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九月的天气,秋高气爽,凉风习习。我和女儿趁周末回家看望父母之际,顺路经过龙首村,游览了龙首黑峡谷。
这片神秘的峡谷位于渭南市蒲城和澄城两县的交界处,以洛河为界,将大坝分为澄城龙首坝景区和蒲城龙首黑峡谷景区。它以险峻的地势、独特的黑色岩石和壮观的河谷景观而闻名遐迩。漫步在龙首黑峡谷,不禁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我们顺着水流来到了最下游,进入峡谷。这儿的水势流淌缓慢,清澈的洛河水犹如一条玉带,顺着峡谷蜿蜒流淌,水流潺潺,偶尔可以看见有小鱼在水里追逐嬉戏,为峡谷增添了灵气与活力。峡谷两侧怪石嶙峋,山崖陡峭险峻。那长长的天梯攀爬在石头崖壁上,边上的石头突兀分明,四棱见角,没有一点圆润。天梯一直向崖壁延伸,在几十米之处,有一个洞口天窗,碗口般大,崖壁参差嶙峋,让人心惊胆战,不敢靠近。
石崖下的石头被水流冲刷就像一块块墨玉,和周围的黄头高原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整个峡谷形成了一个黑色调。
峡谷中水流蜿蜒盘旋,时而急流险滩,时而涓涓细流。峡谷中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瀑布和水潭,高低错落,水声隆隆,水珠飞溅,与峡谷中的岩石、草木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二 我正看得入神,女儿忽然感叹道:妈妈,瀑布好美好壮观呀!只见一股水流从高处飞流直下的瞬间,宛若一幅泼墨山水画,将大自然的磅礴与柔美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听着水花飞溅的声音,仿佛在听一首激昂的乐曲,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再往前走,就是蜿蜒的洛河水,一直流向远方。我们没有再往继续前走,而是直接返回。在返回途中,我指着前边不远处的大坝问女儿:你知道这座坝叫什么名字?女儿摇摇头,疑惑地望着我,期望从我眼里找出答案。我微笑着说:那座大坝叫“龙首坝”,它不仅气度非凡,还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龙首坝是一座建于1934年的水利工程,由著名的爱国将领杨虎城出资倡导修建,水利专家李仪祉主持设计。龙首坝宛如一座黑色的巨龙,屹立于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的交界处,守护着这片富饶的土地和人民。
这座坝的建成,遏制了黄河的洪水泛滥,确保了下游地区的农田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成为了蒲城县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妈妈,你说的“爱国将领”就是杨虎城将军,他和张学良一起发动的“西安事变”是吗?
是啊!他还助学建校,兴修水利,功劳可大了。我感叹道。
那我今天可要一饱眼福了。女儿一下子来了兴趣,赶紧顺着坡道向上走去,想一睹龙首坝的真面目。我也紧跟其后,顺着蜿蜒的峡谷来到了桥上。这座桥将蒲城和澄城两县紧密地连接起来,既方便了游人在此观赏美景,又联络了两地交通,为两县人民带来了许多便利。
站在桥上四处张望,周围景色如画。那些不知名的野花,在秋风里还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摇曳生姿;很多植物穿上了金黄色的外衣,绚烂多彩,让人陶醉。河边有青松林立,郁郁葱葱,犹如威武的士兵守卫着河道;大坝东面河岸处,还有一大片的芦苇,摇曳着优美的舞姿;天空湛蓝,白云悠悠。远处的山峦起伏,近处的河水宽阔无比,流动不息。龙首坝就像一部山水画,将自然的壮美与人类的智慧相融合,呈现在我们面前。
水从坝顶飞流直下,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若是在淡水季节,则有涓涓细流在坝体形成水链,犹如珠帘密布,又有“滚水坝”之称。它的设计独具匠心,采用了先进的拱形结构。坝体两侧刻有各种传统图案,寓意吉祥如意,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它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发电等多功能的水坝。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波涛滚滚的河面上,将水面拦腰截断。流水顺着大坝倾泻而下,就像一张宽大的瀑布,异常壮观。我不禁想起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坝下水流湍急,溅起一尺多高的白色浪花,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有些地方凹凸不平,掀起一尺多高的浪花;有些地方暗流涌动,打起螺旋状的漩涡。这些旋涡,并非普通意上的漩涡,它有一个独特霸气的名字叫“龙眼”。坝下有三个龙眼,有两个深不见底的龙眼,一个看起来不太深的龙眼。
这几个龙眼大小不一,有一个像瓮盖那么大,圆圆的,边上全是石头,这些石头被坝上面的水流冲刷得光火透明,纹理清晰可见。紧靠着龙眼的一边,刚好有一块硕大的石头凹了进去,形成弓势,游人刚好可以站在边上拍照留念。
距离这个龙眼两三步远的地方,也有一个不规则的圆形龙眼,与刚才那个龙眼遥遥相望。还有一个假龙眼,跟那两个龙眼形成三角状。
当发大水时,那几个龙眼被特大的水流掩盖,根本看不出龙眼的具体位置,只能隐隐约约看到那三处打着旋涡,可以断定龙眼的位置。龙眼的造型独特,位于坝体的一侧,由一组钢筋混凝土结构组成。它采用了中国古代龙纹图案的元素,形象地展现出了龙眼的威严和气势。在泄洪过程中,龙眼可以调节水流,控制泄洪量,从而确保下游地区的安全。 女儿指着其中的两个龙眼惊奇地说:妈妈你看,那儿有几处水打着旋涡,肯定是龙眼的位置。
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望去,水流从坝顶飞泻下来,势如破竹,将坝下的大青石冲得七零八落。唯有到了低洼处的龙眼位置,强大的水流在此处不住地打着旋涡,又浩浩荡荡地向下游奔去。 龙眼的神秘莫测,龙首坝的雄伟壮观,让人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水利工程的完美结合,古人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啊!我和女儿都感叹不已。
三 关于这几个龙眼,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在蒲城一带,有一条恶龙为患,河水泛滥,农田被毁,人民生活困苦。有一天,一位名叫勇龙的勇士出现,他英勇善战,决心铲除恶龙。经过一番激战,勇龙终于将恶龙打败。为了防止恶龙复活,勇龙决定留在人间守护这片土地。他的身躯化为一座巍峨的水坝,守护着河流和峡谷。而勇龙的眼睛便化作了坝体上的龙眼,永远注视着河流,守护着老百姓的安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传说在民间流传开来,人们将这座坝命名为“龙首坝”,而坝上的龙眼则成为吉祥美好的象征。人们相信,龙眼能够守护一方平安,给当地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从此,蒲城龙首黑峡谷龙眼的美丽传说代代相传,成为了当地人民对和平、安宁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寄托。这个传说也为蒲城龙首黑峡谷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听母亲说,早些年,水利专家们对龙眼进行了勘测,里面的鳖就像个大簸箕,鱼就像个大草笼,简直太神奇了。勘测队员们为了测量龙眼的深度与水量,还用特大排量的抽水机对龙眼进行抽水,抽了三天三夜,龙眼里的水位丝毫没有下降。他们得出结论:龙眼里面通着大海,水源充足,水里的生物更是无穷无尽。
龙眼的神秘莫测,吸引了好多游客的好奇心。
记得我刚毕业就被分配到龙首村工作,那时龙首坝水量小,水流平缓。闲暇时,我和同事去大坝上散步,坝面水平如镜,映照出我们的倒影。时而有水鸟从水面掠过,溅起一圈圈的波纹;几只白鹭悠闲地觅食,偶尔发出几声清脆的叫声;湖边的柳树垂下细细的的枝叶,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姑娘的长发动感飘逸。
水缓缓从脚下流过,顺着千奇百怪的青石流下。那些石头光滑无比,已被水流冲刷有上百年,上面全是小洞,犹如马蜂窝,边上有锋利的棱角,就如刀片似的,一不小心,手指会被划破。我不禁感叹:水流的力量可真大啊!竟然将坚硬无比的石头冲刷得面目全非。
尤其到了夏天,坝上水位下降,下面的一块块石头全都裸露出来,突兀不平。就连那几个龙眼,也露出了原型,就跟一潭死水坑没什么两样。只是龙眼里的水清澈明亮,就像两颗绿宝石,绿得发亮。那两颗龙眼就像龙的眼睛,在阳光的照射下,龙眼熠熠生辉。
闲暇时,我总喜欢带上几件衣服,去龙眼边上,蘸着龙眼里的水洗衣服。看着衣服在龙眼里荡起一圈圈的波纹,肥皂沫漂浮在水面上,我的心也随之荡漾。洗完衣服,将衣服晾在旁边不远的草地上,不是追蝴蝶,就是捉蜻蜓,或是捉小鱼,亦或是欣赏着龙首坝的美景,惬意舒心。
大坝东面的龙首渠,属于中国历史上地下井渠饮水工程之一。汉武帝时期,工匠们因在凿渠时发现大量动物化石,形似龙骨,被称为“龙首渠”。后来修建的龙首坝也因龙首渠而得名,一到放闸之时,水势凶猛,浩浩荡荡,灌溉着周围千亩农田,推动了澄城、蒲城和大荔三县农业的发展。近几年,龙首渠经过政府部门的扩建改造,成为一个国家级的5A景区,每逢节假日,来这里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龙首黑峡谷所在的地区也是宗教文化的交融之地,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在此和谐共处,留下了许多宗教寺庙和古迹。峡谷中的自然景观与宗教文化相互辉映,形成了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
我们顺着大坝一路向东,登上了凉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亭中央青石上的“龙首壩”几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清新飘逸。它是由中央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笔题写。站在这里极目远眺,龙首坝的美景尽收眼底。滑索从眼前呼啸而过,只听到游人惊悚的尖叫声。三三两两的游船,在湖面上随波荡漾;边上的马场上,围了许多等待骑马拍照的人,他们有说有笑,热闹非凡。
落日的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河水泛着金光,归巢的鸟儿划过半空,我们也踏上了归途。
回首远眺龙首黑峡谷中,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千。四季轮回,岁月更替,龙首坝一如既往守护着这片土地。它见证了岁月的流转,承载着历史的变迁,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应保护好这片美丽的峡谷,青山不老,绿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