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斑驳地记录着老时光。
来自北方的桑皮麻头纸,再生环保。我还记得童年,植物的纤维,每次被平筛托起,即成一张纸。纸,有厚、有薄、有舒散、有凝聚。手工的纸,粗放里蕴含细腻,细腻里潜藏豁达,和风丽日中晾干,融入了阳光的色调,乡人叫 : 黄草纸。
冬天的黄草纸糊在窗户上,整个村庄都很怀旧,镰刀似的月亮挑在树梢,猜不透,窗外雪地上一长串狐狸脚窝,它的三寸金莲盛满了各种故事,与生活有关,与风霜有关,与情感有关,糊窗纸没有捅破之前,我听到一个女人喊 :
“雪啊,凉啊,屁股蛋子挂了霜啊。”
空空荡荡的,站在千年文化的凝结点上,需要和黄草纸一样悠远沉静的心境,才好去抚慰岁月。
从前的黄草纸糊在窗户上, 透过阳光能够照见那些浮动的桑皮经络,亲切得让你觉得如体内的血液流动。我似乎又想起了从前,从前的心爱之物,阳光裹起密集的尘土,慢慢涌动着,我的亲人们穿梭在中间,有一点儿生存的荒凉味道,风吹动他们的衣襟,而笼罩在这一切之上的是一股扩散开来的牲畜味儿,那一瞬间被惶惑了,最好的命运被篡改了,是什么样的魔术手破坏了原有的秩序?
奇怪的是,事隔多少年我站在乡村的山脊上,村庄里的一些人和事,或是由各种关系将我的从前联系在一起的理由,或许不曾有过任何生活的记忆,或许因为不曾记得的矛盾,甚至一场单纯的口角,彼此那么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他们在黄草纸张满窗格的天光下妖娆的身姿。
这些记忆是扎了根的,在心里,有时候做什么事情,也不知为什么就感觉那种从前突然非常熟悉地来了。
绽开来,仿佛颓败的美好越来越大地澒洞开去。我把他们框在脑子里,很久之后,就想把他们一一画出来,可惜我没有那么多的天赋或秉异。我想,就随性而画吧。
想象一种情景时,脑海中出现的画面不是出自自己的视角,而是像灵魂出窍一般,因为真切地感受过他们的喜怒哀乐,动笔之前,他们只是视觉上一种强烈的刺激带来心尖上的一阵颤抖,墨落下时,黄昏跟随寂寞爬满了我的小屋。
一件事情开始之后,我总是怀揣着一个很大的抱负,看着纸上的他们,突然明白,抱负只是暂时被替换了, 我还是一个写作者。天边光线的层次穿过云层诚实地映射到我的脸上, 我是我, 我的画只是内心的一份不舍。不管怎么说,只要写作,只要画画,都可以洗涤我脑海中一些烦恼。
想起童年,乡下的岁月弥漫着戏曲故事,炕围子上画着的“三娘教子” “苏武牧羊” “水漫金山” ,寺庙墙壁上的“草船借箭” “游龙戏凤” “钟馗嫁妹” ,八步床脸上更是挂着一座舞台,人人都是描了金的彩面妆,秀气的眉与眼,水蛇腰,风摆柳,或者水袖,或者髯口,骨骼间飘逸着秋水、浓艳般的气息。
伴随着日子成长,后来又学了戏剧,可惜没有当过舞台上的主角。
庆幸的是,更多的日子里是站在台子下看戏。风云变幻的历史,折射的却是社会的风情变迁,人生前无论怎样显赫、辉煌,尘埃落定后都将成为过眼云烟。
“饿肚皮包容古今,生傲骨支撑天地” 。正值好年华,那时候,有村就有庙,有庙就有台子,有台子就有戏唱,有戏就唱才子佳人。舞台上人生命运错落纷纭,连小脚老太都坐着小椅子,拿着茶壶,在场地上激动呢。我看台子上,也看台子下,台子下就像捅了一扁担的马蜂窝,戏没有开场时,人与人相见真是要出尽了风头。
台子上,一把杨柳腰,烘托着纤纤身段,款款而行,每一位出场的演员一代一代,永远倾诉不完人间的一腔幽怨。
人这一辈子真是做不了几件事,一件事都做不到头,哪里有头呀!我实在不想轻易忘记从前,它们看似不存在了,等回忆起来的时候却像拉开了的舞台幕布,进入一段历史, 民间演绎的历史, 让我长时间徜徉在里面。
尘世间形形色色的诱惑真多,好在尘世里没有多少东西总是吸引我,唯有唱戏的人和看戏戏的人,沉入其间我没有感觉到缺失了什么,比如人生缺失了什么都是缘分,都得感恩!
乡下,浮游的尘土罩着山里的生灵。春天,河开的日子里,觉得春风并不都是诗情画意,亦有风势渐紧的日子,活着的和曾经活着的,横晃着影子走进我的文字,岁月滴滴答答的水声,消歇了一代又一代人,那些走老了的倦怠的脚步,推着山水蠕蠕而动。那些风口前的树,那些树下聊家常的人,说过去就过去了,人是要知道节气,是不是?
记忆如果会流泪该是怎样的绵长!
亲人们让我懂得什么是善良、仁慈和坚忍,我庆幸我出生在贫民家里,繁华的一切成为旧日过眼的云烟之后,身后无数的山河岁月,心目所及,我的乡民,只要还想得起他们明澈的眼睛, 不久就会是丰收的秋天了。
对于乡下人,收获的秋天就是一场戏剧“秋报”的开始。台上台下,台上是疯子,台下是傻子,生动的脸,无疑让我有了绘画感觉的获得。
岁月如发黄的黑白片色调,想画时,感觉并不沉重,它是清清淡淡、丝丝缕缕地由心底生起,像一声轻轻的叹息,单色调更像是彩色作品的底子或者说是逝去日子的旁白。那些清新的人间柴烟味道的生活,让我再一次回到尚不算遥远的青春时代,回到那些已经在无数次的记忆中经过过滤留存下来的明月当空的日子,那些日子里有我们共同的卑微。是的,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我总得抓住光阴做点什么,以便对自己的生命作一个交代。
一生一世,时间的距离使追忆成为对现实感受的提炼,只想对他们深切的关注,他们都是我曾经认识的熟人熟事,入文入画都不如入心来得疼痛, 我在画案前, 我在书桌前,我们一起坐着天就黑了。
岁月是如此曼妙而朴素,世上万物都有因果,在村庄里感受生命里的爱,我便懂得了一个人的灵魂因饥饿而终于变得坚强,因富足衰弱得像煮熟了的毛豆,听不到爆壳声,嗅不到生豆的味道。
无论现在和从前,鸡狗畜生,都知道走至河边会感觉村庄格外的平整敞亮。那些庄稼人的屋子总是朝着太阳,男人和女人担了生活的苦重时,天空落下的碎金子般的阳光,这就是界限了。他们懂得,那些节外生枝的人生也许是另一番天地,但是,只有回到朝南开的屋门前才有勇气喜怒哀乐。
写作和画画都是怀恋从前,都是玩儿的生活。人生是一条没有目的的长路,一个人停留在一件事上,事与人成了彼此的目的,互相以依恋的方式存在着,既神妙莫测,又难以抗拒,其使命就是介入你,改变你,重塑你,将不可理解的事情变成天经地义,如此就有了自己的成长历程。
成长,其实也是寻找自我,不断靠近或远离自己的过程。
现在,我手上握着一支羊毫,尽管我只是一个初学者,很难操控我对好的绘画偷窥,很害怕自己喜欢上了别人的东西,很怕被人影响,但是,不影响又能怎样?喜欢的同时又觉得,别人那么画挺好,我喜欢,但是,不是我心里的东西。我想画什么,技艺难以操控我的心力,或者说心力难以操控我的技艺。唯一是,想到我经历过的生活,我感到我自己就不那么贫乏了,甚至可以说难过,有些时候难过是一种幸福。
因为,我活不回从前了,可从前还活在我的心里。
文人学画,其实是走一条捷径。即便是诚心画,许多难度大的地方永远过不了关,简单的地方又容易流于油滑,所以画来画去,依旧是文学的声名, 始终不能臻于画中妙境。
我始终不敢丢掉我的写作,画为余事。
想起张守仁老写汪曾祺,题目叫“最后一位文人作家汪曾祺” ,说,汪曾祺的文好、字好、诗好、兼擅丹青,被人称为当代最后一位文人作家,这是因为天资聪颖的他从小就受了书香门第的熏陶。汪曾祺之后,谁还是最后一位文人作家?我自称文人画,有些时候我会脸红。其实,我只是觉得从前还有那么多的牵挂,在精力的游移不定中,文学和画,都是我埋设在廉价快乐下面的陷阱。我为之寻找到了一种貌合神离的辩解,随着日子往前走,有如河床里的淤泥层层加厚,我厚着脸选择了我的生活,而你们给了我一个最高的褒奖“文人画” 。我只能说落入任何陷阱都是心甘情愿的。
我相信任何一门艺术都是有灵之物,它会报答那些懂它的人,它在夜与昼交替之间,控制了未知,并一次次浇灭体内因欲望而生的焦火。人到中年,再一次靠近自己的兴趣,我才发现,写作和画画于劳力的人,确实有份实在的功效,天气,物,光线,都是无法复制的,尤其是入画时的那一刻的静,风的节奏,就连性格也比平常内敛。一辈子的好时光都留在了从前,那些我认识的故人,还有他们的恩情,我怎么好一个人执意往前走呢?在我从来就没有真正寂寞过的世界里,夜与昼之余,一种很幽深的精神勾连,让我犹如见到菜籽花般的喜悦。信不?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这样,相互依存。
春天了,风吹着宣纸,飞花凌空掠过,一层景色,一番诗情画意。浪漫而不无虚荣的记忆中,与生活有关,与风霜有关,与情感有关,站在千年文化的凝结点上,需要有和宣纸一样悠远沉静的内敛,我才好去抚慰岁月。
有路的地方就能通往戏台
乡民爱戏,常常在夜幕即将垂帘的黄昏时分凑在一起胡喊。
当我最初领略这些美好事物的时候,内心的经验世界还是一片空白,只看到他们的呈现和存在,至多也就是在感官上给我以刺激。
乡村是整个社会最微不足道的部位,它静静地承受着季节的轮回与气候的变化,并在这种无言的重复中掌握了把风雨和冰霜转化为养料的本领。
然而,对乡村的记忆是从舞台开始的,念念不忘。那些过日子的痛苦和沉重总是很短暂,劳作之余,他们对日常生活的期望没有城市人高,所有的苦难,也许一句话就能够拨云见日,只要有戏看,想不来的问题便永远不再去想。热爱,赋予了活着的意义。
单纯的活着是没有意义的,在这个内部缺乏秩序的世界上,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做一个真正的生存者,每个生存者都应该懂得一种娱乐。
在我看不懂那些戏的日子里,我只看到灯光照亮,人影晃动,一股活力,四处洒落,那些声音,纷纷扬扬地落在村民身上,没有表情过度,与狂欢的洪流猝然遭逢,他们无比快乐的笑容感染了我。
乡下人不知现在的乐谱,只懂五音。
所谓五音,又称五声。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 ;所谓六律,是指定乐器的标准,即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这就牵涉到了古代音律的开创之初。民间的舞台上“五音和六律” , 只有这两样东西,它们便带出了精神与念想,以及生活中依赖宗教所产生的遐思。
民间有“无庙不成村”之说。有庙又必有戏台,又有“无(戏)台不成庙”之说。
我还记得和村庄里的大人们一起去庙里看戏,台下人头攒动,是一张张凝神上望的脸。戏台上,生旦净末丑,正演绎着一场沧桑岁月的人间大戏,让人们感受着人生的喜怒哀乐, 生死荣枯。历史上可真有这样的事啊,那些千真万确的不同寻常,留得住生,留不住死,看戏的人开始为生欢呼雀跃,开始为死悲从中来。
一段哭腔唱得入心入骨疼,唱得好呀,戏到此时不是演了,是唱,是说演员的唱功,五音六律揪扯得人心战栗。
古代戏台有着多种称谓。
宋代时的称呼是舞亭、舞楼 ;金代则谓之舞庭 ;元代又出现了乐亭、舞厅、舞榭等,名谓甚多。同时反映出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戏曲表演形式、戏台功能和建筑形制的理解。舞楼及至戏台,作为戏曲的重要载体,是千百年来民间舞台艺术的主要活动场所,更是传播和见证华夏文化演绎发展的平台。
戏曲在祭祀文化中由娱神到娱人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舞台大社会中活着的民间对富贵的理解 : 无常与兴衰。
戏在舞台上演绎历史,演绎帝王将相,只有在舞台上帝王将相才可以低下它高贵的头。在民间,舞台轻而易举消解、软化了帝王将相对手无寸铁的百姓生硬的伤害。
民间娱乐历史,娱乐帝王将相,让历史中的帝王将相堕落、羞耻!哈,多好的舞台,被灯光照亮的那一瞬间, 我确实感觉到了“人民”才是伟大的终结者。
我们常用“黄钟大吕”来形容音乐或言辞里的庄严、高妙及和谐。这黄钟大吕“即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的代称” 。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 ,简称为“律” ;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 ,简称为“吕” 。故十二律可分为“六律”和“六吕” 。“黄钟”为六律中的第一律 ;“大吕”为六吕中的第四吕。律、吕之音高低,是由不同长度的竹管决定的,竹管不同长度的制作,又是依十二律制中第一律黄钟的长度计算出来的。
《汉书·律历志》载 : “以子谷柜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也。”
黑色黍子的中等颗粒,横排 90 粒,其长度为 9 寸。
9 寸长的竹管(孔径 3 分)吹出来的声音就是黄钟之音。即相当于现今简谱的“1”(dao) ,黄钟的低音调相当于现今的 C 调。这样依黄钟 9 寸的长度,按照古人的“三分损益法” ,可计算出六律和六吕的分别长度。
传统向着社会的反方向撤退,传统远去,远去就该是传统的本身吗?
黑色黍子的中等颗粒使我感觉到了智慧的力量。在我的故乡黑色黍子越来越少,时光的轮子似乎还是过去的速度,我们遗失了什么?世界被欲望照亮,欲望同时也照亮了我,多少事物都被毁灭了,当我夜晚看到舞台上的灯光时,我突然明白了,美好的事物都是从黑暗中升起。
我极端喜欢看野台子的戏,排除了神的干扰,既可以进入荒凉而凄苦的民间,又可以找到民间跳跃的欢喜。
一个小村,村外是广袤的田野,暮色下的村庄就像春天成长的庄稼。搭一个台子唱戏,是旧时戏台的一种形制。演出前,选一方宽敞的空地,即可搭建,演出后则拆卸掉,不留一点痕迹,非常灵活机动。
一场热闹,平地而起,又骤然而歇。
正如一首山西民歌所唱 :
“姐儿哪门前一棵槐,槐树底下搭戏台,前晌唱的梁山伯,后晌又唱祝英台。门槛高,金莲小,三跷两跷闪坏奴的腰,活活跌一跤……”
一台戏就是一个季节的驿站。
我反复回忆童年时期的那些夜晚。
等不到傍晚,地里的壮汉急急收起农具匆匆往家里赶。
他们从大地的深处起身转过身子,那样的不约而同,盛热的空气里有虫子擦着草尖飞翔,暮色斑驳迷幻。
匆匆一口饭,大人和孩子们齐齐聚在了村口,一条土路拽着所有人的心。所有人的心澄明如镜,有一种洗礼后的神秘感。一行人前前后后挨挤着,小孩挽着大人的胳膊,一轮明月升到孩子们仰望的高度,远山肃穆,它凝聚着山外的声色犬马。
走上山顶,远远看见了野地里的台子,灯光还没有点亮,月明在山尖上,黄土小路有微风的暖痕,一路上话都不敢多说,怕话多了耽误了行程。
围绕着戏台周围有许多零嘴,孩子们和大人要了钱买了占嘴的零食,匆匆拽着大人的衣角往舞台前挤。一个女演员,腰肢纤细,头戴花冠,袭一件镶边水红绣花长裙,在戏台当中走台,女演员无视台子下的观众,水袖飞舞,台步走得欢实。
星光与夜鸟的鸣唱在彼此胸腔汹涌,那时间,我们觉得大地上的声音开始乱了,人影晃动,苍蝇拍翅、蚂蚱蹬腿,都显得激动异常。
村口的老槐树黑黑地站在夜幕里,横杈上落着一层来看戏的乌鸦。
戏就要开始了。
我们在台前乱跑大叫,不时掀起幕布看台子上有人搬布景,都是穿好戏装的龙套生,没见有主演搬布景。
刚才的那个穿水红长裙的女子在侧幕旁吊嗓子,咿咿呀呀,兰花指跷着不时指出去收回来,在自己包好的头上摁摁鬓花,开戏前的几分钟里她就那么精心地装饰着自己。
我们叽叽喳喳乱叫,吸引得演员走过来,瞪着眼把我们轰下舞台。各自跑往父母身边,拉着父母的手说 : “看见了,看见了。”
大人们要孩子们讲讲看到了台子上什么?有调皮一些的娃娃就扭捏着模仿幕布后的表演,捏着嗓子咿咿呀呀学后台人。这时候准备演出的铃声响了,大人们用尖利的噪音呵斥自己的娃娃,咳嗽声和互相打趣声弥漫着台下的人群。
突然地炸起一阵锣鼓家伙响,台子下的热闹和混乱被震得鸦雀无声。
大幕徐徐拉开,演员踩着台步上场。台上的台下的距离一点也不遥远。台上的唱念做打,算不得炉火纯青,却也生动活泼。瞬息万变的浪漫爱情,还来不及留恋追
怀, 陡生变故。无论是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长,都能让台子下的观众撒一把悲情泪水。
历史被放在演员和观众之间,真假都不重要了,观众早已熟悉了演员的表演,多了什么少了什么,演员胆敢偷懒作假,台下的嘘声起了,口哨声起了,鼓倒掌是高级待遇,石头蛋子飞上台, 给你起一个外号, 立马叫响,看你敢不敢日哄观众。
戏班子,沿用了类似于古老的吉普赛人的生活方式,四处不停地游走,定期地从一个地方迁到另一个地方。他们带着手艺走乡串村,当一个村庄在空地上搭起戏台子时,村庄里的普通农妇走起路来如同踩着棉花,来人待客扭来扭去,腰肢如柳叶,风不来自个儿就摆了,优美地走在村街上,似乎嗓门也比往日响亮了。
“唱大戏了,来咱村看戏来啊!”
夜戏结束时,有些意犹未尽,瞌睡虫被赶到了九霄云外,不舍得回家,挤在戏台后看演员卸妆。凡士林和油彩味儿扑面而来,大裆裤忽闪忽闪晃荡,看不清的影子中,大家对照台上和台下使劲儿辨认演员核对角色。走吧,杀戏了。
脚踩着地时,心往上飞。
将来谁家能出一个唱戏把式就好了。谁家有那福分呢?挨着家户数过去找不着苗头。
笼罩在无奈的气氛之下,有人转移了话题,议论演员的扮相,走着走着没话了,话断在了半路上。
大片的荒野中只有脚步声响起,一些瞌睡虫上来的娃娃被大人肩在背上,快要睡过去了,大人打着屁股不让睡,怕小孩子魂灵不全睡着了把魂儿丢在半路上。
大人吆喝孩子们瞪大眼照着路走,瞌睡走路会撞着鬼,鬼是一层白皮皮贴在自家的门帘上等你呢。
裤脚甩开扯着路两边的草叶, “唰唰唰唰” ,一时让我们的头皮发麻,鬼跟着呢,千万别朝后看。
一条小路直达村庄,月亮钻进云层,山野像巨大幕布,把一切罩在其中。
远望村庄有灯光亮着,路在七弯八拐中,像村庄扯开生长的身子,又像时光的投影。村庄最老的老人在村口上站着,黑树桩一样,如果不是手里提着的灯笼,夜色中看不出是人形。
他多么想听听看戏回来的人说说都唱了啥戏,没有人支应他,他孤单的影子加深了夜的浓度。
有人吼他, “咋这时间还不睡?快回睡!”
夜收尽了人声和呼吸。
他嘟囔了一句 :
“天不怜老,活生生叫我看不动戏了。”
谁在忍受时光的驱赶?道路的驱赶?戏还活着,明天照样不敢耽搁了看戏去。时光开始的一天正在看不见的地方形成一台戏,信不信已经不由我们,只要在人间,有路的地方就可能通往戏台。
张灯结彩
春天最有风韵的那个部分由桃花的绿意释放出来,无比陶醉。
看这样的景致时是在傍晚,在一座寺庙厢房的脚地上站着,透过一扇老窗的花格,天地间一片花红柳绿。
中国的乡村,除了那些藏在沟里的山庄窝铺, “村” 或 “庄” , 几乎都修有戏台。因为 “娱神”的缘故,民间一直把“神”看得很高贵,爱着,敬着,怕着,哄着。
神住在村庄的寺庙里,戏台大多建于寺庙神祠之内,多是坐南面北,对正殿而建,戏台下一般有高低不等的基座,以方便神平视瞻赏。神啊,离谁都很远,离谁都很近,与富贵有着深刻的血缘关系。
记得十五岁时去乡下看迎神赛戏。我、母亲和众多村庄里的亲朋好友坐在驴车上,正是秋天, 乡下, 到处飘着粮食成熟的味道。走在路上,两边的青草总是吸引驴探过去头,车便走走停停很是消停。赶驴人挥着鞭子说,走时它是吃足了草料的。
驴听完这句话,仰起脖子,冲着远处粗壮而短促地“哥哦哥哦”叫,像似抗议。
我看见驴的腹部一伸一缩地喘着粗气,我努力伸过手抚摸它光滑的脊背,它打着响鼻,表现出一副满足了的样子。
迎神赛戏,也叫迎神赛社。
这一民间自发形成的迎神祭祀活动,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农人在春季向神灵祈求丰收而举行的祭祀活动。
宋人刘克庄《喜雨二首柬张使君又和》中的“林深隐隐闻箫鼓,知是田家赛社还”即指此俗。古时,赛社风盛行,漳河、沁河两岸有宋代碑记赛庙“创起舞楼” ,说明当时已盛行以歌舞杂剧迎神、酬神。
乡下的好,明清建筑高门大院是一个好,吵闹打逗呼儿唤女声挑开屋脊, 也是一个好。有迎神赛社必然是过会,街道两旁搭满了棚子,卖饭的,卖菜的,卖农具的,卖杂货的,卖麻糖的,卖油条豆浆的,卖烧饼麻花的,卖秋果子的,算卦求婚的,理发点痦子的,密实实排过去。
阳光下,赶会的乡下人面孔绛酡,劳动的双手满是纵横的纹理,吆喝声结实有力,像练过嗓子的演员。
穿过街道,孩子们的叽吵声伴着吆喝叫卖声, 那热闹真是掀翻了以往村庄里的寂寞。一年一度的迎神赛社像捻子一样被点燃了,热闹稠稠的,能把寂寞了半年的村庄喝饱。
还没有等我们走到台子前,舞台上迎神礼仪就开始了。听见锣鼓声时,有人吆喝着赶快走开,说是关公来了。
关公手举大刀追杀华雄,从戏台上踩着锣鼓点一鼓作气追到台下,两人在观看的人群中穿梭,那时节,一个胸前挂着鼓,一个臂弯上挂着锣的乐队跟着他们,有一下没有一下地敲打着,他们绕村子边打边跑。
村外沿途庄稼熟了,鸡们狗们家畜们,老者站在村边的路沿上,下巴颏一翘一翘的,嘴张着笑不出声来,笑在肚子里乱窜。
一群大小娃娃跟在后头,走进街道,关公和华雄沿途随意抓取摊贩的瓜果梨桃,边吃边打,觉得秋风并不都是千姿百态,亦有刀光剑影。打一阵子,摊主笑逐颜开地再一次扔给他们吃食, 舍得, 是福报是大吉大利。
一群娃娃横晃着膀子钻到演员前面,两张挂了油彩的脸齐齐对着娃娃们,吓唬他们,说是要杀人啦!娃娃们呼呼四散,敞亮的空地上,把历史演得玩儿似的轻松。
敲锣的敲鼓的,不时吼一声,此时打斗到了戏台下。演出快要结束时,跑得满头冒汗的关公和华雄重新登上戏台,关公大刀挥舞,斩下华雄首级。
《斩华雄》 ,是赛社最有特色的对戏演出。场面宏大,参演人数众多,整个迎神赛社的过程,就像一个走街穿巷流动的表演群体。演员与观众融为一体,演出气氛高潮迭出。表演者和观看者相互追逐,村子有多大,戏台就有多大。
通看《三国志》 (包括裴注) ,提及“华雄” 这个名字的只有一处, 出现在 《三国志 · 吴书·孙破虏讨逆传第一》里,确切地说是在孙坚(破虏将军)的传里,只一句话 : “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
说的是(梁东一战后)孙坚重整旗鼓,在阳人大败董卓军队,杀了董卓的都督华雄等人。显然,华雄是因为被孙坚的军队打败而被杀的,虽然具体是谁下的手不得而知,但绝对不可能是并不在孙坚军中的关羽,甚至极有可能,华雄终其一生也与关羽毫无瓜葛。
历史给戏剧最重要的一点是戏说。
民间奔田地,奔日月,奔前程的普通人,能知道多少历史中的事情是真的,若能知道了真相,那一定是彻底改变了农人命运的朝野之人。
农民的肩上担了生活的苦重,一年中苦渡光阴, 看戏看热闹, 热闹中那些非想, 闭眼、睁眼、醒着、梦着,黄尘覆盖着村口大道上,一出戏明晃晃亮过来,历史中的真真假假对后来人没啥坏处,那就娱乐吧!
涂脂抹粉,更换各种鲜亮的戏装,放开喉咙的歌唱和扭动肢体的耍弄,民间没有严肃,严肃是容易让人们嘲笑的。
民间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地的普通人,三尺黄土既是坟墓又是屋檐,能给英雄喝彩是普通人的福气,可英雄是啥,说来都是不着调调的人。真人不做假事,不做傻事,戏台上的英雄谁敢保证不是虚构来的。
邻居一只鸡死了,隔夜村庄里都知道邻居家死了一口人。他们可是从不去费脑子揣摩那真假,真假都是中国造,只要不动那脑子那就跟着快乐吧!
话说回来,就算关羽是立下了军令状,就算曹操觉得他是英雄,就算关羽道 :“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关羽瞬间拿了华雄的首级回营,此时酒尚未冷。这些,对于民间来说真有戏剧效果么?怕是民间就只看热闹,他们就想看女子的腰肢是柔软的,英雄打斗舞弄出强烈的声音,不仅是锣鼓家伙的响,还要有猛烈撞击观众内心杂乱的喊叫。
谁见过这样的演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走至村口的人都要愣愣站站,步子里显出几分怀念,盼一场戏开始,不光是人,鸡了狗了的,都盼。
神秘与古朴的迎神赛社历经千年,赛社活动附带了各种传统礼仪、表演,显示了人间对活着的依恋和不舍。它不仅承载着古老的文化信息,也为生长于斯的民众带来了无限乐趣,成为一个地方发展中保持文化命脉、张扬地方个性的重要表征。
民众狂欢和世俗娱乐始终是自由的,风把土地吹得虚弱阴寒,就让热闹给土地增加一些阳气吧!
赛社是为了迎神。民间迎神赛社大体分为三类 : 一是“官赛” ,就是由官府筹资组织的赛社,二是“乡赛” ,由周遍几个村子联合或轮流组织的“赛社” ,三是“村赛” 。这三种类型的赛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年年见热闹。
乡村的戏台经历了完整的嬗变过程,它是热闹的中心,于平淡平常之中系着撕心裂胆、揪肠挂肚的乡情。要说什么地方最能体现乡村的味道,肯定是戏台。戏台,只要唱戏了,生活就进入了最饱满最疯癫的时刻。很多人平常想不起来,在你就要忘掉的时候,一转身却和他在戏台下碰见了。天涯海角走远的家乡人,到了过会的节点上,再忙也要找一个借口,回乡看戏去。
回乡看戏,啥时候念着了,心吊在腔子里都会咣当一声响。
戏台的演变史是一部戏曲的演变史,从中可以解读出戏曲变化的时代特征。农人举着神的牌位,修着供神的庙宇,发展起了属于自己的戏曲演唱,并建造出了形式各异的古老戏台。看看戏台的模样就知道农人有多么爱戴自己的生活。
迎神赛社让我想到了张灯结彩,大红大绿别有一番情趣,它点缀着质朴而平和的乡下生活,让民间懂得敬畏,懂得阳光明媚。它把乡下的日子照亮的同时,土地与炊烟般的质朴也让乡村无所牵挂并充满了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