必为自己缺少见识而自卑,你们还没意识到,你的全部乡村经验就是你自己的宝库,那里面才有你自己的独自发现,你自己可能创造的全部故事和诗意,只有它是你的,别人编造不出来的。显然,他们一下子听不进去,隔一会,就眼睛向下扫一眼手机,他们现在最急切的是洗掉自己身上的全部“泥土气”。现在的学生即使出生在最偏远贫困的农村,也是“读书人”,从小到大都是农民眼里的“学生”,很少做土地里的劳动,没经历过春种秋收,没时间为田里的旱涝收成着急,既没有足够的兴趣情感去理解他的乡村,又急不可待地盼望着一步跨进大城市,享受时尚的新生活。
课间,几个同学的言谈透出了对海口这个边远省会城市的失望:它真够土气的。
有个学生说:在这个不时尚的地方,学上了这么个时尚的专业,搞笑吧。
这时候一个男生快步过来问:老师,不发教材吗?
我们这个课没有教材,不需要,我说。
那男生犹豫了一下,出教室了。
3.哪儿来的优越
有两个学生分别过来对我说,老师,我从中学起就爱好文学。
两个人都说到自己准备写书,有一个都开始动笔了。很快,我注意到,他们有点特立独行。
半个学期下来,总是感到和他们接近起来有什么障碍,按理说,我该特殊关注那些喜欢文学的孩子,我和他们的关系应当亲近,事实却相反,我总是感到这两个学生身上透出某些自鸣得意,能感到他们有异于普通同学的优越感。他们交上来的作业不够踏实,喜欢空洞的抒情,除了华丽的句子,丝毫没见到比别人突出。
文学难道是一件披在身上的漂亮锦衣?我没有再过问他们是不是在动笔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