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赞是我的老战友,他从军20多年,官至某部炮兵团团长。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朋友,有一类朋友处着处着渐行渐远,最后杳无音信,断了联系;有一类朋友,随着时间推移和彼此欣赏,感情越处越深,成为挚友。我和王宏赞的友情属于后一类。
我和王宏赞第一次见面是40多年前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从徽州军分区(现黄山军分区)调省军区司令部作训处工作。到任不久,处领导安排我一项工作任务。南京军区司令部动员部"四会教练员”录制组,要到我省肖县人武部拍摄60迫击炮教学录相片,我负责协调和保障。
当时王宏赞在肖县人武部军事科当参谋。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王宏赞,他不到30岁,中等个头,长的精干壮实,国字脸,红脸膛,给人虎头虎脑的感觉。因在军校学的是炮兵专业,人送外号"小钢炮”。
“小钢炮"虽然年轻,但组织民兵训练很有一套。训练场上,他精神饱满,口齿清晰,动作规范,教学示范一气呵成,深受参训民兵欢迎。南京军区发现了这个典型,摄制录相向全区推广。
王宏赞的现场表现让军区摄制组的同志很满意,他们没想到,在小小的武装部,竟然隐藏着一个大大的炮兵专家。除了专业技术以外,摄制组对他的口令大加赞赏。宏赞带点北方老侉口音的普通话,吐字清楚,声音宏亮,不怒自威。军区领队的同志对我说,他们到江浙沪等地拍摄时,最担心教员方言太重,普通话说不好,经常是胡吳不分,黄王不分。王宏赞的表现令他们刮目相看。
那一次,我和王宏赞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半年后的一天,司令部兵种处领导把我叫到他办公室,专门询问了解王宏赞的情况,准备调他到兵种处任炮兵参谋。
省军区机关选调人员,一般都从师级单位选拔佼佼者,几乎没有从基层调人的先例。我一听非常高兴,便把拍摄四会教练员时王宏赞的表现,以及军区工作组的评价,详细介绍了一番。
我的介绍有没有起到作用不得而知,但时隔不久,王宏赞走马上任到兵种处当参谋了。再过几年,省军区机关编制体制调整,兵种处并入作训处,王宏赞和我就成为一个处室的战友,在一起朝夕相处,相互了解更深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军队掀起军事训练热潮,省军区系统也不例外,从机关到基层,展开了围绕各自业务为主的训练比武活动。司令部机关以参谋人员为主,参谋业务就是“六会”。
"六会"是叶剑英元帅规定的参谋基本功,即读、记、算、画、写、传。六会中算(计算公式数据),画(标图),写(军用文书)比较好理解,读,记,传可能没当过兵的人就不知内涵了。读是判读航空照片和军用地图;记就是熟记作战所需相关知识,包括天文地理,战役战术要则,武器装备参数等;传就是熟练使用各种通信工具,确保上传下达顺畅。
王宏赞发扬了他记忆力好的特长,平时刻苦钻研,勤于练习,熟记了一万多组数据,在记的方面夺得了省军区参谋业务比武桂冠,成为了有名的"问不倒"。
记得当年省军区大礼堂坐无虚席,王宏赞站在讲台上,面对大家轮番提问,一一解答,他的精准回答博得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真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从人武部到省军区机关,跨度比较大,宏赞深感工作压力巨大。他在积极做好自己分管工作的同时,开始了有计划的系统军事理论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他的军事理论水平,文字表达能力和训练组织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成为独挡一面的主力参谋。
时隔不久,宏赞被提拔到省军区教导大队任训练处处长。走上领导岗位后,他更是不敢懈怠,努力把所学知识和本领投入到教学之中,为培养省军区各类人才作出了贡献。1997年,王宏赞提拔到省军区预备役师炮兵团任团长。
宏赞团长上任伊始,正值全团组织122榴弹炮和85加农炮成建制实弹射击训练。召开训练动员大会前,团参谋长要为他准备讲话稿,宏赞笑笑说不必了。在动员大会上,面对参训的数百名官兵,新团长来了个口头即席讲话。他从本次训练的目的意义,计划安排,目标要求到对参训官兵的希望一一道来,把他语音正,嗓门大,记忆力强的看家本领发挥的淋漓尽致。新团长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动员,让官兵耳目一新,深受鼓舞,上任第一炮打响了。训练期间,宏赞与官兵同吃同住同训练,一身扑在训练场。训练结束,经省军区考核验收,取得了军事训练和实弹射击总评优秀的好成绩。
宏赞团长在任五年多时间,不仅战备训练卓有成效,并且带领全团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每年汛期积极参加抗洪抢险,炮兵团多次受到省军区表彰。宏赞个人因工作成绩突出,曾荣立过三等功,被评为省军区优秀共产党员。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2003年,宏赞脱下军装,转业到安徽省人大机关工作。他退伍不褪色,继续保持和发扬了军队优良传统,诚恳做人,扎实干事,干一行爱一行,得到了组织认可,官至副厅退休,成为转业干部中的佼佼者。
宏赞不仅事业有成,家庭婚姻也很美满幸福。他的爱人孙月梅,是他家乡王寨中学(高中)的同班同学。孙月梅年轻漂亮,家庭条件好(父亲是公社领导),学习成绩好,既是班级的团支部书记,又是学校出名的校花,在校时不乏众多的追求者,但都被她拒之门外。王宏赞当时学习成绩好,性格开朗,讲话幽默,是学校宣传队的名角,追他的女同学也不少。几位相处不错的学友在一起喝酒时就调侃宏赞说:你要能把孙月梅搞到手,那才算有本事。宏赞乘着酒兴,当场表态说:我只要追,肯定能成!几位同学都笑他吹牛。时光荏苒,一晃两年,宏赞在部队以优异成绩考入军队院校。趁军校放假时,他回家探亲,又与学友相聚,得知孙月梅在一所学校担任老师,追者众多,尚未选定对象。几位学友又怂恿宏赞说:该你上场了,看名花能否归主。酒毕,王宏赞便鼓起勇气,与学友一道去登门拜访。谁知两人一见,即碰发出爱情火花,两情相悦,一见钟情。宏赞赢得芳心,有情人终成眷属。至今,他们已在一起生活了四十多年,夫妻俩恩爱如初,家庭十分美满幸福。
宏赞是性情中人,有着北方大汉的豪气。当年他第一次登门求婚,老丈人设下鸿门宴,拿出三瓶酒两人对吹。老丈人倒了,他谈笑自若。老丈人心里说,这小子行!他哪里知道,这小子出门后便在路旁吐得天昏地暗。
说起喝酒,宏赞的故事就多了。有一天晚上,老乡聚会,一来二往,宏赞没控制住,酒就有些多了。散席时有人提议要送他回家,他说不必了,有车来接我。其实那时我们当参谋的没有这待遇,外出喝酒多是搭顺风车或乘公交回。宏赞既然大话出口,那面子不能失。他在一公用电话亭,把电话打到作训处图库,本来想叫图库值班的驾驶员去接他。谁知处长刚好到图库查岗,处长就直接接听了电话。处长一听电话是宏赞要派车去接他,便问你在哪?宏赞说我要知道我在哪还要你派车接我吗!处长一听就知道他喝多了,既生气又好笑,但这时训他也没用,又怕他出事,只好亲自派车到大街上找他。好在那时合肥不大,市中心转了几圈,终于在街边一个电线杆下找到了。翌日早晨,处长到宏赞家去看他,宏赞竟然问处长:处长您这么早到我家来,有啥事吗?哈哈,宏赞就是这么个豪放而有趣的人。
四十年前,我和王宏赞同住省军区机关大院做邻居,四十年后,我们同住望湖城桂香居,仍然做邻居,隔三差五,喝杯闲酒,掼掼蛋,其乐无穷。赵本山的话,缘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