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国时期英豪辈出,蜀国、吴国、魏国之间展开激烈的较量。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虽然与人数、装备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是好的谋略也足以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
在三国之中,有名的谋士不在少数,各方势力的首领也都十分爱才,其中尤以曹操为最。
曹操不惜花费极大的代价从世间笼络人才,一时间“谋臣如雨,猛将如云”,而相比于曹操,刘备在对待人才方面,做的就要差上许多。
刘备曾经放弃了一位谋士,却被曹家三代人重用,谋士的后代还出了个开国皇帝。
这个谋士就是陈群。
2
刘备爱才,在三国之中也是一段佳话。
当年刘备的家眷被困长坂坡,赵云单骑救幼主,七进七出,险些命丧曹营。
当赵云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刘禅回到刘备身边之时,刘备看着满身是伤的赵云,瞬间泪流不止,情急之下,双手托起刘禅就要将他摔死,并喊道:“因为你,险些折损我一员大将。”
如果不是众人阻拦,或许刘禅真的逃不过那一摔。
虽然有人说刘备那是在做戏,在收买人心,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刘备的做法的确让许多人都对刘备更加忠心,也愿意为他卖命。
3
当然,纵使刘备善于“收买人心”,那他也是分人的。
刘备对于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又或是诸葛亮这样的谋臣都十分的上心,百般尊重、照顾,但是对于像陈群这样的贤士却是缺乏了应有的关注与信任。
陈群出身于颍川的名门望族陈氏,他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出名的大才之人。
陈群学富五车,才思过人,长大后便想加入一方势力,施展所学,博得一份不错的仕途,于是他便加入了刘备营下。
刘备声名在外,听闻有人投奔自然是夹道欢迎,而且陈群出身名门,刘备也不好怠慢,于是给他封了一个别驾的官职。
4
可是,刘备对陈群的关注,也仅限于如此了。
陈群曾几次给予刘备建议,但是刘备却没有采纳,最终在徐州一事上,二人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当年徐州刺史陶谦病逝,将徐州让给了刘备,没过多久,袁术、吕布相继前往徐州,不过不同的是,袁术的目的是攻打,而吕布则是假借着投奔刘备的名义前来。
刘备欲全力抵抗袁术,陈群则说:“如若吕布乘虚而入,唯恐失了徐州,因此吕布不得不防。”
面对陈群的直言进谏,刘备则当成了耳旁风,不仅没有领情,还对陈群冷言相向。
最后,吕布得手,刘备痛失徐州。
徐州失守后,陈群对刘备也失去了希望,觉得他并非明主,转而投身到了曹营。
对于陈群的离开,刘备虽说挽留了两句,但是仍然没有表现出有多么重视。
5
对于陈群的加入,曹操自然是欣喜过望。
曹操本就是爱才之人,虽然对待关羽、徐庶的“招揽方式”上有失磊落,但是作为“宁愿我负天下人,莫让天下人负我”的一代枭雄来说,只要能够达成目的,那么手段都在其次。
陈群加入曹营后,曹操对其一直以礼相待,虽然封给他的官职,与他在刘备营下相差无几,但是却不曾对他轻视。
当然,曹操性格多疑,二人也曾发生过意见上的相驳。
当时,有人给曹操介绍了两个“人才”,名为王模和周逵。陈群通对观察,认为二人有才无德,不能当以大任,就建议曹操不要对二人太过信任。
可曹操却不以为意,认为是陈群怕二人影响他的前程,所以并没有相信,反而还对他们二人委以重任。
结果不出陈群所料,王模、周逵二人果然惹出了大乱子,曹操这才后悔莫及,他连忙向陈群赔礼道歉,悔不该当初没听陈群的话。
陈群听后大为感动,觉得曹操是个知错能改的明君,所以竭力辅佐。
此后,曹操更是对陈群重视非常,将他官升数级。
6
曹操死后,曹丕建立了魏国,他也遵照曹操的指示,重用陈群。
对后世影响重大的“九品中正制”,就是陈群协助曹丕所制定的,并且还是以陈群的意见为主导的,由此也可以看出陈群的才华。
曹丕临去世前,将陈群任命为托孤遗老,希望他能够尽心尽力地辅佐新帝。
陈群也没有辜负曹丕的希冀,直到陈群去世之前,一直在为魏国鞠躬尽瘁。
作为“三朝元老”,陈群将他毕生所学都贡献给了曹操家族,侍奉三代家主,呕心沥血。
对于陈群的付出,曹氏家族也给予了他极大的肯定,到陈群去世前,他已经位居三公之一,地位显赫。
7
陈群的才华与他的家庭有着极大的关系,陈家人才辈出,到了南北朝时期,还出了个开国皇帝陈霸先,建立了陈朝。
陈群虽然不是陈氏家族中成就最高的,但是却是陈氏家族中最为出名的一个。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刘备像重视关羽一样重视陈群,那么三国的结局或许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善于“收买人心”的刘备,却一再将有才华的人推离自己的身边,或许这也正是刘备会最终失败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