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导演王家卫曾说过一句话:“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是的,古人早有“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劝诫,多少人因为执念太深,计较太多,放不下的灵魂加载了众多包袱,让人生的脚步变得愈加沉重,最终不堪重负而走向困惑。或许,“不如弗知”的态度可以一解其惑。
“不如弗知”源于清人《宋稗类钞》。吕文穆公蒙正,不记人过。初参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此子亦参政耶?”文穆佯为不闻而过。同列令诘其官位姓名,文穆遽止之。朝罢,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文穆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复能忘,故不如弗知也。”讲的是吕蒙正刚被提拔为参知政事时,第一次以新身份和同僚们一起上朝,人群里有位朝官指着他说:“这小子居然也能当参知政事?”吕蒙正听了却装作什么也没听见,不动声色地走了过去。和他一起来的同僚听到有人藐视吕蒙正,就要去查明说话者的身份、姓名,吕蒙正连忙制止。早朝结束后,同僚们仍然为吕蒙正打抱不平,后悔当时没有追究查问。吕蒙正说道:“我如果一旦知道了姓名,就终生不会忘记,所以不如不知道为好。”
不少人认为这是吕蒙正心胸宽阔气量大,我认为并非完全如此,而是他能洞察人性的弱点,深知人非圣贤,喜怒爱憎、报恩记仇是人之常情,一旦知晓谁非议自己,难免会耿耿于怀,大概吕蒙正认为不值得为此人此事去内卷互伤、虚耗精力,才会“不如弗知”,不与计较,除却无谓的烦恼。这才是吕蒙正睿智高明之处。
与“不如弗知”的态度相对的,是斤斤计较,睚眦必报。遭遇极小的不平和怨恨也一定要深究和报复,自戕互害是必然的结局。因此,能否“不如弗知”,往往是我们评价一个人的心态和价值观的一项标准,把持不好就会打开烦恼和祸端的潘多拉魔盒,令人追悔莫及。
如此看来,“不如弗知”不仅是一种处世之道,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因为,“不如弗知”潜藏趋利避害的冷静。周国平说:“人生的许多痛苦,都源于盲目较劲。”面对不敬,不去深察细究、计较一时,其实是能看清潜在的祸患和伤害,能明辨事后的利弊和得失,懂得及时止损,不让外部的挑衅和诱惑干扰更重要的追求,打乱自身发展的节奏。否则,执迷不悟、纠缠不清,只会收获垃圾情绪,遭受意外伤害,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不如弗知”蕴含放下是非的清醒。人的一生,难免会碰到很多不顺心的事,对于不公正的待遇、不友善的态度、工作上的不配合、生活中吃过的亏等等,如果一味较劲较真,很容易成为心中的负累。《菜根谭》曰:“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待无法避免的是非,不惹尘埃,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坦然释怀,学会放下,让心归零,才能不乱于心,不陷于害。
“不如弗知”彰显不纵人恶的责任。为人处世,重要的不是锱铢必较,事事苛责挑剔。不与认知悬殊的人意气相争,不给他人放纵低俗、滑向丑恶的机会,何尝不是一种善意和教诲。有時候,与人为善,也是为了不纵人恶;宽容别人,其实也是加冕自己。胸怀广阔,不计恩怨,多了一份豁达的同时,也是回馈社会的责任使然。
“不如弗知”并非不知,而是先知了人性弱点,预知了风险隐患,深知了社会责任,不再去纠缠是非、计较得失、分清对错,活在了心无挂碍、神聚正道的境界。
“劝君归去来,飞空鸟无迹。”是以为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