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游过不少寺庙,西来寺是我见到的一个很特别的寺庙。
西来寺坐落于盘县石桥镇妥乐村。听当地人说,此地原为彝族聚居地。明朝末年,为躲避战火,一部分皇族从南京携家带口迁徙到此,见山清水秀,气候怡人,欣然道:妥了妥了。遂定居于此,改姓,形成了顾、王、路、卜、蒋五大姓氏。
传说,很久以前一老道夜间到此,一夜之间建了西来寺,拂袖而去。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不言而喻,它的建造者就是上面所说的顾、王、路、卜、蒋五大姓氏族人。但建于何年何月,没有记载。如今,只有乾隆年间五大姓氏族人捐资重修留下的一块石碑。碑文模糊,惟“永垂万古”四个大字可见。
去西来寺要走上一段田间小路,越过一条山涧小河,爬上一座称之为“牛角营”的山岗。在我的概念里,这种深藏于大山之中的寺庙虽然不像名刹古寺那样金銮铜瓦、气势宏伟,但古色古香,宁静秀美。然而……
西来寺的朝向与所有妥乐村民居一样,坐东向西。我想,明人建这座寺庙是祈望菩萨保佑有朝一日东归的吧。
进入寺内,感觉有些杂乱无章。一眼望去,正殿显得几分破旧。几个身着普通衣服的中老年妇人正围着大殿前的香炉、供台忙前忙后。香炉里燃烧着几柱香,烟雾像游丝般飘荡。供台上供奉着两盘水果,苹果和柑橘,一看便知是最便宜的那种。这情这景,让人感到多少有些凄楚。见我,一个老妇人迎上作了个揖,道声:阿弥陀佛!以示欢迎。
正殿不大,供奉着三尊大佛。宝幡下垂,显得陈旧。由此,可以想象,这里曾也香火旺盛,曾也众生芸芸。
我四处搜寻,没见着一个剃度穿僧衣的和尚或尼姑,只看见七八个中老年男女身着普通衣服聚在一侧手拿佛经,照本宣科诵着。看得出,他们并非真正的出家人。然而,却那么虔诚和认真。
从正殿出来,一老妇人将供台上的一个苹果和一个柑橘硬要塞入我的手中。她的热情、诚恳令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穿过大门时我停住脚步,扭头看着右手边的一间屋子。屋子低矮,很拥挤。对面墙壁的高处可能已坍塌,用一块条纹塑料布遮着。左边有一张老式有纹帐杆的床,堆着几床棉被。一根绳子连接着床柱和墙正中的木柱,挂了五条毛巾。显然,这间屋子住着五个人。正要转身,一妇人走到我侧面问道:“施主有事?”我答非所问:“这是你们住的地方?”妇人一笑:“嗯。”
出了寺庙门,诵经声仍旧萦回在山岗上。我回过头久久凝视这座古建筑,心潮起伏:执着啊!尽管条件艰苦,寺里的信男善女们却那么虔诚地一心向佛,用他们的善良保佑并守护着一方水土一方人。
据说,盘县县政府已着手包括西来寺在内的妥乐银杏风景区的全面开发。我想,用不了多久,古人留下的这一宝贵遗产定能还它真正面目,造福一方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