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去陈少峰老家东阳村晒太阳。同行有建荣夫妇、媚珺夫妇,还有薛志远。志远穿了件高领毛衣,看起来上身特别笔直。我调侃他,一看就是活得比较有派的机关干部。他大笑:“老婆卖衣服,钱是没什么钱,新衣服可以随便穿。”我随口应之:“这么说来,我应该搞个大笔记本,随手乱写一通了。”众人遂起哄:“你是作家,有字就能卖钱。有了钱,就能天天穿新衣服了。”
下午,少峰发了个朋友圈,阳光下我脱了羽绒服,比着手势说着什么。少峰老家在村部隔壁,晌午我们其实就是在村部前面院子里喝的茶。这张照片背后有个标志,白底刷着一行蓝字,“拱辰街道东阳村避灾点”。我手痒,在这条朋友圈下面说了一句:拱辰皆为爱,东阳可避灾。志远跟道:十个字了,可以换十个纽扣了。我回复:不,是十二个纽扣,标点符号也算字。
二
寒潮来,夜3℃,鱼池里最大的罗非鱼阿胖,挣扎到天黑,翻了肚皮,死了。葬它在屋顶枣树下。下来一看,又九条小罗非翻了肚皮。捞起来,葬它们在香椿树下。
夜读爱尔兰90后萨莉·鲁尼长篇小说《聊天记录》,简单,清新,是90后的味道。
三
去南坛洗温泉,客多,需排队。一女士近身来问:你是黎晗老师吗?我问:你是谁?说是军民中学92届的,那就是我刚毕业带的第一届了。“老师你语文讲得好精彩啊!”“老师你好上进啊!”
可以确认的是:我当年语文确实讲得精彩。不能确认的是,她虽然可能听过我的课,但一定不是我的学生。我的学生不可能叫老师“你”,我记得很清楚,当年很用心教过孩子们“你”和“您”的区别。尤其在公众场合,该称呼“您”的时候不称呼,是要被扁的。南坛温泉是公众场合,这一点是可以确认的。
四
罗非鱼又死了十三条,只剩下三条了。原来游来游去,数都数不过来,现在陆陆续续翻肚皮,死几条,活几条,都看得清清楚楚。捞到楼上屋顶,葬在龙眼树下。十三条蛮有分量,挖了好大一个坑。
去理发,满罩衫的白头发。
出理发店,街头小走,遇涵江区老同事方国忠。国忠原来在乡镇,现在回了机关,任一个闲职。两个人在街头杂七杂八聊了一会。离开涵江区快七年,好多人名渐觉生疏,有的甚至要侧首细想才能想出相关联的某些物事。可这七年,我明明还是住在这里啊。将来,我是不是可以说自己是“客居”涵江?
五
《福建文学》散文编辑陈美者发邮件来,说是《寸节皆花》字数太多,“如果节选会支离破碎就另投他处”。想来她是集中在电脑上处理来稿的,用的是工作模板和职业语气。我在电子邮件上回复,没事的,我自己删,十分钟就能搞定。确实十分钟就搞定了。一节一节的,是并列关系,很好删的。美者是莆田老乡,也写小说和散文,如果要举出福建省内十位关系比较近的文友,她应该算一个。但是,谈起稿子,用不用,怎么用,始终就是这种“并列关系”一样的关系。其实蛮好的,老乡是老乡,朋友是朋友,稿子是稿子,这样彼此都轻松。
六
H大姐去世,好几位文友在朋友圈发文悼念。二十多年前,她对我也是关爱有加,后来交往渐渐稀疏。究竟是怎么淡薄下来的,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她对年轻作者,一直有着不竭不绝的惠爱。但是,对那些已经长出枝枝丫丫的老青年、小中年,似乎并不能有新的认知和判断。为尊者讳,不该这样说她。毕竟这样的大姐,福州城里也没几个。
昨夜又霜降,最后三条罗非鱼全部完蛋。这次没有土葬,直接扔下水道冲走了。
七
要过年了,特意擦拭了古琴盒子,下午带到莆田城内,傍晚联系林群群,告知“心境未至”“无法坚持”“不想学了”。这才得知,原来老师生病了,无法出来会友,身边暂时也没人可以出来接琴。只好又把古琴背了回来。想来好笑,群群给我这张琴,在家两年,拿出来练习不超过十次。终于明白,自己真不是那块料,没那份耐心,吃不了那种苦。所谓“心境未至”,其实是一种矫情的说法,就是没那本事。再怎么喜欢古琴,再如何信誓旦旦,没学成就是没学成。不叫半途而废,知难而退也是一种矫饰的说法。就是笨蛋一个。
八
散文家陈元武返莆,约他一起喝茶。元武化学专业出身,近中年而爱写作,以理科思维研究散文流变,居然把自己写成了《散文》《散文百家》一类杂志的头条作者。闲叙两小时,元武忽然叨了一句:真奇怪,莆田这么多作者,怎么都没有往外投稿的热情?我说,这下你知道我有多么孤单了吧?
九
吃午饭的时候,媳妇说了个事:我们单位医保中心有位姑娘叫小姚,小姚原来在区卫生局下属的农村医保办上班。小姚要评职称,找中学同学小赵帮忙。小赵在省内某监狱任狱警,他爸爸老赵就是小姚的顶头上司,卫生局局长。小赵快言快语:“我老爸好说话,给他送点烟送点酒,不要送红包。”小姚听了跳脚大骂,奶奶的,同学爸爸还要送礼,太过分了,不评了!
老赵退休后被揪出来,判了刑,关在福州某监狱。小赵找过去,跟同行递话:当初我能进监狱系统,说明我们家在这块是有资源的,所以,你们不准欺负我老爸。
我听了敲碗大赞:老赵厉害,这个局布得漂亮!
十
和永珍、莞心一起吃饭。永珍、莞心是银行业资深员工,置身其间,见多识广。不知为何就聊到了金融系统的一些旧事,已锒铛入狱某大佬,包养十九岁小姑娘,那女子后来居然成为某证券公司中层。某公司董事长出差,从来不带换洗衣服。秘书就地购买名牌多件套,离开时,衣服直接扔在了酒店。这个董事长好像还没被抓,已经退休若干年。
我说这还是俗套,我听说一位领导,出差时住要住酒店最高级的房间,但是从不接受宴请,就一个人躲在那房间里吃泡面。这种人最阴险,总感觉他在处心积虑谋划着什么。她们俩好奇,连问是谁。我说,还在位,不能讲。而且有很大的概率,这种人不会被揪出来。
十一
海烨在湖北美院读雕塑,他妈妈小芳带过来喝茶。问抽烟不?他笑称,可以来一根。小芳有点着急,瞪了一眼。
问海烨未来有什么规划,抽了一口烟没回答,忽然请教起了宗教、哲学、死亡焦虑等等,把她妈妈给吓的。我笑笑,泡茶来喝,慢慢他谈起了自己的毕业设计,想用家乡的民俗素材来做一些装置。我说很好啊。再问,可以用“拜拜”的元素吗,比如灯笼、贡银、纸钱什么的?我说,很好啊,艺术嘛。小芳更着急,反复瞪了几眼。
母子回去后,媳妇问,你怎么看海烨?我说很好啊。“可是,为什么会提到死亡焦虑……”“学美术的,不关心精神性问题,那学什么?”“小芳估计晚上又要失眠了。”“哈哈哈,无非就是一些概念。海烨知道我是作家,总要飚一些酷炫话题嘛。”
十二
跟神经内科的医生朋友闲聊,提到朋友某某,刚到新单位没多久,已经抑郁成疾。医生朋友说,不奇怪,某区委书记,某主任,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那某主任我认识,之前一位心理咨询师告诉我,那年轻的某主任是她同村的,有一天打电话喊她过去,一到办公室就把门反锁了。我吓一跳,以为要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那心理咨询师赶紧说明,不是你想的那样,人家是正处级干部,再说我们是同村同一个祠堂的,论辈分,我比他还大一辈。“他说他难受,头痛得要炸裂开来……后来我疏导一番,趴在办公桌上哭了有半个钟头……”
我原来对那某主任印象不佳,主要是因为个头不高,走路外八,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如此听来,也就没那么讨厌了。
十三
俊荣邀往北高。山前村观花,因为疫情,花没种活多少。花又不会中新冠病毒,是人没了精神。山前村的村委会建得漂亮,大概跟此地拥有众多珠宝商有关。有意思的是,村委会的办公楼跟三座庙建在一起:文昌庙、关帝庙,还有一座名字没记住。村委会和庙在同一堵围墙内,大门上书“永禄书院”。这到底是什么来历和说法?问陪同的朋友阿飞,阿飞也说不清楚。
后来去阿飞家参观,院子大到惊人,院内植有油杉,正结着松果,数了数,有六个。阿飞家还有地下室,布置成家庭影院和酒窖。问他平时看什么电影,阿飞挠挠头说,平时也不在北高,做珠宝生意,不可能老呆在老家。“我老父亲爱看莆仙戏,可是莆仙戏的DVD太少了。”
十四
午睡起来去郭后找草人儿家的阿破拿罗非小鱼。郭后溪水退了,可步行至离坝一百米处。在河滩捡了几块鹅卵石,装了一袋河沙。临走时,阿破说他后天要飞阿根廷:“阿根廷金融崩溃,原来一个超市值三四百万,现在跌到一百万。日子难过啊,我要去阿根廷做乞丐了!”问他可不可以不去,他扮鬼脸道:“总不能在这郭后溪捞罗非鱼过日子啊!”问他什么时候再回来,怅然道:“也要一年吧,疫情严重,机票太贵了。但是再贵也要回来,孩子这么小,老婆出不去。”
阿破提议加微信。加了,到家把小罗非鱼倒进鱼池,拍了张照片发给阿破:“到阿根廷后,发几张照片过来。阿根廷那么神奇的国度,我只认识你一个朋友。”
十五
医院的林博士约饭,说是昨日偶遇,他家公子东东“顿生崇拜之心”,“想做忘年之交”。哈哈笑着答应下来,这些年女儿在北京,时不时肠胃不适,没少打扰胃肠专家林博士。欣然赴约,水哥作陪。水哥闺女宛约和东东是高中同学,水哥是莆田语文名师,指导过东东作文和阅读。林博士是莆田名医,为水哥父亲做过肿瘤切除手术。朋友嘛,就是这样帮来帮去成为朋友的。
东东入福建医科大学口腔专业两年,对口腔这“毫无科技含量”(东东语)的专业始终提不起兴趣。乃自学数学、哲学、文学、天文学,抽象而出离,什么玄乎爱什么,说他心不在焉也不过分。宛约也是,好不容易考上西南政法读热门专业法学,赛程未过半,却对赛道产生了怀疑。水哥问她想转什么,答曰:目前能想到的,只有文学。
林博士希望我能为东东做点类似于职业规划的点拨。我沉吟良久,竟说不出几个成型的句子。只好搓起草绳:当然,其实,不管怎么讲,说到底……文学是很美好,但最好只做业余爱好,悠游享之,不必耽之。如此云云,有说等于没说。
散场回家后,收到东东微信: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回道:你才读两年口腔医书,不要浮夸。东东大笑。
十六
傍晚去龙东泡温泉。还是去年常去的“安定温泉”,最靠小径深处,地偏路窄,人不以为意。男女主人老实,嘴里没有一句生意话语。也不是没有生意,只是不如前面几家热闹。不热闹最好,泡温泉嘛,当然是人越少越好。
之前没注意,这次忽然发现二楼门楣上有石刻“安定流芳”四字。莆田人喜欢认祖归宗,到处是“江夏流芳”“彭城衍派”“九牧传芳”,从未听过有“安定流芳”说法。想问,后来泡完温泉出来,满头满身热汗,擦了又流,拭了又冒,就把这事忘了。
十七
上午上班高峰期,市委某主任被纪委四位大汉从3号楼停车场带走。据说是步行慢慢押送到7号楼纪委那边的。
有年轻同事不解问,为什么不直接用车载走?
我笑,知道什么叫“游街示众”吗?这就是。
同事又问,反正都是进去,干嘛这么麻烦?
我再笑,那某主任一向骄矜,先杀杀他的傲气。估计人没到7号楼,气就散了大半。
十八
白塘大地湖心岛开了家“姜梨”咖啡,老板叫钱小磊,小伙子白白净净的。开咖啡馆的大多蓄须,且络腮,且装老,小磊这样上下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确实少见。“姜梨”也收拾得蛮干净的,临水,种了一些柳树,柳叶儿软软的,垂到了湖面上。柳树下可泡茶,可喝咖啡,甜品摆在矮矮的小木桌上,也蛮好看的。就是蚊子太多了。
“姜梨”二字挺美,读起来好听,像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就是有点好奇,那个叫姜梨的女孩,她真的不怕蚊子吗?
十九
罗非鱼连馒头渣渣都吃。
朋友圈里阿破在哀嚎:阿根廷疫情又暴发。
二十
去白沙龙西,寻至外度水库西南段,听一段鸟鸣声。录下来,发朋友圈,显示地址为:梨壁。泉州的夏天评论道:跟着陶醉了五分钟。
返城,去紫阳小饭馆吃辣。一盘回锅肉,一盘泡菜炒豆干,一口气干掉两碗米饭。问多少钱,老板的大闺女边玩手机边说“三十四元”,这才发现,这小姑娘已经长成大姑娘,可以做前台了。忘记是哪年来吃这家小饭馆的,只记得当年那个黄毛小丫头真是满头黄毛。
二十一
小何帮忙来修门锁,换灯管,调音响。
完成后,铜锁跟灯一样亮,大喇叭的音响有铜锁一般的音质。
小何江西人,在莆田当兵,退役后在涵江安排工作,娶的是我老家隔壁村的女子。因为这种关系,感觉特别亲。
二十二
去工艺城找林建军聊天。建军提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他的外公,曾经盖过全村最大的房子。儿女们长大后都不在身边,老人晚年就一个人守着那栋大房子,开门关门,防火防盗,直至终老。“外公腰间的那串钥匙,是我儿时极为深刻的一个记忆。”“成年后,我给自己立了三个戒,一不守财,二不盖大房子,三不把钥匙挂在裤腰带上。”
二十三
张勇健力邀去他家吃饭。粗糙的人有朴素的直接的爱,迎面扑来,让人微微出汗。
二十四
黄昏在涵江兴化湾海边吹风,看到跳跳鱼原来是在水面上跳的。
二十五
驱车去泉港区天湖寺找正参法师喝茶。法师说起“邻虚尘”“极微尘”“极略色”“色边际”等,颇有意思。回来后稍稍查了下,“邻虚尘”出自《楞严经》:“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
又及:人死后二十四小时内不可动之,灵与肉未分开,触肤极疼。是灵舍不得离开世间的名、利、物、情。此时,摸其身,头顶有温上天庭,双眼有温为圣人,肚脐有温是饿鬼,膝盖有温属畜生,脚底有温下地狱。
时值寒冬,法师穿得比我少。我们一起喝了泡老生普,感觉颈背有细汗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