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我的津师校老师

时间:2024-02-18    来源:www.xinwenju.com    作者:黄淳  阅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江津师范学校求学时,教学楼外墙书写着这样一幅大型宣传标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校训,也是我的老师们终生践行为人师表的诺言。

  我所在年级叫新77级,即以入学之年计算,是文革后恢复高考,津师校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全年级八个班,除了两个普师班,其余六个是专科班,文科两个班,数理、数化、英语、文体艺各一个班。津师校是中等师范,主要培养小学师资。我们这一届以办专科为主,是为了培养一批初中师资,以缓解文革后中学发展太快师资严重不足之急。

  (津师第一教学楼,二楼左侧即我们班教室)

  我所在班叫文体艺班,是音乐、体育、美术三个专业的混合体。全班39名同学,入学时,年龄与学历参差不齐,年龄大的已近三十,年龄小的不到二十;学历有高小生、初中生也有高中生,而且,还有来自工厂、学校的带薪进修在职职工。我们班的课程分统学课与专业课,统学课三个专业的同学一起上,专业课则分专业单独上。统学课主要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拼音与普通话、文选与写作、教育学、政治等课程。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津师校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先进单位,普通话“扫盲”是进校新生必须过关的功课。我亲历了老师们悉心引导的“闯关”过程,也在完成功课中受益匪浅。外省人说,“天不怕,地不怕,最怕四川人说普通话”,并戏称四川人说的普通话叫“川汤普通话”。“川汤普通话”的特点是平舌翘舌不分,前鼻韵后鼻韵不分,四声音调乱用,地方土话方言与普通话标准音混用。比如:“今天干(音:gàr)伙食团朗格(音:làngge)不期(音:qī)回锅入(音:rù)?”即:“今天食堂为什么不吃回锅肉?”津师校普通话扫盲,就是要让我们掌握现代汉语语音拼读规则与基本技巧,让我们会说话而不会说标准普通话的人通过强化训练,用三周左右时间掌握基本方法,拼读、书写、朗读基本过关。

  (毕业四十年后,我们班部分同窗回校留影)

  津师校普通话“扫盲”教学有“二周”名师,一是周国堂,二是周仲尧。周仲尧老师教我们班的普通话。普通话教学是最费口舌的教学,拼音讲解、例文范读全凭嘴上功夫,一字一词一句一文,必须亲历亲为才能完成。周仲尧老师个子不高,但是一个最较真的老师,谁要是读得不准,他要马上矫正,一次不准来二次,二次不行再来三次,直到基本准确为止。一节课下来,我们不累,他可受不了,声音沙哑,神情疲惫。其时,周仲尧老师已临近退休,仍如此认真坚守三尺讲坛,站好最后一岗,这种敬业精神令人钦佩,也成了激励我们学好普通话“扫盲”课的潜在动力。也许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激励,最后,让全班同学人人努力,全都通过了普通话“扫盲”关,也为大家今后走上三尺讲坛奠定了标准教学语言的基础。掌握普通话朗读基础知识确实让我终生受益。后来改行不从教,进入其他行业,经常与外省人交往交谈,有此普通话基础,从未产生过语言障碍,而且,听者很惊讶,还说我有点播音员口语的“范儿”。我知道,这就是周仲尧老师普通话“扫盲”的成果。

  (杜少民老师(左二)与部分学友留影)

  我们班的班主任是杜少民老师,他教我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选与写作。杜老师是江津有名的诗人,课堂教学用语也带诗意。我映像最深的是听杜老师讲旬子的《劝学篇》。杜老师身材高大,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教室讲台太矮,不适合他站着讲,他不得不坐在方凳上,半倚低矮的讲台侧身托腮看讲本。“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矣,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异也。”他不紧不慢地朗读完一段课文,再用富有诗韵的语言讲述文词大意,自己也渐渐地沉醉在了意境之中,直到鼻梁上的老花眼镜倾斜不得不用手扶正时,才重回初时状态。我在下面用心听,也用心地默读,尽力地理解,也想进入那种语境,但文言文功底太浅,理解能力太差,始终没能成功。因此,我的古代汉语考试,从未有过好成绩,但杜老师的细致入微的教学引导,为我以后深化汉语言学习增添了极大动力,也为我从事业余写作引了路奠了基。

  (津师校百年龙眼老树)

  我所学的专业是美术。别人称我们美术组的同学叫“大师”,至于以后能否学成美术大师,暂且不管他,先过过大师的瘾,也还不错。于是乎,组内同学间的称呼,都挂上了“大师”称号,其他专业的同学也都叫我们“大师”。给我们上美术专业课的老师,先后有刁焕文、周盛荣、周笃惠。美术组的学生是准“大师”,美术组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大师。

  (百岁老寿星刁焕文老师与美术组部分同学留影)

  刁焕文老师,艺名刁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刁老师抗战时期毕业于内迁江津德感的武昌艺专,他艺术造诣极深,画工兼写青绿山水国画可以说是炉火纯青。刁老师任我们的国画课,教我们学国画技法耐心细致,示范勾、皴、点、染技法,既眉飞色舞又笔笔入微,仿佛置身画中意境。刁老师不仅桃李满天下,而且笔耕不辍,佳作颇丰,还为地方旅游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少贡献。他曾应邀在大足北山创作石刻国画,一干就是几个月,为推进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对外宣传不遗余力。前些年,江津宣传四面山旅游需要宣传画册,刁老师爬山涉水现场写生创作,完成了《四面山百景图》努力为四面山争创5A级景区增砖添瓦。他还为江公享堂展厅布展创作了江津人、明代工部尚书江渊所作《江津前八景》诗配画。特别是,刁老师深入三峡库区采集素材而创作的百米国画长卷《长江三峡》,以其独到的艺术视野和手法,展示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堪称一绝。《长江三峡》曾在南京展出,观者注目称赞不已。刁老师为人厚道,心境宽敞,年逾百岁才去世。他在世时,弟子们还为他筹办了百岁画展。

  (周盛荣老师素描画像,学友文奇速写)

  周盛荣老师也毕业于武昌艺专,教素描与色彩。因有两位周老师,故称周盛荣老师为老周老师,称周笃惠老师为小周老师。老周老师衣着简朴,其貌不扬,不知者还会误认为是一乡下老农。老周老师爱抽亲手卷裹的叶子毛烟,平时一根竹杆铜斗烟竿不离手,但上课时从不在画室里面抽。平时上课,指导我们画素描,烟瘾来了,悄悄退出画室,躲在室外墙角去过烟瘾。老周老师在雕塑方面颇有造诣,曾受邀于奉节白帝城景区,专施刘备托孤等系列雕塑,为推进三峡旅游景观长廊建设作出了无私奉献。但遗憾的是,他老人家病体欠佳,过早仙逝了。

  周笃惠老师毕业于西师美术系,任色彩与工艺美术课。小周老师任课不久,我们就毕业了。

  (江津师范百年校庆)

  刁老师和老周老师都是江津美术界颇有造诣的知名人士,我们作为他们的学生,不敢说师高弟子强,但他们的启蒙、传艺、引路,以及对美术作品文化价值的理解、对美术创作思维的启示、对书画作品欣赏的美学熏陶等方面,都潜移默化地给我们带来了难以言喻的影响,让我们终生受益。

  (《凤凰绣球》入选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全国第四届凤凰摄影双年大赛)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我学美术,为以后学摄影从事电化教育奠定了基础。我创作编制的多件中小学教学幻灯片,被选入四川省统编电教教材,并正式出版供全省学校教学所用。美术的构图、色彩、创作等知识,与摄影触类旁通,让我入道摄影大开了方便之门,也为我多件作品参加全国、省市展览与比赛获奖奠定了扎实基础。其中,《美丽的重庆夜景》入选中国城市建设十年成就展,并送法国参加中法文化交流展出;《龙潭晨舟》被中国国家地理网评为重庆100个最美观景拍摄点之一,《凤凰绣球》入选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全国摄影展览。有此收获,我由衷地感谢津师校的老师们。

抒情散文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