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抗战永不悔,至死要渡河

时间:2024-06-23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姜 溪  阅读:

  1

  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大宋都城危在旦夕,国家面临亡国之危,满朝文武惊慌失措。

  临危“背锅”的皇帝宋钦宗和朝中主和派大臣急忙找人前往金营议和,御史中丞陈过庭一拍脑袋,向宋钦宗举荐了宗泽。

  宗泽庄严地接过“和议使”这一重任,临行前对同僚们说:“我这一去,就不能活着回来了。”

  别人问他这是为何?

  宗泽答:“敌人若知悔改,带兵撤离自然是好事。否则,我怎么可能向金人卑躬屈膝,有辱使命呢!”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宋钦宗听说此事,才知这位使者就没打算替朝廷议和,而是铁了心要和金人搏命,这不得谈崩了。趁着车马还没出发,宋钦宗及时把宗泽撤下来,改派他为磁州知府。

  宗泽出朝,犹如猛虎出山,宋朝少了一个大义凛然的议和使臣,却多了一个坚定不移的抗金将领。

  2

  在出使金营一事上和上司抬杠,已经不是宗泽第一次挑战权威。

  年轻时,宗泽就是有名的刺头,敢于仗义执言,为民请命。

  宗泽参加科举考试,在廷对时,年轻气盛、敢说敢为的宗泽单刀直入,针砭时弊,当众指出朝廷弊端,分析社会危机。

  主考官嫌他性格太过直率,说话刺耳,出榜时故意将其名字放在甲科的最后一名。

  如此行事的宗泽,仕途自然也不会太顺利。

  在地方任职时,宗泽从不理会上司的无理搜刮。

  有一次,朝廷派使者到地方征购牛黄。牛黄是牛胆囊的结石,一种珍贵药材。

  时任掖县知事的宗泽知道此举劳民伤财,就对使者说:“在疫疠流行的时候,牛才能结成牛黄,现在气候和顺,哪里来的牛黄!”

  使者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说要上报朝廷。

  宗泽立马怼回去:“这是我一个人说的,你告我去吧!”

  结果,宗泽为当地老百姓免除了一项剥削,自己却被朝廷胡乱扣了一个对神不敬的罪名,除名编管。

  3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靖康之变时,当了一辈子斗士的宗泽已年近七旬,没能出使金营,痛骂敌军,反倒让他得以加入抗金队伍。

  在磁州上任后,宗泽发动民众修缮城墙,招募义勇,制造兵器。

  没过多久,他就上奏,称各州抗金形势大好:“邢、洺、磁、赵、相五州,各蓄精兵二万,敌攻一郡,则四郡皆应,是一郡之兵,常有十万人也。”

  宋钦宗嘉许,然而并没有什么用,朝廷仍然是主和派占了上风,宋钦宗派出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再度出使金营议和。

  赵构路过磁州时,宗泽叩拜迎接,劝谏道:“金人不过是用花言巧语诱骗我们前去议和,他们的军队已经打过来了,再去金营还有什么可谈的,请康王不要去了!”

  赵构很聪明,他也听说金兵已经渡河,不愿自投罗网,于是掉了个头,从河北磁州逃到了河南相州。

  4

  金兵包围汴京后,宋钦宗还在垂死挣扎,将密诏封在蜡丸中,命人带给康王赵构,册封其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宗泽等人为副元帅,调动大军入卫京师。

  赵构不敢与金兵正面交锋,一边打着大元帅的旗号,聚集溃军,一边跑到山东济州安顿下来。

  宗泽多次苦劝赵构直趋澶渊,收复失地,解京城之围,赵构却无动于衷。

  宗泽只好孤军奋战,向都城汴京进军。

  率军出征后,从大名到开德,宗泽一路和金兵打了十三场仗,全部获胜。宗泽一面写信请赵构会师京城,一面联络其他宋军,继续向汴京挺进。

  宗泽对手下将士们说:“现在进退都是死,我们必须死里求生!”在他的鼓舞下,将士们毫不畏惧金兵强悍的战斗力,在交战中一度迫使金人放弃营寨,逃奔数十里。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人在中原进行一番烧杀掳掠后,挟持二帝、宗室、妃嫔、大臣等三千多人北归。

  宗泽得知这一消息,立即率领大军抄近路赶到河北大名,计划联合各军过河堵住金兵的归路,将二帝抢回来。

  可当他到达时,各路军队竟然没有一支前来勤王,宗泽孤掌难鸣,只好望河兴叹,眼见金人带着“战利品”远去。

  老当益壮的宗泽,深深感受到一种无力感,而这种不甘和悲愤,成为其短暂而雄壮的抗金生涯中唯一的基调。

  5

  在山东济州吃瓜看戏的康王赵构成了大赢家。

  靖康之变后,21岁的赵构从孟太后派出的使者手中接过刻有篆文“大宋受命之宝”的玉玺,在南京应天府即位称帝,改元建炎,重建政权,史称南宋,赵构即宋高宗。

  赵构一即位,宗泽便前往拜见,慷慨陈述抗金大计,说到激动时不禁老泪纵横,在一旁的主战派大臣、右相李纲也为之动容。

  赵构本想将宗泽留在朝中,但是以黄潜善、汪伯彦为首主和派大臣屡屡从中作梗,最后只是授宗泽以龙图阁学士、知襄阳府。

  同为抗战派的李纲立马察觉此事不对劲,便一再奏请擢宗泽为开封府尹、东京留守,大力支持其对京城的防御。

  这些“糟老头子”犟得很,赵构自知拗不过,只好同意。

  6

  孤独的宗泽,在朝中主和派轻蔑的眼光中,来到那座已经没有皇帝的都城。那里不久前惨遭金兵劫掠,盗贼蜂起,人心惶惶,丝毫看不出《清明上河图》中的盛世繁荣气象,只有一片狼藉的空城。

  宗泽上任后,雷厉风行,经过他的严厉整顿,当地社会秩序迅速恢复正常,物价稳定,商业兴隆。针对治安问题,宗泽派人缉捕盗贼,并下令,无论赃物多少,全部按军法论处,从此贼患也逐渐平息。

  保卫汴京,还需要一支有实力的武装力量。

  靖康之变后,掌握军事力量的中央机构枢密院所能调动的兵力已所剩无几,北宋建立的军事指挥系统陷入瘫痪。

  乱世之中,各地义兵兴起,打着勤王的旗号,却各怀心思,难以统一调度。而朝廷眼中的这些“匪”“寇”兵力雄厚,是宗泽一心争取的对象。

  这些草头王也在宗泽爱国精神的感召下,纷纷加入匡扶宋室的队伍。

  濮州义军的首领王善,自称手下有数十万之众,兵车万乘,本来不给宗泽好脸色看,还想出兵占领汴京。

  宗泽听闻此事,亲自前去劝降,单骑入营与王善相见,请他加入抗金大军,说:“朝廷正当危难之时,如果有一两位如你这样的人,岂还会有敌患?今日就是立功的好时机,机不可失啊。”

  王善一看宗泽年近七旬,还一心为国为民,极富诚意,对他佩服不已,二话不说,解甲归降。

  寿春人丁进,江湖人称“丁一箭”,聚众数万人,听闻宗泽的威名,带兵前往京城近郊求见。

  宗泽的部下都担心有诈,宗泽却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何况是人呢?”

  丁进到后,宗泽亲自接见,像对待老部下一样与他亲切交谈。

  丁进十分感动,当即请宗泽前去视察他的部队。

  宗泽毫不怀疑,第二天就去慰问了丁进的军队。

  从此,丁进所部归入宗泽麾下,成为保卫汴京的一支生力军。

  除此之外,还有外号“没角牛”的杨进,拥兵三十万,李贵、王大郎、王再兴等各拥兵数万,都是京西、淮南、两河一带的义兵,宗泽晓以大义,将他们一一招降。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春,留守东京的宗泽已经招抚各地义军百万之众,且积蓄了半年军粮,又命王彦率领八字军屯驻于滑州,准备渡河作战。

  宗泽多次上书请皇帝还京掌国,却一次次石沉大海。

  7

  宗泽不仅要应对朝廷的非议,还要面对来自金人的威胁。对此,宗泽镇定自若。

  伪楚皇帝张邦昌被南宋朝廷处死后,金人明知他们扶持的傀儡政权已经灭亡,却仍以出使“大楚”为名,派人到开封打探情况。

  金国使者如此嚣张,宗泽不能忍了,一改往日宋朝对金软弱求和的作风,果断将使者五花大绑,关到牢里,然后上书宋高宗赵构,请求将使者斩首。

  赵构大为惊慌,赶紧给宗泽写信,命他不要太冲动,请使者住在别馆,好生款待,让他们吃好喝好。

  宗泽大胆的行为自然引来主和派大肆攻击,他们用一道道奏章对其群起而攻之。

  宗泽从不妥协。

  宗泽不但态度强硬,而且治军严明,军队战斗力极强。

  南宋初建,金军名将完颜宗弼计划再次侵略汴京。宗泽手下诸将都知道金军骁勇善战,建议断桥守城,防止金兵渡河。

  宗泽却说:“去年金兵之所以轻松取胜,就是因为我们自断河梁,让他们看到宋军的软弱,这一次我们要集中兵力迎敌,不可后退。”

  完颜宗弼本以为宋军不堪一击,也不放在心上,结果遭到宗泽所部的奋力抵抗,连汴京的大门都摸不到,只好趁夜退兵而去。

  在开封小试牛刀后,宗泽接着在滑州痛击金军。

  宗泽在世时,金兵接连吃了多次败仗,都不敢轻易入侵汴京,有的金人还尊称宗泽为“宗爷爷”,被他深深震慑。

  在对金作战中,宗泽不忘提拔人才。后来让金人闻风丧胆的岳飞,当时不过是一个无名小卒,在宗泽部下当秉义郎。

  有一次,岳飞触犯军法,本来要被严加处置。

  宗泽与之交谈后,发现岳飞竟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将才,可堪大任。

  正值金人入侵汜水,宗泽给了岳飞将功补过的机会,让他带五百名骑兵作为先锋部队出战。

  岳飞初出茅庐,就尽显军事奇才,在这次遭遇战中痛击金军。

  岳飞凯旋后,宗泽赦免了他的罪,并升他为统制,年轻的岳飞由此成名。

  8

  汴京在宗泽的经营下,俨然成为一座坚不可摧的军事要塞。即便在那时,汴京的军民也还相信,宋朝皇帝不会将京城弃之而去。

  可是,皇帝赵构让他们失望了。

  汴京形势好转,宗泽连续上书宋高宗,痛斥黄、汪一党懦弱无能,请赵构早日返回开封,以安定民心,商讨收复失地的大计。

  宗泽知道赵构“恐金症”晚期,可能不相信他的话,还在奏疏中诚恳地说:“臣若有毫发误国大计,臣有一子五孙,甘被诛戮。”

  宗泽力请“车驾还阙”的主张得到了大部分抗金将领的认同。

  官职低微的年轻将领岳飞直接就上了道奏疏,批评主和派不愿返回汴京是苟且偷生,没有远大战略,恳请宋高宗赵构收复失地,迎回被金兵掳走的宋徽宗、宋钦宗。

  岳飞当时只不过是一个低级军官,人微言轻,还越职言事,当然引起朝中的主和派不快,便将其削除军职,赶出了军营。

  对于这些奏疏,宋高宗赵构表面笑嘻嘻,说自己很快就会返回北方,实际上却把他们的话当耳边风。

  主和派大臣黄潜善和汪伯彦也对宗泽创造的大好局面视而不见,频频派出使节与金兵求和,每次见到宗泽的奏疏,都耻笑宗泽的狂妄和不识时务。

  宗泽估计是被这些软骨头活活气死的。

  9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在一次宋金交战中,金军为首的将领王策正好是辽国旧将,宗泽想借助他探听金人军情。

  宗泽在战场上将王策擒获,带回营中后又为其松绑,请他坐于堂上。

  两人都与金人有国仇,宗泽对他说:“契丹本来是我大宋兄弟之国,如今女真人侮辱我主,又将你们灭国,我们应当同心协力,一雪前耻啊!”

  王策听宗泽这么说,感动得稀里哗啦,也不计较北宋之前背信弃义,就将金人的虚实全部告知宗泽,进一步坚定了宗泽渡河的决心。

  宗泽打听到两河州县金军兵力空虚,自然不肯错失良机,计划渡河收复失地。

  为此,宗泽前后上疏二十多次,恳请赵构发兵北伐,可赵构都不为所动。

  一直拖到当年七月,赵构仍然没有表态,宗泽的部队迟迟无法进军。

  宗泽望眼欲穿,期盼着皇帝移驾开封城,可希望如此渺茫。

  10

  宗泽病倒了,他忧愤成疾,背上生疽,从此一病不起。

  当将领们在榻前问候时,他支撑着坐起来,说:“我本来没病,只因二帝蒙尘,心生忧愤。希望诸位能够奋力歼敌,那样我就死而无憾了。”

  众将听罢,泪流不止,表示一定不会辜负宗泽的嘱托。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宗泽反复悲吟杜甫写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没有一句话谈及家事。

  临终前,他大呼三声“渡河”,声声震耳,字字泣血。

  在最后的呼喊中,宗泽壮志难酬,悲愤去世。

  宗泽去世后,开封再度笼罩在阴影之下,全城为之悲痛,老百姓奔走痛哭,太学生撰文祭奠,商人罢市哀悼。

  万万没想到,宗泽集结的这支大军更是迅速断送在南宋朝廷手中。

  接任宗泽担任东京留守的杜充,是皇帝赵构的亲信,一改宗泽对民众竭力拉拢的措施,将朝廷一向忌惮的义兵全部驱逐。

  这些义兵很多再次成为游寇,陆续被宋、金剿灭。从此,北方的抗金势力如同一盘散沙。

  在宗泽去世一个月后,金军就兵分三路,再次南侵。宗泽苦心经营的河东、河北等地相继沦陷,金军从河阳渡河,直逼开封,离应天也不过咫尺之遥。

  宗泽的理想,最终还是随他消逝在东京梦华之中,只有那三声“渡河”,仍回荡在汴京的断壁残垣之间。

北宋靖康元年 金兵 南侵 亡国之危

情感故事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