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灯笼也不认得。有一个被掳去的僧人,在上元这一天高高挂起灯笼来,可把这些人吓坏了。女真主吴乞买也吓坏了,忙问:“得非星邪?”疑是什么灾厄邪秽之物。后来有人谋反,吴乞买就断定和这灯笼有关,竟把僧人给杀了。
仪法上也不敢苟同,比如“君民同川而浴,肩相摩于道”。男女授受不亲?在这好像没有。
比起以往来,金国确实有不可理喻之事。比如新制中说,把媳妇打死了,“非用器物者不加刑”。因为侧室之多,害怕正室妒忌。完全说不通。
大量白色的芍药花。“好事之家采其芽为菜,以面煎之,凡待宾、斋素则用。其味脆美,可以久留。”千里外的长白山,住着白衣观音,“其山禽兽皆白,人不敢入”。
时常听有人说看到龙了,有的要数日才消失。这也为后来的封禁埋下了伏笔。
在洪皓笔下,这是一片神奇的所在。他更多体会到的是混沌未开、生民之初的感情。那份惊异,那份喜爱之情已溢于言表。
他每到一地,人们就会设宴款待。洪皓经过涿州,路过鞑靼的帐子,其酋长早已听说过洪皓的美名,“力邀入庐,出妻女胡舞,举浑脱酒以劝”。中原地区,男尊女卑现象严重,女人和男人同桌进餐尚且不多,同桌饮酒,还真有点伤风败俗之嫌了。
在这个苦寒之所,洪皓收获的是诚心以待。“女真族的人民把他视为难得的上宾,邀请他参加婚礼、礼佛、生产等活动。”前提是,洪皓不屈服的气节,为人的坦诚。
在北宋时的1124年,秀州(今浙江嘉兴)一带大水,百姓陷入饥荒。洪皓腾出住所收留避难百姓,冒杀头之危,截留转运的皇粮赈济灾民,秀州人尊他为洪佛子。
途经淮南时化解了一场兵患。情况紧急,他只得速速踅返第一时间向皇帝汇报,赵构听取他的建议,下令补给粮草,优加抚慰。危险才解除,却被连降两级,因越级上报得罪了丞相。但他没有灰心,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继续北上。
初到金地,他宁死不答应为金人做事,一度被断粮,他挖野菜、拾干牛粪,不但活了下来,还和当地百姓学了不少东西,建立了深厚友谊。
当时女真百姓没有纸张,把一些符号记在桦树皮上。洁白的桦树皮让洪皓看到了另一种希望,凭记忆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写下来,教给穷家子弟,这就是有名的“桦叶四书”。
女真人感佩他的气节,完颜希尹让他教自己的八个儿子读书。让敌国使臣,尤其是一个在政事上意见不同的人教自己的后代,足见女真人的学习意识有多强。洪皓多次请求放归徽、钦二帝无果,完颜希尹则想方设法让他投降金国,在这两件事上他们谁也没能说服谁。还有无法消弥的靖康年,大宋最美公主就惨死在完彦帐中。
但这并不影响洪皓教书育人的热情。
“他毫无芥蒂地教授让完颜家才俊辈出,不少人功成名就,成了金国的肱股之臣。”
完颜希尹为金创立了文字,是女真第一萨满,可谓神一样的存在。后来也因为党争惹杀身之祸。在这一点上,金与宋倒是看不出差别来。
金军围城数日久攻不下,撤退的时候,南宋皇帝赵构先是下令护送伺机还击,后又改变主意,只能护送,违者严惩。使得金的部队回到东北方得以休整。
但不管怎样,洪皓的出使,发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有详细的驿路路线描述,《松漠纪闻》的政治、军事意图已十分明显。终于那一年秦桧死了,就在洪皓客死南雄的第三天,秦桧和他代表的时代被埋进了坟墓。洪皓的罪名很快得以昭雪,《松漠纪闻》也终于重见天日,历久弥新。人们再次将目光朝向那个偏远的东北方。
1234年,南宋与蒙古军队合力夹击之下,灭了金,游牧的蒙古族借此挺进中原。
这是一个历史上的交界地带。在这里,游牧、渔猎的人们走下马背,抡起锄镐,学习开垦播种,也是在这里,几千年躬耕的农人们慢慢薰染上草莽气息。无论在服饰上还是心态上都继承了耕种和游牧的双重习惯。
四
曾经有一股力量,势不可挡地冲出中国,在欧亚大陆的北方挑起一场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的大纠葛。
13世纪,游牧文明达到其历史的巅峰,马蹄声声振响了欧亚大陆。曾经住毡包、骑矮马的牧羊人,在欧亚大陆上刮起雄风。如同引起特洛伊战争的金苹果,一个惯于马上欢歌,饮酒食肉的男人,被一次发生在草原上的劫掠激怒了。有人抢走了铁木真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