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古稀之年话长寿

时间:2024-04-01    来源:馨文居    作者:黄皮人  阅读:

  今天,2023年12月30日,我跨入了古稀之年。

  古稀之年的出处始于诗圣杜甫,他在《曲江二首》中如是说:“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写这首诗时,杜甫时年46岁,而他所处的那个年代人均寿命只有42岁。这就不难理解,唐代包括在此之前,人活到70岁算高寿。此后,古稀之年一说传承至今,并留下许多文字,如宋朝辛弃疾的“七十古来稀,人人都道”;明朝唐寅的“人年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

  然,斗转星移,今非昔比,七十古来稀在如今的社会早已名存实亡,甚至“年过七十不为稀,没过七十才为奇”。环顾我们周围,亲人,同学,邻居,朋友,进入古稀、甚至早已超越古稀的比比皆是。据国家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占总人口17.3%。

  就拿我家来说吧,我排行老三,哥哥姐姐都超过了70岁,身体非常健康,精神状态也很好。不仅如此,他们还要照顾我老妈,老妈今年92岁,思维清晰,就是手脚不麻利。就我个人而言,目前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似乎没有进入古稀之年,倒有点像不惑之年。

  人活一世,都希望长寿,从古到今,帝王将相如此,寻常百姓亦然。然而,缘起缘灭缘终尽,花开花落花归尘,谁也无法抗拒生死轮回。回想起来,我们这一代人是非常幸运的,不仅延伸了生命的长度,而且拓展了生命的宽度。在即将步入新年之际,在今天这个特殊日子里,我来谈点个人感悟。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和平安宁的环境是根本。战争不仅直接杀戮生命,使千千万万的家庭妻离子散,而且还造成了社会动荡,彻底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战参与国家33个,15亿多人被卷入战争,造成850万军人和1300万平民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战参与国家60个,20亿余人口被卷入战争,造成2770万军人和2730万平民死亡。

  时至今日,战争还在继续,那些陷入战乱的国家,人民不能安居乐业,每天都有大量的生命逝去。俄乌战争持续了600余天,双方伤亡数十万人,平民伤亡不计其数;叙利亚长达数十年的内战,导致数百万人流离失所,37万人死亡。

  解放前,我们的国家内忧外患,在长达百余年的时间里,屡遭外敌侵入,军阀频繁混战,人力、物力、财力都消耗殆尽。战争造成人们住无定所,颠沛流离,饥寒交迫,处于惶惶不可终日之中。如此残酷恶劣的环境,连生存都难以保证,谈何长寿?据统计,解放前我国的人均寿命不足40岁,能够达到70岁简直就是奢望。

  正因为我们的国家曾经饱受欺凌,也经历过战争,所以对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倍加珍惜。纵观这个世界,不是没有战争,也不是没有霸凌,而是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我们不畏惧战争,更热爱和平,因而创造了一个和平、安宁、幸福的生活环境。

  富足舒适的生活是内核。人类从原始社会发展至今,总体来说平均寿命与生活质量呈正比增长,原始社会人的平均寿命只有15岁,2022年全世界人口平均寿命71岁。   生存需要正常的生活,吃饭穿衣、住有定所是居家过日子的最基本条件。原始社会恶劣的生存环境造成人至青年而夭折就不用说了,即便在强盛的唐朝、繁荣的宋朝和大明王朝,我们熟知的几位文学大咖,虽然也有高光时刻,但也没有越过七十大关。

  诗圣杜甫为躲避连年不断的战乱,流离失所,几经辗转跑到成都,靠朋友接济住进草堂,最终客死于由潭州去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时年59岁。

  生性放达不羁,才华横溢的苏东坡,仕途坎坷,被贬谪流放三次,所去地方一次比一次艰苦,黄州、惠州、儋州,最终也是病死他乡,时年64岁。

  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因科举案受牵连蒙冤入狱一年,后游荡江湖,晚年生活穷困潦倒,时常依靠朋友的接济维持生活,54岁时病逝。

  旧社会,压在中国人民头上有“三座大山”,绝大多数劳苦大众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只有少数人享受花天酒地。“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对社会的真实写照,“黄世仁”对“杨白劳”的阶级压迫哪有生存的权利和自由?

  与古人,与我们的父辈相比,我们确实生逢盛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不是锦衣玉食,但也吃穿不愁,过着平安、快乐、健康的生活。随着生活质量的节节攀升,人们的寿命也逐年刷新,由解放前我国的人均寿命不足40岁,到2023年的77岁。

  健全高效的医疗是保障。近些年来,我国人均寿命逐年提升,原因固然很多,但医疗水平的发达功不可没。

  2022年全国各省、直辖市人均寿命统计显示,排名前三分别为:上海80.26岁,北京80.18岁,天津78.89岁。于是,人们普遍认为,人的寿命与医疗救治息息相关。

  为什么各大城市三甲医院人满为患?因为有健全高效的医疗资源,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一流的医院和顶尖的专家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大城市。

  我居家周围有几家三甲医院,全都实行实名制网上挂号,为方便就诊可提前一周预约。我发现,凡热门病例天天爆满,周周无号,因为绝大部分就诊人员来自外地。我居住北京,几乎常年都要接待外地来京看病的朋友,为他们联系医院,寻找专家。

  我有个武汉的同学,他夫人患了“先天性心脏瓣膜狭窄”疾病,需要更换瓣膜。虽然武汉的医院有能力做这个手术,但他还是选择了北京的专科医院。做手术那日,我陪同学在手术室门外等候,整整7个多小时。据后来医生介绍,要将心脏拿出人体外进行更换,病人在此期间完全依赖体外人工心肺机来替代心肺功能。听后,我简直目瞪口呆,这种手术在过去简直不敢想象!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我岳父60多岁以后发生两次脑梗阻,第一次还能动弹,也有意识,第二次瘫痪卧床,成为植物人。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里,多次发生险情,多次院方下达病危通知书。然而,在先进的医疗救治下,又多次起死回生,直到83岁才去世。由于常年住院治疗,医务人员也十分熟悉,连他们都说,这是医疗救治的生命奇迹。

  记忆中,我小时候有一种病症叫痨病,也称作肺结核,病根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当时患者很多。民间说,“十痨九死”,非常可怕。更可怕的是,紧挨着我家的邻居左右、对门各有几人患了此病。这病传染性极强,刚开始只是一家老年夫妻患病,后连续传染了其它人。病人身体瘦弱,脸色苍白,眼窝深陷。他们成天咳嗽,吐带血的浓痰,生命垂危,不过几年的时间,这些病人先后去世。

  然而,自从七十年代研制出链霉素、异烟肼等抗结核药物后,有效地控制和治愈了此类病灶。如今,很少听说有这类病人,即便有个别人患上了,也非常快捷有效地治愈了。      豁达乐观的心态是关键。人到七十,接触了身边不少同年人,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如今的人们普遍都有非常好的精神状态,虽年逾古稀,但心若而立。   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境界,真正能够身体力行的非我辈莫属。

  英国文学家萧伯纳说:“60岁以后才是真正的人生。”这是一种追逐,也是一种自信,真正能够付诸实践的舍我辈其谁?

  这是建立在平安幸福、物资生活富足之上的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   在我的记忆里,我们的父辈中许多人年过60岁便一副老气横秋的神态。没有追求,没有精力,成天宅家守着一日三餐混日子。而现在则不然,外出旅游,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绝大部分都是退休老者。街面上,公园里,唱歌的、跳舞的、玩乐器的、练健身的以老人居多。

  我的同学、朋友中,有人退休后开始学摄影,跑遍了祖国的山川大海,定格了五彩缤纷的风景名胜,最终获得了加入省市级摄影协会的资格。还有的人退休后开始学习乐器,学习唱歌跳舞,从吹拉弹唱的最基础开始,用不了几年功夫便登上了大雅之堂,满世界参加演出。

  我的几位邻居,没有任何基础,参加了书法培训,每天埋头苦练,挥洒墨汁。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十年磨一剑,如今龙飞凤舞,挥毫成金,求墨宝者门庭若市。

  就我本人来说吧,从小喜欢文学,退休后有大把的时间开始写作。多年坚持,始终如一,将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生活感悟通过文字记录下来。每年都有近百篇文章,几十万文字发表在许多网络、纸质媒体上。不仅有了耕耘的收获和心灵的满足,而且感觉退休生活的充实和创作的精彩。有了追求,就有了动力,感觉精力特别旺盛,仿佛回到青年时代,弥补了多年对文学渴求的遗憾!

  如今,我加入了两个网络文学社团,并担任散文主编,每天都有拜读不完的佳作,撰写不尽的文章。同时,还结识了全国各地许多有才华的文友,每天都在网上互动。不少文友出版书籍,要求我撰写前言,虽诚惶诚恐,但也有一种得到别人信任和肯定的心理慰藉。

  如今,在这个物资生活丰盈,精神生活充实的大好年代,能够轻松越过七十古稀,谁不希望“何止于米,相期以茶”成为稀松平常事?

抒情散文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