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耳熟能详的民歌,几乎每个小朋友都能哼唱几句:“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
在人的意识里,花园是与美好、欢乐、诗情画等号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中国,都留下大量关于“花园”的记载。对我国来说,花园更是文学作品中的常客。《红楼梦》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大观园里,大观园其实就是一座大花园。而《牡丹亭》中杜丽娘慕色而亡的花园在读者心中也占据重要位置,“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因满园春色而触景生情,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可以说,“花园”在各种文化中,都受到普遍的喜爱与推崇。为什么人类对花园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英国资深作家、记者克里斯汀娜·哈德曼特所编选的关于花园的文学作品集——《花园的欢沁》告诉了我们答案。该书共精选古今中外约70篇寄情花园的文学佳作,体裁涵盖诗歌、散文、小说、日记、信件等,以文学形式梳理了人类与花园漫长的渊源与关系。
首先,花园带给我们身体的舒适。在人们心中,花园是挥洒汗水、填充闲暇时光的完美之地。在乡间,人们筑起篱笆,撒下精心挑选的种子,浇上水,倾注时间与耐心,一座花园就会“横空出世”。都市里,公园、社区花园是无数人闲暇之时的首选去处。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热衷于打造自家小花园,即使场地有限,利用好阳台或客厅的角落也能打理出一方小天地。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甚至说,“对我来说,没有哪份工作比侍弄土地更开心,尤其是培育花园”。书中节选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培根的《论花园》一文,培根认为,“花园应当蔚然有序,四季常新,每月都有美好的植物在盛放”,文中根据时间顺序列出了多种植物的花期和收获果实的时间,可称之“蔚为大观”,并认为掌握了这份“时间表”,就可以享有“永恒的春天”。
其次,花园给予我们心理的慰藉。有人说,几千年来,花园带来了多少快乐,又安慰了多少受伤的心灵!人类的思想是复杂的,往往恐惧死亡、渴望永生,害怕混乱、向往秩序,受理性约束,又时时被本能操纵。在这种压力与纠葛中,打理花园带给人们生理上乐趣的同时,也带来了心理上的变化,花园唤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即使是最普通的花园,也存在着对幸福的追求与向往,平和、自由、安宁,这些美好的情绪都是花园的重要“衍生品”。此外,花园还提供了沉思的空间,空幽寂静,适合人们冥想,体现了坦然面对生活和时间的宁静致远态度。
再次,花园增加我们知识的厚度。从文明诞生之初,人类就有建造花园的冲动,或者说建造花园的需要。“空中花园”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虽然未留存下来,但公元前一世纪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描述了其中的栽植和构造,让我们体会到花园建筑与园林艺术的博大精深。普通人可能连一盆花都不容易养活,对于一座花园的打理则需要更多的知识储备。概而言之,做一个园丁也有技术门槛,用书中的表述就是“园艺很愉悦,也很严肃”,一个善于打理花园的人,也一定是知识丰富、善于学习的人。
行笔至此,不由想起方志敏烈士的名篇《可爱的中国》,他憧憬中国革命的光明前景,描绘祖国未来的美好幸福景象,畅想“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