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馨文居,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虚实相生——杜甫《秋兴八首(其二)》矛盾美的创造

时间:2022-01-01    来源:馨文居    作者:朱瑞雪  阅读:

  (二)颔联赏析——奈何心事终虚化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这两句诗用了倒装修辞手法,正常语序应该是“听猿三声实下泪,奉使八月虚随槎”。北京人有个谚语:“话说一遍众人美,话说两遍淡如水。”此处诗人刻意安排成倒装语序,就有追求新意的意思,使语言“陌生化”,让读者读起来有新鲜感,并且会使读者身不由己地放慢阅读速度,因为这种违反常规的词序读快了读不懂。在七言句当中,通常第三、四字位置是句子的中心。所以诗人把“实下”和“虚随”四字移到了句子的中心,有强调的意思,强调虚实关系在这两句诗里的重要性。

  接下来,从虚和实两个方面来赏析一下这两句诗。“听猿实下三声泪”,《水经注》有这样的叙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杜甫没到巫峡之前就听说,如果在这里听到猿猴的叫声会使人哀伤落泪。现在来到了夔州,亲自听到猿啼真的是止不住泪下,所以叫“实下”,诗人凄怆落泪,皆因身历苦境。诗人参加科举考试,奸相李林甫以“野无遗贤”为名,无一人被录用。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长安十年奔波, 可谓是“朝扣富儿门, 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 到处潜悲辛”。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 妻离子丧,孩子活活被饿死。在这样萧瑟的晚秋,独坐孤城,漂泊天涯,又贫病交加,听到凄楚的猿啼,不由得老泪纵横,故这是实写,但实写超越了客观描述本身,自然使人联想到诗人背后的辛酸,联想到诗人更广阔的生活世界。

  “奉使虚随八月槎”,这句诗讲了一个神话传说。民间传说,天河与海相通,所以海边居民每年八月就准备好干粮,乘槎而去,以为又可以乘槎回来,但这个美好的愿望是实现不了的​‍‌‍​‍‌‍‌‍​‍​‍‌‍​‍‌‍​‍​‍‌‍​‍‌​‍​‍​‍‌‍​‍​‍​‍‌‍‌‍‌‍‌‍​‍‌‍​‍​​‍​‍​‍​‍​‍​‍​‍‌‍​‍‌‍​‍‌‍‌‍‌‍​。艺术的创作是要反映现实生活的,这个神话传说用在诗中,诗人含蓄流露自己也有实现不了的愿望,即希望“入朝做官,回长安”,这个愿望犹如乘槎上天一样,“茫茫不可达”。他身边曾经有一个人就如同传说中的木筏一样,可能带着他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此人便是他的朋友剑南节度使严武,但这个人765年突然暴病离世,因此杜甫回长安供职的心愿也随之化为泡影。

  颔联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而通过虚实对比,重新审视自己对理想的过分向往和对眼前现实生活的忽略。虚实相生手法充分运用,丰富了诗歌内容,扩大了诗歌表达张力。

  (三)颈联赏析——山城卧病听悲笳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这里的画省就指尚书省。尚书省署的墙壁粉刷好以后,会把古代的贤人烈士画上去,所以叫“画省”。尚书省上朝的时候,会有两个侍女捧炉焚香跟随。而杜甫的检校工部员外郎是尚书省的郎官,唐代尚书省和门下省的官员有轮流值班、住宿在那里的惯例。他当时十分希望能跟随严武入朝,在他的引荐下供职尚书省。但他只空挂了个尚书郎的官职,现在又伏枕有病,滞留荒僻山城,想为国家做事的愿望没能实现,辜负了那份工作,因此用一个“违”字表达这个遗憾。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画省香炉”虽然是实实在在的景物描写,却凝练含蓄表达了诗人执着的政治理想和追求,似实实虚,合于古典诗词创作中“诗贵含蓄”的审美要求。起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表达效果。

  再看“山楼粉堞隐悲笳”,在万籁俱寂的深夜,远处白帝城的墙外隐隐约约不时传来凄厉、悲壮的笳声,更增添了山城的悲凉,撩起诗人无限的愁思和感慨,把诗人对“画省香炉”的遥想拉回到了“山楼粉堞”的现实,形成了巨大反差。

  这两句仍然使用了虚实相间的手法:画省香炉,是心中所念,为虚;伏枕山楼,为眼前现状,为实。这一虚一实使诗人被拉扯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当中,挣扎,痛苦,欲罢不能。

杜甫

读书随想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爱情散文  名家散文  散文诗  诗歌流云  日志大全  人生故事