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似诗遇见曲,便有了歌;云遇见月,便有了梦。当岁月遇见故乡,便有了被舌尖记忆的时光风味。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四月莺时,云岫成诗,晕染出别样的清明“上河”图。
我与奶奶来到村头河边柳树下。一挑、一拉、一剪,青青柳叶伴随着柔柔细雨,缓缓落入竹篮。不一会儿,篮中便铺满“翠绿绸缎”。回家洗叶,和面,点点翠叶融入团团白面,似叶叶扁舟浮于莹莹水波。
奶奶在半高的锅壁上浅浅刷上一层素油,面糊沿锅壁划上一圈,随势而下,锅铲一抹一补,面饼迅速成形。细火煎烤,饼面渐酥,屋内香味氤氲,屋外炊烟袅袅。
等得心焦口馋,几番催促,一块形圆、色金、味纯、香浓的杨柳烧饼便隆重出锅了。一口咬下,叶的清新葱翠,面的脆中有柔,视觉与口感瞬间在舌尖交织出难以言说的人间美妙……
绿柳如烟,写满童年记忆;面饼醇香,涂满岁月清欢。
水风吹殿送微凉,竹叶金盘粽子香
村东河边有片芦苇,远望像团墨绿的云,贴在村子的额头上。
奶奶早早来挑选包端午粽的芦叶。顺着叶片根部轻轻一压,一片芦叶便攥入奶奶手中。一个早上工夫,一篮形态完美、厚薄适度的芦叶便已备齐,待得米粒、红枣、花生、棉线等各种材料妥当,便可正式开工了。
她挽起衣袖,拾起三片长短相近的芦叶,排齐,叠匀,一弯、一绕、一转、一收,便成一个敞口漏斗状,舀入大半米粒,压入一颗甜枣,再用米填实,芦叶封口,叶尾绕粽一周,再缠线系结,一只玲珑的粽子便完成了。待有四个,系成一串,便于拎取。
半天忙碌,粽子入锅,倒入冷水,没过粽顶,颇有水绕群峰之感,眼前“只此青绿”。盖锅烧煮,直至沸腾。屋内粽香缭绕,让人神清气爽。
稍候片刻,复火一把,待水渐温,提粽出锅。解开绿色外衣,晶莹如玉中微翠濡染,惹人爱怜;轻轻咬上一口,微甜软糯中清香悠长,令人回味。
哦,端午粽香,历史悠长……
云敛星疏净碧穹,月圆今夕正秋中
间隙抬眸,初秋总是温柔。薄霜红叶,迎来中秋之月。
全家团圆的温馨日子里,各色瓜果甜点皆备,但爷爷坚持要为我们展示手艺——桂花糕。
他将面粉和水,加入白糖与桂花干,搅拌调匀。接着拿出一个木格的模具蒸笼,铺上纱布,放在热汽蒸腾的锅上,将调好桂花的细料面粉一层层筛洒入格,同步加热。熟了一点,洒上一层,如是反复,直到洒满,好一番细功夫。待到糕体渐显通透,就大约离熟不远了,盖上盖子再蒸个十来分钟,桂香弥漫,水雾氤氲,让人宛若置身仙气缭绕的十里桂林。
打开蒸笼,方糕洁白如玉,晶莹玲珑。我不顾烫嘴,抢到一个,咬上一口,桂香溢满唇齿,颇有《红楼梦》中“桂花糖蒸新栗粉糕”的细糯香甜……
月圆阖家欢,桂香满故园。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腊月半后,隆冬风烈,铅灰色的云块在天空游弋,似乎正酝酿着一场大雪。但寒流挡不住人们过年的热情,街上满目中国红,满耳叫卖声,年味在人头攒动中滚动,在匆匆脚步中加深。
此时,几家亲戚欢聚一堂,与奶奶一起蒸过年的荠菜馒头,寓“聚财”之意。爸爸、妈妈负责择洗,姑奶奶、舅舅负责切菜,爷爷、奶奶准备茶干丁、肉沫等各种拌料。我则负责东瞅瞅,西望望,到处拈点尝尝,评论一番,充个老相,惹得众人欢笑一片。
拌好馅料,揉好面团,大家围桌而坐,开始制作馒头。东家长、西家短地一边聊上,手里可一个不让一个。我笨拙地做了两个其貌不扬的馒头后,渐渐上手,正式融入了做馒头的大军……
“吃馒头喽。”随着爷爷一声响亮吆喝,一层层蒸笼被大人们稳稳地端下,一只只白胖的馒头摊上散热的竹帘。升腾的雾气模糊了镜片,空气中飘浮的每个水分子里都散发着荠菜香,涌动着年味儿,彼此推着挤着,奔向四面八方……
哦,这一场场民俗与味蕾的相遇,将亲情至爱揉进四时风味,化成了让我深情眷恋的舌尖上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