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与小张说好本周星期天去钓鱼的,我鱼竿、鱼饵等都准备好了,还推掉了朋友约的一个饭局,今天突然说不去了,真扫兴;是呀,两天前姊妹伙和我约好星期五晚上下班后去逛商场的,刚走到半路,她接了一个电话,就说有事不能陪我去逛商场了,留下我一个人傻傻地站在那里……
这就是典型的爽约。爽约的本义是没有履行约会、失约等。爽约即不讲信用的人,他失去的是承诺和诚信;爽约的人没有真正明白“承诺比生命更重要”的含义。
唐朝诗人李商隐在《为张周封上杨相公启》写道“ 郭伋还州,尚不欺於童子;文侯校猎,宁爽约於虞人?”这里面是讲的是两个故事:郭伋出去巡视,回到城里的时间比原来告诉送他出城的小孩早了一天,于是他就不进城,先在城外亭子里住了一晚,第二天才进城,因为他不想失信于小孩;魏文侯有次喝酒喝到一半时,突然想起他原来与管理园囿的官员约好了当天要去围猎的,虽然这时天下起了大雨,但他还是赶去履行约会。这两个故事说明,古时候的人都懂得“承诺比生命更重要”的道理。
爽约其实就是平常说的“放鸽子”。为什么一定要用鸽子来形容呢?话说“放鸽子”的原意有三个版本:其一,老北京养鸽子的爷们儿放飞鸽子时,专门裹人家鸽子的人将经过自己训练的鸽子混到放飞的鸽群中,让原鸽群迷失方向,然后把它们引回到自己主人的鸽笼中;其二,旧上海的彩票俗称“白鸽票”,一般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其三,旧中国上海滩一种诈骗伎俩,以女人到雇主家做保姆或小妾即去给别人做妻子(或者小老婆),事成之后这女人再趁主人不防备的时候趁机逃走,导致雇主家最终人财两空的做法。
爽约的人是一个没有原则的人,这种人非常无聊,因不守诚信,让人不敢继续与其交往。既然答应了无论怎么样都要守约,即使当时没有答应,只要没有提出不同意见也视为默认(最最特殊的情况除外),守信是做人的最基本最基本的原则。
偶尔爽约还是可以理解,就像是闹着玩似的,但是若多次了就变成了《狼来了》的故事了。喜欢轻易爽约的人,一定是没有信用可讲的人,就会逐渐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越来越没有人相信自己了。这其实也是爽约的反噬效果吧,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平常没有狼的时候,总喊狼来了,狼来了,让别人上当了。若有一天狼真的来了,别人都不会把你的话当真的了。
真心爱你的人不可能会轻易在感情里面爽约,真心或用心做事的人也不会无缘无故地爽约,更不可能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敷衍和搪塞你,或净找些不是理由的理由来作为自己不信守承诺的借口。反之,就是对你不上心或做事不用心。交往过程中,用一些不是理由的理由来爽约的人,十有八九不是好人,不值得信赖。
守约的人做事有目标有计划,习惯事先准备安排好,喜欢统计好大家的时间然后去实行共同计划好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当你收拾好所有资料都准备要出门时,结果对方一个电话打来嬉皮笑脸地告诉你不好意思他临时改变了主意,这时你是不是大脑一片空白或不想说话?心里面沉沉的,整个人很失落,也很生气,同时又很自责?如果去怪罪别人就会影响到友谊,不责怪他心里又难受,这种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就被压抑在身体里,心里极不是滋味。
经常将我们爽约的人尽早踢出朋友圈,省得让我们烦!
经常爽约的人其实也是给自己丢了许多坑,因为又怕被拒绝,别人就不敢再主动约,把自己挡在了门之外。
即使你洁白如“鸽”,不守信用的人要爽你还是没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