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易》论

时间:2024-12-15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苏洵  阅读:

  圣人之道,得《礼》而信,得《易》而尊1。信之而不可废,尊之而不敢废。故圣人之道所以不废者,《礼》为之明,而《易》为之幽2也。

  生民之初,无贵贱,无尊卑,无长幼。不耕而不饥,不蚕3而不寒,故其民逸。民之苦劳而乐逸也,若水之走下。而圣人者,独为之君臣,而使天下贵役贱;为之父子,而使天下尊役卑;为之兄弟,而使天下长役幼。蚕而后衣,耕而后食,率天下而劳之。一圣人之力,固非足以胜天下之民之众。而其所以能夺其乐而易之以其所苦,而天下之民亦遂肯弃逸而即劳,欣然戴之以为君师,而遵蹈其法制者,《礼》则使然也。圣人之始作《礼》也,其说曰:“天下无贵贱,无尊卑,无长幼,是人之相杀无已也。不耕而食鸟兽之肉,不蚕而衣鸟兽之皮,是鸟兽与人相食无已也。有贵贱,有尊卑,有长幼,则人不相杀。食吾之所耕,而衣吾之所蚕,则鸟兽与人不相食。”人之好生也甚于逸,而恶死也甚于劳。圣人夺其逸死而与劳生4,此虽三尺竖子,知所趋避矣。故其道之所以信于天下而不可废者,《礼》为之明也。

  虽然,明则易达,易达则亵5,亵则易废。圣人惧其道之废而天下复于乱也,然后作《易》。观天地之象以为爻6,通阴阳之变以为卦7,考鬼神之情以为辞8。探之茫茫,索之冥冥9。童而习之,白首而不得其源,故天下视圣人,如神之幽,如天之高。尊其人而其教亦随而尊。故其道之所以尊于天下而不敢废者,《易》为之幽也。

  凡人之所以见信者,以其中无所不可测者也;人之所以获尊者,以其中有所不可窥者也。是以《礼》无所不可测,而《易》有所不可窥,故天下之人信圣人之道而尊之。不然,则《易》者岂圣人务为新奇秘怪以夸后世邪?

  圣人不因天下之至神10,则无所施其教。卜筮者,天下之至神也。而卜者听乎天而人不预焉者也。筮者,决之天而营之人者也11。龟,漫而无理者也12,灼荆而钻之13,方、功、义、弓14,惟其所为,而人何预焉15。圣人曰:“是纯乎天,技耳16。技何所施吾教。”于是取筮。夫筮之所以或为阳或为阴者,必自分而为二始挂一17。吾知其为一而挂之也。揲之以四18,吾知其为四而揲之也。归奇于扐19,吾知其为一为二为三为四而归之也,人也。分而为二,吾不知其为几而分之也,天也。圣人曰:“是天人参焉,道也20。道有所施吾教矣。”于是因而作《易》,以神天下之耳目,而其道遂尊而不废。此圣人用其机权,以持天下之心,而济其道于无穷也。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1得《礼》而信,得《易》而尊:因为得到《礼》而使人信服,因为得到《易》而使人尊崇。

  2《礼》为之明,而《易》为之幽:《礼》替他阐明,《易》替他隐秘。

  3不蚕:不养蚕。

  4夺其逸死而与劳生:夺走他的贪图安逸和死亡,给予他付出劳动和生存。

  5明则易达,易达则亵:达,通晓、明白。亵,轻慢。

  6观天地之象以为爻:观察天地间的征兆用作爻。

  7通阴阳之变以为卦:通晓阴阳的变化用作卦。

  8考鬼神之情以为辞:考察鬼神的情状用作辞。

  9探之茫茫,索之冥冥:茫茫,渺茫、模糊不清。冥冥,懵懂无知的样子。

  10因天下之至神:凭借天下最神圣的学说。

  11筮者,决之天而营之人者也:用蓍草占卜,决定于天,而是人来经营的。

  12龟,漫而无理者也:龟的甲壳,漫漶没有纹理。

  13灼荆而钻之:点燃荆条,烧灸钻刺。

  14方、功、义、弓:四种卜兆头。

  15惟其所为,而人何预焉:听凭他们任意行为,而人能参与什么呢?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16是纯乎天,技耳:这纯粹是上天的技巧。

  17夫筮之所以或为阳或为阴者,必自分而为二始挂一:筮法因此有时是阴,有时是阳,一定从“分而为二”开始。

  18揲(she)之以四:按照四根草为一组来区分。

  19归奇于扐(le):将合并后的多余的蓍草夹在手指间。

  20是天人参焉,道也:这是天意与人力相参与的,是宇宙大道。

  苏洵接下来的几篇文章就是论述《五经》的,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一篇文章首先是论述《周易》的,不过苏洵也有他自己的观点,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苏洵研读上古文章,而且很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来就是这样一些文章,所以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的一些独到见解,不过这些见解并不一定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在看的一些一定要有辨别的眼光,因为他的文章主要是侧重在“术”的层面,是侧重在策略的层面,而不能上升到“道”的层面,所以就不免出现论述偏颇的现象,为了谨慎起见,所以我们在阅读时一定要多加注意,以仁爱之心为本,而不是过于层中在法上、术上、策上。这一篇论述的是《周易》。《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而苏洵这一篇文章全文分为五段。文章开篇《礼》《易》并提,指出《礼》《易》是圣人之道的两大支柱。第二段先承“得礼而信”而纵向展开,结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论述了礼的产生、特点及作用。第三段再承“得《易》而尊”而纵向展开,论述了《易》的产生、特点和作用。第四段在二、三两段分论《礼》《易》之后,再以《礼》《易》并论,承上启下。所以我们在读这篇文章时,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些脉络,不过更应该深入地体会其中的思想文化内涵,注意辨别,注意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古诗风韵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