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次鲁北沿海地区群众文化调研中了解到,北海经济开发区马山子镇高井村多年从事丧葬演出的唢呐艺人刘宝常也加入了马山子镇大梁王村民间文艺爱好者李桂英组织的戏曲联社,而且被推选为副社长。李桂英作为北海当地的民间文化人,在当地可谓名声远播,她从组建北海第一支乡村广场舞队,到组织北海第一场“村晚”,今年李桂英带领大梁王村广场舞队代表北海参加全市广场舞大赛并获得二等奖,她们是这次比赛中的唯一一支乡村队。
李桂英的文艺梦像初春草原的第一抹绿色,在春风的吹拂下,不断延伸,愈加浓郁。近期,她又联合北海当地以及临近无棣县部分乡村的民间艺人筹划组建戏曲联社,并初步拟名为“高粱红戏曲联社”,寓意他们像鲁北大地上倔强的高粱,朴实而执着地追逐着自己的文艺梦。戏曲联社联社的成员有的擅长京胡、二胡笛子等乐器的演奏,有的擅长京剧、吕剧、梆子等多个剧种的演唱,还有的还会演唱一些近乎失传的民间曲种。这些民间艺人平时没有舞台,没有行头,甚至连聚在一起过过戏瘾的时间都很少,他们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商贩,还有的是什么挣钱干什么的无固定工作者。 “有了戏曲联社,让我们的爱好有了施展的舞台。”李桂英说,“虽然同是戏曲,我们的这些东西有自己的地方特色,适合当地百姓的口味,我们能够面对面地为他们唱上一段,对他们来说,与在电视上看中国京剧院的演出感觉是不一样的。”也许李桂英说的确是那么回事,当地文化部门和村里对李桂英和她的戏曲联社也给予了支持,区文化中心为戏曲联社配置了近万元的器材,大梁王村委则给他们腾出了一间村办公作为活动室,一听到锣鼓响,活动室里里外外总是挤满了男女老少,锣鼓点让村里的老人找到了几十年前的感觉,村里的孩子们看着更是新鲜,那黄牛皮黑木头制成的物件居然能打出这么美的旋律,与哪锃亮闪光的架子鼓、电贝司的演奏相比毫不逊色。
戏曲联社的成立,让李桂英这些民间文艺爱好者怀揣大半生的艺术找到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壤,并且有了传承的平台。作为一个基层文化工作者,倍感欣慰,尤其让人庆幸是像刘宝常这样的民间艺人也能够参与进来,刘宝常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民间艺人,能够演奏多种民族乐器,会唱多种戏曲,包括一些近乎失传的地方曲种,和一些上辈艺人自编的曲目,可以说是一个装着多项民间文化遗产的“文化罐子”,一旦这个罐子破了,这些民间文化遗产便也灰飞烟灭。多年来,刘宝常算是半个艺人,在鲁北民间,一直延续着丧葬唢呐吹奏的传统,刘宝常一直从事着这样的活动。一直以来,国家倡导节俭办丧,革除旧习俗,随着国家号召的贯彻实施,刘宝昌等人的营生市场也逐渐萎靡,过去的主要职业便成了兼职。“长时间不摸‘家伙’(指乐器)突然摸起来便会生疏。”刘宝常说,“前几年和伙计们在出差(从事演奏活动)时经常琢磨着演奏时兴的流行歌舞曲,还自己编些段子,现在没这个精力也觉得没这个必要了。”
“同行们也想着转行,但是实在是找不到出路。”刘宝常说,“身上的东西都是当年师傅们不收一分钱学费教的,如果扔了这觉得对不起老人家。”据了解,像刘宝昌这样的艺人遍布鲁北、河北省很多村落,每个县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他们几乎全是农民,他们今天的境况和刘宝常大同小异。戏曲联社的成立,让刘宝常等人看到了希望,文化部门为联社配置器材,还在为他们筹划演出机会,帮他们开设培训班,这些举措同时也引导怀揣民间文艺精华的艺人们探索自己新的艺术舞台。
根据笔者调研,很多民间艺人怀揣祖祖辈辈传承的技艺,随着年龄的增加和时代的变迁,他们大多已无力传承,艺术只能随着艺人的离去而消失,随之造成的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空白。中国有句俗话“没有君子,不养艺人。”意思是,中国自古以来的艺人们就是靠乐善好施的君子维持生计。我国自古及今,不乏扛起时代道德大旗的君子们,时至今日,奉养艺人的任务已不必依赖于君子,只要时代认同这些民间艺人身上传承的艺术价值,为他们创造一些条件,相信他们会坚韧地走下去。
但愿在时代琴瑟主旋律高奏的今天,不让民间传统文化的笙箫之音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