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乡村皮影戏

时间:2024-04-01    来源:馨文居    作者:米香  阅读:

  冬闲的日子,太阳暖暖地照着,张家湖围湖一带的乡村开始唱起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牛皮或者纸板做成人物剪影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皮影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优美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一般情况下,在经济实力薄弱的小队唱个三五天,经济实力雄厚的小队唱个七八天,也有小队唱十多天的。我们生产队当时隶属于“三八”大队一小队,因为附近有工厂、学校、疗养院的加持,小队的经济状况在四个小队中是最好的,通常是唱十天左右。

  唱皮影戏的戏台子,搭在小队部旁边的晒场上,从我居住的竹林湾到那里步行要十分钟的样子。晒场位于楼子下湾的正中央,周围都是村民的房舍,旁边还有几棵葱茏的古樟树。虽说唱皮影戏的排场没有唱太公戏的排场大,但该走的程序一点也不会少。先是搭台子,搭的戏台子并不高,离地面大概两尺,然后用约3.5米宽、1.5米高的木(竹)制的外框架绷紧,在戏台口垂下一块大白幕布。这块大白幕布用皮影艺人的行话来说称“亮子”,用来显示“影子”的各种动作和各类剧情。白幕布后吊个亮灯。这亮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用的是汽灯,到了八十年代的时候,用的是瓦数大的白炽灯。

  皮影艺人是在那亮堂堂的灯下操纵皮影的,利用灯光影射的原理,使影子投影在幕布上。“三尺生绢做戏台”。在白幕布后方是皮影艺人表演的区域,后台两侧挂满了栩栩如生的皮影和道具,旁边是伴奏区域,主要有锣鼓唢呐,皮影艺人通过唱念做打演奏出生旦净丑各种人物。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一听说,哪个小队哪个湾子要唱皮影戏,村民奔走相告,那消息简直比光速传播得还快。戏台搭好了,戏班子来了。鞭炮“噼噼啪啪”响起来了,整个村庄就像过年,笼罩在一片喜悦之中。皮影戏班子的艺人由队长负责指派在村民家住宿,好酒好菜招待着,自是待为上宾。

  那些平凡的冬日,也因有了皮影戏而忙碌着。我们小孩更是人来疯,忙得很。下午放学后火急火燎地跑回家,三下五除二做完作业,狼吞虎咽吃过晚饭,拿着小板凳就跑去晒场占位子。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看皮影戏,一向节省的母亲,还会炒些花生、黄豆之类的,让我们带到会场去吃。母亲也很喜欢看皮影戏,往往是我们先去占位子,母亲麻利地忙完家务,随后就到了。   那时的冬天,比现在冷得多,更何况是夜晚。看皮影戏的日子,有时可以看到一轮明月挂在天际,有时是西北风刮得晒场边的樟树叶沙沙沙作响。但不管什么日子,我们小孩都是穿着棉袄,戴着围巾,手上还提着个小火坛来焐手。没带小火坛的小伙伴,用的是打点滴的玻璃瓶,玻璃瓶里灌了开水,为了防止开水烫手和开水冷得过快,瓶身上还裹了一层棉布。冬天的夜晚,为了看皮影戏我们是想尽了法子。

  皮影戏的剧本有很多,有五谷丰登,有民间故事,有神话传说,有古典名著,涉及了民间、江湖、战场、宫廷等各个方面。风格有悲壮的,有喜剧的,有恐怖的,有浪漫的。结构有整本的,有单本的,有连本的。我们看得最多的是《封神榜》《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岳飞传》。一个皮影戏班一般只有几个成员,一人负责操作大锣、马锣、小锣等打击乐器,一人拉二胡、京胡伴奏,其他人操纵皮影并演唱。那时候,从事皮影演出的大都是些具有“两栖”身份的民间艺人,被乡亲们称为“皮影师傅”,他们农忙时在田间地头忙碌,农闲时则四处演出。

  人们如潮水般涌来,晒场上一下子就坐满了,里三层外三层。人一多,我们好像也感觉不到冷了。矮凳子放在前,高凳子放在后,这是大家自觉形成的默契。没带凳子的人,就在后面站着看。有几年,晒场边堆了一大堆砖,好多人就坐在那儿看。

  在我们眼巴巴地等待中,皮影戏终于开锣了。台下顿时安静下来,鸦雀无声。台上锣鼓铿锵,在乐器的伴奏下,操纵皮影的人用三根铁丝条熟稔地舞动着皮影,那些只有一尺多高的皮影人物就投影在白幕布上,芸芸众生,纷至沓来,出神入化,扣人心弦。“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伴随着台词、唱词,帝王将相、神仙鬼怪、公子王孙、夫人小姐、市井无赖……他们或坐或行,或骑马奔驰,或厮杀打斗,或打躬作揖,举手投足,栩栩如生。生旦净丑性格鲜明,忠奸善恶面相不同。千姿百态的人物和故事,在方寸舞台,光影交融,妙趣横生。台上,唱得是红红火火;台下,看得是如痴如醉。

  没有字幕,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开始多半是看不懂其中的“奥秘”,随着看戏次数的增多也看出了一点“门道”,知道红脸的关公表示真诚忠义,黑脸的包公表示正直无私,白脸的曹操表示奸诈阴险。相比大人们一本正经地认真看戏,我们小孩完全是为了去戏台下嬉戏,玩耍;更是为了那份难得的热闹,难得的快乐。

  等到皮影戏演完了,出了晒场,到了大马路上,寒风一吹,冷得直打哆嗦,身子缩成一团,即使是这样,第二天晚上,我们依然还是跑去看。在这个小队刚唱完,那个小队就来接戏班子,就像农村的流水席。一个村庄连着一个村庄。那时,为了看皮影戏,我们真是不辞劳苦,不惧寒冷,步行三四十分钟是常事,甚至步行一个多小时去湖对岸的湾子看。

  那年月,乡村里的皮影戏是一团火,温暖了大家的心;是一道光,照亮了乡村的夜;是一扇门,让大家知晓善恶美丑。一张牛皮、一根线、一方幕布、一盏明灯,“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

  那摇曳在光影中的皮影戏啊!

皮影戏

抒情散文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