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后,为了了解全国的真实社会情况,于是经常到处巡游,然而在沙丘他却一命呜呼。
秦始皇的去世非同小可,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密谋篡改诏书,赐死了太子扶苏和手握兵权的大将军蒙恬,拥立了胡亥为二世皇帝。
从此,赵高权倾朝野。
秦朝末年,赵高在宫中杀害秦二世胡亥,但为何这样的权臣,最后竟被年轻的子婴轻易斩杀了呢?
1
秦始皇去世,胡亥登基为二世皇帝,赵高独揽朝政之后,改变了之前秦朝以法治国的路线,推行了一种复辟、倒退的思想路线,他更改了秦朝的律法,在天下范围内进行大赦,将之前被秦始皇严酷打压的旧贵族、旧奴隶主势力扶持起来。
原本的法家代表人物和重视律法的官员宗室,则被赵高以各种手段进行打压限制,许多人被杀戮,即使秦始皇的子女们也没能幸免于难。
在这种环境下,秦朝内外可以说是人人自危,而人们心中“叛逆”的种子也是在这个时候种下的。
赵高的这种复辟政策,影响的不仅仅是宫廷内的政治,对民间社会影响也不小,旧贵族势力抬头,无疑增加了百姓的负担,也加重了社会中的阶层剥削,百姓们为了生存背井离乡,纷纷选择逃亡,而其中的一些强者则敢于拿起武器进行反抗,这就拉开了起义反秦的序幕。
2
公元前209年,以陈胜和吴广为首的农民集团最先拉开了起义的序幕,这一事件的发生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强烈反响,各地的穷苦百姓和没落的贵族不再甘于盘削,纷纷举旗响应,就这样,反抗暴秦统治的“风暴”迅速刮遍了大江南北。
这在秦廷眼中自然不是什么好事,应该尽早思考解决之策,但是赵高此时却把一切矛头对准了昔日的“盟友”——丞相李斯。
李斯是法家的坚定信仰者,他对当时的秦国社会动荡倍感不安和痛心,眼看大好河山一步步败亡,他多次上书,建议二世皇帝重用自商鞅到韩非子时提出的治国理念,希望皇帝能够重视法度,用严苛的刑法来约束手下大臣,这样大臣们就会奉公守法,毫无作乱之余地,国家也会慢慢地恢复平稳。
同时,李斯还旁敲侧击地提及了赵高对朝政的影响,希望二世皇帝能有所准备。
这一切都被赵高得知,于是赵高罗列李斯罪状将其除掉,至此,秦朝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消失了。
3
李斯死后,赵高以宦官的身份做了秦朝的新丞相,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件事,从此,秦朝内外的大小事务皆由赵高一人独断专行,著名的典故“指鹿为马”也就是发生在这个时期,由此可见赵高的威望之深,权柄之重。
伴随着赵高权势的增大,没多久,秦二世就在皇宫中被赵高用计逼死。
在赵高的授意下,子婴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出现在了历史大舞台上。
早在秦二世死之前,项羽和刘邦的大军就已经进军到了关中地区,当时的秦二世沉醉于声色之中,完全不明天下真相,当这个风声传到秦二世耳朵里的时候,他马上询问身边的赵高,赵高却告诉他这只是关中来的盗匪,不足为虑,这些事都被子婴一幕幕的见证着。
秦二世去世后,赵高虽然拥立了子婴,但是提出现在的天下之所以混乱,都是因为秦王称皇帝导致的,为了顺应天意安抚黎民百姓,强迫子婴去掉皇帝的称号,按照以前那样自称秦王,给予天下诸侯承认和高度的自治权。
4
子婴虽然年轻,在很多方面也不如赵高老谋深算,但是他知道自己的上位完全是形势所迫下的权宜之计,有二世皇帝的前车之鉴,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保全自己的性命。
于是,子婴找到自己的儿子和身边的亲信宦官,决定策划铲除赵高的计划。
按照赵高的想法,子婴接替王位需要先沐浴五天,然后到大殿上接受册封正式继位。
不过到了日子后,子婴迟迟不露面,赵高向来嚣张跋扈,怎么能忍受得了这样的怠慢,于是气冲冲地去找子婴,赵高向来自由进出皇宫,因此也没有想到安全问题,只是单独就进入了后宫。
他刚刚进入子婴的宫殿,就被提前埋伏好的武士乱刀斩杀,史上臭名昭著的一代祸国宦官就此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5
虽然赵高死了,但天下的局势早已不复当年,子婴虽然心怀国家但也无力回天。
在子婴继位仅仅46 天之后,刘邦的大军就抵达了霸上。
子婴考虑到关中百姓的安危,不愿再兴刀兵之祸,于是欣然打开城门宣布投降,至此,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国二世而亡,立国仅仅十五年。
不久,项羽率领大军进入咸阳,杀子婴,烧皇宫,平秦陵,秦朝的辉煌在一夜之间化为世间尘埃,彻底地封入了浩瀚历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